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复习题

电子政务复习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及其功能。

现阶段电子政务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答:电子政务根据服务对象不同,一般具有的模式为:?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toG或G2G)?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toBusiness,GtoB或G2B)?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toCitizen,GtoC或G2C)?政府对公务员(GovernmenttoEmployee,GtoE或G2E)☐GtoG模式就是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连结。

其目的就是实现不同层级、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连接,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其中,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电子政务由低向高实现系统的3不同层面。

现阶段GtoG模式具体的应用,一般用下列信息系统实现:?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绩评价系统☐GtoB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网络为企业提供精、练快捷的政府服务。

主要包括:?政府信息的发布?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如电子税收、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电子采购等?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

以上3个方面是电子政务由低向高建设的不同阶段GtoB模式具体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电子税务?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电子政府采购与招标?电子招商☐GtoC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

GtoC的功能就是使政府利用信息技术为民众提供服务。

GtoC模式具体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政府政策信息发布?公众服务信息发布?电子税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办理证照?电子医疗服务☐GtoE是政府公务员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办公以及同事间交流开展协作工作的形式。

G2E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培训、人员考核评估系统、政务管理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规范政务,优化政府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增强回应公众呼声和社会需求能力,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增强政府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整合决策依据,实现决策支持?实施信息发布,提供丰富信息?加强沟通互动,有利服务公众?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国家信息化建设2.简述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征。

1.以互联网为基础,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2.以改进和完善政府服务功能为目标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3.政府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密切相联,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4.遵循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备注说明:北美地区在全球的电子政务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美国电子政务的应用重点为:建立全国性的、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取用信息服务;发展全国性的执法及公共安全资讯网络;提供跨越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交税处理系统;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推动政府部门电子邮递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欧洲地区大多数国家在电子政府的规划中,兼顾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以及“尽量向商业群体提供在线服务”两者的平衡。

)3.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电子政务系统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什么?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5.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而重点展开。

“两网”是指建设两个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一站”,是指政府门户网站;“四库”,是指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则是指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总体目标分析:以数据获取和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实现政务信息的门户发布;实现政府,市民,企业之间的全方位的双向互动;实现“一站式”的分布式办公与服务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案例:1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应是一个跨地域、跨平台、跨体系结构、跨多种网络连接模式的平台。

基于此平台,可以实现市政办公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2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综合业务处理和并联审批及长事务处理(3)能够适应机构/人员变动对于紧急业务,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办理,系统将自动向该办公人员发送通知消息,以提示其办理紧急业务。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紧急业务的及时处理,提高办事效率。

(4)数据分布式存储电子政务系统必须合理地分布规划数据的分布存储。

(5)政务公开与公众互动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相关事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看当前事务的办理进程。

6)“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

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具有并联审批功能,城市所有部门的审批、核准和审核业务能实现互联互通。

(7)多样化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将支持多样化数据。

(8)统一的数据模型建立覆盖电子政务系统中心的全局数据库和各部分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统一模型,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惟一性和准确性.(9)标准化建设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将按照标准化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实施。

(10)安全前提下的资源共享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将通过保密安全技术,在确保系统和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市政信息的共享。

(11)开放式与可扩展性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应提供多种符合主流工业标准的功能扩充接口。

可以方便地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以不断满足城市市政建设的新需求。

(12)数据的互操作性城市的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和开发工具,所以要使市区电子政务实现其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就必须解决这些遗留系统的互操作性问题。

4.网络接入方式有哪几种?常用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有哪些,请分别加以介绍。

1)拨号接入它仅需要一条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台计算机就可以接入到电子政务系统中。

这种方式速率低、可靠性差。

2)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ISDN)是基于数字的电信标准。

需要ISDN服务的个人可以从本地电话公司获取一条“单线服务”的数字ISDN线路。

单线服务允许终端用户在线路上连接多个设备,例如,传真机、计算机和数字电话。

对于部分基层政府部门,ISDN可以作为拨号接入的替代方式。

3)数字用户线路(xDigitalSubscriberLine,xDSL)是一种通过在现有的电信网络上使用高级调制技术,在用户和电信运营商之间形成高速网络连接的技术。

其中ADSL的应用最为广泛。

4)数字数据网络(DigitalDataNetwork,DDN)是利用光纤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节点组成的传输网,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高质量数字专用电路和其他新业务,以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要。

5)混合光纤电缆(HybridFiberCoax,HFC),是光纤和同轴电缆的结合:光纤用于中央设备,同轴电缆用于连接个人用户。

从本质上说,HFC是层次结构的,在需要最高带宽的网络端口上使用光纤,在可容忍低速率的部分使用同轴电缆。

6)光纤到用户(FiberToTheCurb,FTTC)使用光纤作为高容量干线,将光纤延伸到终端用户旁边。

FTTC 在城域网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前城域网发展目标是在当地建立一个以大容量光纤为传输介质,基于IP交换的综合业务网络。

而FTTC作为用户直接接入高速城域网的一种便捷手段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7)GSM/GPRS接入对于传统的具有GSM/GPRS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国家电子政务的统一接入平台主要提供负责基于短信和基于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WAP)两种典型的接入方式。

8)CDMA接入CDMA1X作为2GB的移动网络向3GB移动网络的过渡方案,提供了强大的移动数据通信能力,使得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最终成为可能。

常用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有哪些:QICDC6000技术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数据流带机,DLT(DigitalLinearTape)技术DLT又称数码线型磁带技术8MM技术DC2000/Travan技术为PC机用户提供入门级的数据保护DAT(DigitalAudioTape)技术DAT技术又可以称为数码音频磁带技术LTO(LinearTapeOpen)技术LTO即线性磁带开放协议方式:(1)直接外挂存储(DAS)☐采用直接外挂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DAS)方案的服务器结构如同PC机架构,外部数据存储设备都采用了直接挂接在内部总线上的方式,数据存储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

(2)存储域网络(SAN)☐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AN),即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连接的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服务。

☐SAN方式易于集成,并可扩展,能改善数据可用性及网络性能。

利用SAN,不仅可以提供更大容量的存储数据,而且地域上可以分散,并缓解了大量数据传输对于局域网的影响。

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这样不管数据放置在哪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

网络附加存储(NAS)☐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NAS),也称附网存储,即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

NAS是一种特殊的、能完成单一或一组指定功能的基于网络的存储设备,它通过自带的网络接口把存储设备直接连入到网络中,实现海量数据的网络共享,把应用程序服务器从繁重的I/O负载中解脱出来,它是新兴的面向网络存储模式的标志性设备。

5.分别说明数据、信息、资源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物理符号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其他特殊符号。

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等自然属性,信息也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资源。

信息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具有某种潜在价值或现实价值的数据、事实和知识。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

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