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简介 (1)1.1 行业内产品的界定 (1)1.2 行业现状 (1)第二章市场分析 (3)2.1 市场规模 (3)2.2 进、出口情况 (3)2.2.1 进口 (3)2.2.2 出口 (4)2.3 市场竞争 (5)2.3.1 业内企业性质 (5)2.3.2 市场集中度 (6)2.3.3 竞争格局 (6)第三章国家政策及行业影响因素 (8)3.1 行业准入政策 (8)3.1.1 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8)3.1.2 辽宁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8)3.2 行业影响因素 (8)3.2.1 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8)3.2.2 “放心肉”服务体系 (8)第四章民营企业投资该行业的分析 (9)4.1 典型民营企业分析 (9)4.2 该行业基本技术和设备情况 (9)4.3 原材料及人才获取情况 (10)4.4 进入该行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1)附表国内外主要企业简介 (12)第一章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简介1.1 行业内产品的界定屠宰及肉类加工包括畜禽屠宰和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两部分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代码为135,隶属于农副食品加工业。
主要内容有:1351 畜禽屠宰指对各种畜、禽进行宰杀,以及鲜肉冷冻等保鲜活动,但不包括商业冷藏。
包括:—牛、羊、猪类的屠宰、鲜肉分割、冷藏或冷冻加工;—鸡、鸭、鹅等家禽的屠宰、鲜肉分割、冷藏或冷冻加工。
1352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指主要以各种畜、禽肉为原料加工成熟肉制品,以及畜、禽副产品的加工活动。
包括:—各种畜、禽肉类的熟制品;—肉粉、肉松或肉类废料的生产;—腌、熏肉制品、干制品等的生产;—猪油或其他食用动物油脂的提炼精制;—肠衣、生皮、扯下的羊毛、绒毛等副产品;—在同一企业内进行的畜、禽肉制品的罐装加工活动。
不包括:专门企业进行的肉类、禽类罐头制造。
1.2 行业现状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雨润、双汇、金锣等上市公司均已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温火腿肠生产线、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屠宰分割生产线等,而一些小型屠宰场仍然处于“一口锅、一把刀”的落后手工屠宰状态。
技术水平的巨大差异是造成目前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整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一方面无法保障上市肉品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无法与国际接轨。
二、行业利润率较低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是一个微利保本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重视,人们对肉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也促使了该行业加快发展的步伐,行业利润有所增加。
但是受生猪市场波动较为频繁、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信息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利润率并不高。
据商务部年报数据显示,2009 年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2.17%,肉制品加工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55%,这种盈利水平明显属于低回报行业。
三、行业存在的问题1、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设备闲置率高。
据测算,全国生猪屠宰产能至少过剩1倍以上,局部地区高达5-6倍,设备利用率低造成企业普遍“吃不饱”,带来严重的恶性竞争。
2、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偏低,全国2.1万家屠宰企业中大部分为小型场点,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食品卫生安全难以监管和保障。
3、相当一部分定点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设备设施简陋,未达到相关标准,操作规范和检验检疫制度尚未落实。
在发达国家已普遍接受的SSOP、GMP、HACCP、ISO9000和ISO14000等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及标准,而我国只在一些出口型或大型企业开始实施,国家对内销企业还没有HACCP 认证的强制性要求。
4、我国肉制品加工业一直存在“初加工、低档次产品多,深加工、高档优质产品少”的不合理现象。
肉制品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中低档产品多而高档产品少,劣质产品多而优质产品少,卫生差的多而卫生好的少,猪肉制品多而牛羊禽肉制品少,西式制品多而中式制品少。
精深加工程度低,使我国肉类产品缺乏竞争力。
5、畜产品转化为肉制品的比例低。
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有的国家高达70%,而我国的加工率仅5%。
同时还存在加工出品率低、产品质量差,品质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工原料的综合利用率低,产前、产中、产后整个产业链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等问题。
第二章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2009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销售收入5167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畜禽屠宰行业2924亿元,占56.6%,肉制品加工行业2243亿元,占43.4%。
2009年我国猪肉、禽肉、牛肉、羊肉、杂畜肉的消费比例依次为64%、21%、8.3%、5.1%、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2010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将维持在25%左右,销售收入达到6400亿元。
2.2 进、出口情况2.2.1 进口以猪肉为例,虽然国内产量很大,但由于国外猪肉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所以我国也从国外进口猪肉。
例如,4月份从美国进口的鲜冷冻猪肉的到岸价格6.03元/千克,而国内精瘦肉的零售价格在20.1元/千克左右,猪肉在15.5元/千克左右。
考虑到税率和运输成本也低于美国进口猪肉也低于我国市场猪肉价格。
