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新型材料及其应用

现代新型材料及其应用


学等性能。
现已有压电型功能复合材
料、吸波、屏蔽性功能复
合材料(隐身材料)、导
电功能复合材料等,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隐身衣真
3)按增强相分: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SiC颗粒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
增 强

纤维、碳纤维、硼纤维、
三 种 类

SiC纤维等); Al2O3片
层状增强复合材料。
Al2O3纤维
二、特点
晶体等;

基体:高聚体(树脂)基、金属 基、陶瓷基、碳基等。
耐磨陶瓷复合 材料膨胀节
树脂基型用于建筑、造船、车辆、化工容器、生活用品等。
金属基型用于宇航、航空技术等。 树脂基复合材料
(2)功能复合材料
一般由功能体和基体组成,基体不仅起
到构成整体的作用,而且能产生协同或
加强功能的作用,利用材料的电学、化
芳纶刹车片
航天飞机内 MMC (Al / B
纤维)桁架
美UH-60A型直升飞机 美国F/A-18歼击机
10.2 其他新型材料
1、新型金属材料
1)非晶态金属(金属玻璃)
由沸腾的钢液经每秒100万 度的速度冷却而成。
原子从有序排列变成了无序 排列。
具有极优异的物理磁性能、 化学耐腐蚀性能和力学耐磨 性能,传统的车钳铣刨和强 酸溶液对它们无可奈何。
A plate spring and a boat made from composite materials
1.比强度和比模量大:

例如、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组强度比 较 成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是
钢的7倍,比弹性碳 纤模硼 纤 玻 璃量钛 钢比铝钢
维维纤
\ \ \
大3倍。
树树维 脂脂树

2.耐疲劳性能比较高:
一、分类 1)按结构分: 金属基复合材料; 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2)按性能分: 功能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
(1)结构复合材料
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与能连接
增强体成为整体材料同时又起传
递力作用的基体构成。
增强体:各种玻璃、陶瓷、碳素、
高聚物、金属、天然纤维、织物、 碳基复合材
二、新材料及其特点
新材料:指新近发展或已在发展中 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性能的一 类材料。
特点:
① 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新工艺 和新技术关系密切;更新换代快; 品种式样变化多。
② 多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结 果,合成、制造与许多极端条 件技术相关;表现出综合性和 复杂性;
③ 表征和评价技术须采用多种 基于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精密 仪器和装置来进行。
如美国实现超导输电,每年可以节省 100亿美元的电力;制造超高速计算机 和高灵敏度的探测设备、通信设备、 航天系统等。
如1989年日本研制出世界第一台超导 电子计算机,其全部采用约瑟夫森超 导器件,运算速度达每秒10亿次,功 耗6.2毫瓦,仅为常规电子计算机功耗 的千分之一。
纳米级材料的评价
电镜观察纳米级材料
三、新材料的类型
新型金属材料 合金、稀有金属
高分子合成材料 合成橡胶、塑料
化学纤维
新材料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业陶瓷、光导纤维
半导体材料
复合材料
光电子材料
纳米材料
10.1 复合材料
定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化学本质不同的组成人 工合成的材料。
成分:多相,一类组成 (或相)为基体,起粘结 作用,另一类为增强相。
镍钛记忆合金“花 瓣”在相应的温度 下慢慢绽放
形状记忆合金 在太空自然恢 复原状
5)超导金属材料:
在特定条件下,电阻完全消 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
三个基本特征: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 性和载流能力强。
应用:制造磁性极强的超导磁铁,用于 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大容量储能设备、 高能加速器、超导发电机、电力工业输 电和交通运输工具等。
例如、碳纤维-聚树脂复合 材料的疲劳极限是抗拉强 度的70%~80%,而金属材 料的疲劳极限只有抗拉强 度的40%~50%。
3.减震性能好:
4. 耐高温性能好:
高温强度、弹性模量高。 例如、LC4铝合金
在400℃时,弹性模量接 近于零,抗拉强度从室温时 500MPa降至30~50MPa。
而碳纤维或硼纤维增强组成 的复合材料,在400℃时,强 度和弹性模量可保持接近室 温下的水平。
3)形状记忆合金:
能够使温度值变化时人为造成 的形状变化,在温度恢复到特 定值时,形状也自动丝毫不差 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坚韧性极强,可反复变形和复 原500万次而不产生疲劳断裂。
其广泛应用于卫星、飞船和空 间站的大型天线、飞机部件接 头以及骨科整形等方面。
4)新型金属功能材料:
如贮氢合金等。
外表轻薄如纸、优雅 华丽、用手可轻易撕 断的带形金属玻璃
可以在通信、交通、电子、
家电、防盗等很多领域大显
身手。
“终结者”的材料变现
2)合金材料:
新型合金材料包括许多种类,它们性能 各异,用途各不相同,铝合金、镁合金、 钛合金、铁镍铬及高温合金、稀贵金属 合金等等。
歼-11机体制造中使用大量钛合金材料
第10章 现代新型材料 及其应用
概论
一、材料是技术进步的关键要素之一
是宇宙间可用于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
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材料的变 化直接影响社会的变革。 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信 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是整个新技术群落的物质承担者。
工程结构。
5、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汽车工 业及化学工业中。
6、硼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
7、碳化硅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工业。 8、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航天航空,先进武器和汽车; 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制航空
发动机高温构件
电子、纺织、体育等领域。
主要应用于高硬度高耐磨的 工具和耐磨零件。
2、弥散强化复合材料:
主要应用在原子能工业等中
的导电结构材料。
卫星用颗粒增强铝 基复合材料零件
3、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
制造大功率汽车发动机、柴油 机的活塞、连杆、刹车片等;
制造火箭、导弹构件、红外及 激光制导系统构件;
精密仪表中高尺寸稳定性材料。
4、热塑性与热固性玻璃钢:
5.断裂安全性好
断裂时应力迅速重新分布, 载荷由未断裂的纤维承担 起来。
6.其它性能特点
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隔热性、烧蚀性以及特殊 的电、光、磁等性能。
7.主要问题:
抗冲击性能尚不够理想; 多为手工生产,难以自动化生产
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成本较高。
三、应用
1、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