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主要表现 (1)服务于城市日常生活:
(2)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
[教材图示·再发掘] 教材图 2.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城市数量增加,原有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出现新的 城市。 2.引起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社会经济的发展。 3.城镇发展对区域发展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材料中反映出的城镇化的标志 有哪些?
提示: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处于何种阶 段? 提示:中期阶段。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城镇化进程 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差异 (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表现
起步 时间
早晚 原因
快慢
目前 速度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工业化早 慢
城镇化已发展到成 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晚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民族独立,经济迅速 发展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高 低

低且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
[知识生成] 1.城镇化的含义及动力 城镇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城镇化和地域城镇化,城镇化可从 内涵、标志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理解。 (1)内涵
(2)标志
(3)动力机制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推力和拉 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 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知识体系架构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 (1)含义: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 区 集聚 和 乡村 地区转变为 城镇 地区的过程。
城镇人口 增加 (2)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 用地规模 扩大 (3)衡量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表为 2013 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 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镇化水平表。完成 3~4 题。
国家 城镇化水平/%
甲乙丙丁 90 83 66 32
3.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
4.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解析:第 3 题,给出的四个国家中,英国城镇化水平最高,
因此排除 A、B 选项。沙特阿拉伯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
后期阶段 甚至停滞
3.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起步 早 、水平 高 ,出现人口回流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 晚 、水平较低,发展速度 快 。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等。 2.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等。 3.区域差异:目前 发展中 国家的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快速发展,与 经济发展 不相 适应。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应用方向: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
水平 原 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 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因 高,大量农村人口转 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超
化为城市人口
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问 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镇发展不合理
存在 问题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 原 提高,交通条件改善,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 因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 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施逐步完善
提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 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主题探究(一) 城镇化及其进程 [地理实践]
改革开放 40 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 40 年。这 40 年,中国城镇化率由 1978 年的 17.92%提高到 2017 年的 58.5%, 城镇常住人口由 1978 年的 1.7 亿人增长到 8.1 亿人,城市数量 由 193 个增加到 657 个。中国城市发展成就,是 40 年改革开 放成就的重要体现。
第二节 城镇化
教材预习纲要 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 课程 及城镇化的利弊。 标准 2.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
应用。 1.什么是城镇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 预习 2.世界城镇化进程有何特点?不同国家的城镇化有何
差异? 导引
3.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有何应用?
2.城镇化意义 (1)促进区域 经济 增长。 (2)提高 资源 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表现 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__S_”__形_ 曲线。
2.阶段和特点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中期阶段 城镇化推进很_快___,城区出现了城镇化问题 城镇化水平较_高__,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
D.国家人口政策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 15 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 ( )
A.停滞增长
B.缓慢增长
C.快速增长
D.持续下降
解析:第 1 题,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城镇化发展,故 A 项错误; 自然灾害频发、城镇问题突出不会导致城镇化水平的快速下 降,故 B、C 项错误;国家通过人口政策影响人口迁移,会使 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导致城镇化水平下降,故 D 项正确。第 2 题,从图中城镇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可知,近 15 年该国城镇 化水平标准值明显上升,与世界城镇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故 最近 15 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快速增长,C 项正确。 答案:1.D 2.C
[素养落实]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 准化数值。下图为 1965~2015 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及某国城镇 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 1~2 题。
1.该国 1965~1975 年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
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
C.城镇问题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