一、进口额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我国禽肉、猪肉、牛肉、羊肉进口总量137.21万吨,进口总额18.04亿美元。
二、主要产品1、禽肉2009年,我国禽肉进口75.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5.3%,其中:鲜冻禽肉占24.3%,禽杂占75.7%;进口总额10.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6.0%。
鲜冻禽肉和禽杂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共进口了62万吨,占禽肉进口总量的81.7%。
2、猪肉2009年,我国猪肉进口52.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8.6%,进口总额为5.27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9.2%。
我国猪肉进口的三大来源地及其比重依次为:丹麦40.5%、加拿大24.1%、美国14.5%,以上合计占79.1%。
3、牛肉2009年,我国牛肉进口1.7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3%,其中鲜冻牛肉占80%,牛杂占20%;进口总额为1.2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1%。
我国牛肉进口的三大来源地及其比重依次为:澳大利亚43.8%,乌拉圭33.7%,新西兰16.6%,三者合计为94.1%。
4、羊肉2009年,我国羊肉进口6.64万吨,占进口总量4.8%;进口总额1.3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7%。
我国羊肉进口高度集中于新西兰、澳大利亚,从两国的进口额占羊肉进口总额的97.5%。
2.2.2 出口一、出口额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我国禽肉、猪肉、牛肉、羊肉出口总量59.22万吨,出口总额21.19亿美元,约占行业销售总收入的2.8%。
二、主要产品1、禽肉2009年,我国禽肉出口34.8万吨,占出口总量的58.7%,其中:鲜冻禽肉出口17.3万吨,占禽肉出口总量的49.7%,熟制禽肉出口16.8万吨,占禽肉出口总量的48.2%;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8.1%。
我国鲜冻禽肉的主要出口地为香港,共计15.6万吨,占鲜冻禽肉出口数90%。
熟制禽肉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出口量13.8万吨,占熟制禽肉出口总量的82%。
2、猪肉2009年,我国猪肉出口20.7万吨,占出口总量的35%;出口总额为8.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
我国猪肉出口地高度集中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香港占54.6%,日本占22.4%,吉尔吉斯坦占4.9%,以上三国合计占81.9%。
3、牛肉2009年,我国牛肉出口2.76万吨,占出口总量的4.7%,其中,鲜冻牛肉和熟制牛肉各占半数左右;出口总额为 1.6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8%。
我国牛肉的三大出口地及其比重依次为:香港42.4%、日本17.5%、科威特11.6%,三者合计占71.5%。
4、羊肉2009年,我国羊肉出口0.96万吨,占出口总量1.6%;出口总额0.4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1%。
我国羊肉的三大出口地及其比重依次为:香港42.7%、约旦20.1%、科威特12.4%,三地合计75.2%。
2.3 市场竞争2.3.1 业内企业性质全国屠宰企业大部分为小型场点,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而国内大型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均有屠宰基地,故以肉制品加工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来分析该行业企业性质的分布情况。
一、企业数量据中国肉类协会统计,2009年肉制品加工行业企业总数量1620家,其中私营企业989家,占行业企业总数量的61.0%,占比最大,具体分布如下:私营企业:989家,占行业企业总数量的6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97家,占12.2%;国有及集体企业:60家,占3.7%;其他性质企业:374家,占23.1%。
二、销售收入据中国肉类协会统计,2009年肉制品加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243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销售收入1027.3亿元,占行业销售总收入的45.8%,占比最大,具体分布如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027.3亿元,占行业销售总收入的45.8%;私营企业:706.3亿元,占31.5%;国有及集体企业:42.9亿元,占1.9%;其他企业:466.5亿元,占20.8%。
2.3.2 市场集中度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前十名企业市场集中度约为22%,虽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但金锣、双汇、雨润三大集团不管是在市场份额还在技术水平上,较其他企业比较,优势明显,三家企业占据了行业14%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均较小。
2.3.3 竞争格局一、主要产品竞争格局1、冷鲜肉猪肉基本形成了双汇、雨润、金锣三家全国性品牌,同时以四川高金、河南众品、顺鑫农业等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迅猛发展,北京千喜鹤、北大荒肉业、新希望也力图布局全国市场,牛肉长春皓月一支独秀,而羊肉未有全国性的品牌和优势企业。
2、低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形成了以雨润、双汇为主体的竞争格局,金锣、志远、得利斯也在低温产品上寻求突破,力争成为全国性大品牌,而以诚信、新希望、龙大等为代表的区域强势品牌发展迅猛,但如果双汇、雨润对区域优势品牌进行并购,全国竞争格局将会形成双汇、雨润平分天下的格局。
3、高温火腿肠高温火腿肠已形成了双汇、雨润、金锣三足鼎立,该行业利润极低,面临整合。
目前双汇有绝对市场优势,雨润则以商超为主渠道,金锣持续下滑,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中小型火腿肠企业和区域品牌纷纷停产或半停产,高温肉制品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已经很高。
二、销售收入地区分布山东是肉制品加工的第一大省,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33.78%,其次是河南,占23.03%,其他省份的占比均较小。
肉制品加工区域分布基本和养殖地区分布一致,基本上以靠近原材料产地为主,如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辽宁都是全国的养殖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