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屠宰行业展望分析报告正文目录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业排污许可证标准编制完成 (6)屠宰行业水污染较严重,需取得排污许可证 (7)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农副食品加工业的1/3 (7)如何理解10万头及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和10万头以下的管理差异? (8)屠宰行业集中度低,排污许可证启动核发有望加速行业整合 (9)屠宰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格局高度分散 (9)我国屠宰行业高度分散化的原因? (12)上游养殖的高度分散性决定下游屠宰分散性 (12)下游零售的分散性限制了屠宰的规模效应 (13)热鲜肉占主导的消费形态 (14)行业进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 (15)几大因素驱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15)环保趋严背景下,增加企业环保成本,提高行业进入门槛 (15)环保趋严,对行业格局影响几何? (20)环保压力下加速上游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利于带动下游屠宰规模化.22 消费习惯转变及下游零售品牌化,倒逼上游屠宰集中度提升 (23)环保在重污染行业集中度提升中是否扮演了重要角色? (24)从生猪养殖行业看环保在行业集中度中的重要性 (24)从美国排污许可证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 (25)双汇作为屠宰行业龙头,有望核心受益于行业整合 (26)双汇屠宰量约1400万头,生猪屠宰行业第一 (27)生鲜品事业部总经理任公司总裁,公司或有望战略性重视屠宰业务 (28)猪周期下行过程中,更有利于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 (29)利用“双汇+”模式主动推动行业整合 (31)双汇屠宰有望迎来成长拐点 (31)图目录图1: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与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比情况 (8)图2: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与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废气排放量占比情况 (8)图3:猪屠宰量增速趋缓 (9)图4:屠宰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 (10)图5:我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的屠宰量(万头) (10)图6:我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的市场份额 (10)图7:我国屠宰行业集中度低 (11)图8:不同国家屠宰行业集中度对比 (11)图9: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数量减少明显 (12)图10: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规模提升明显 (12)图11:我国生猪养殖集中度低(2017年数据) (13)图12:我国猪肉销售渠道以农贸市场为主(2015年数据) (13)图13:我国猪肉消费形式以热鲜肉为主(2015年数据) (14)图14:中粮肉食环保成本占比 (17)图15:我国屠宰企业结构占比 (21)图16:我国万头以上养殖场数量 (22)图17:我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场出栏量占比 (22)图18:冷鲜和冷冻鲜猪肉占比提升,热鲜猪肉占比减少 (24)图19:现代零售商和酒店及餐饮占比提升,农贸市场占比降低 (24)图20:201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出栏量增速 (25)图21:上市公司出栏量市占率加速提升 (25)图22:双汇屠宰场全国化布局 (27)图23:双汇屠宰数量 (28)图24:双汇市占率和猪价呈负相关关系(重组前) (30)图25:双汇市占率和猪价呈负相关关系(重组后) (30)图26:国内猪肉和进口猪肉价差 (30)表目录表1: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和食品饮料行业相关部分) (6)表2:我国生猪屠宰情况 (15)表3: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工业企业废水自行监测成本(以年生产期300天计) (18)表4: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工业企业废气自行监测成本 (18)表5:部分省市环保税适用税额标准 (20)表6:美国行业集中度 (26)表7:双汇部分管理层履历 (29)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业排污许可证标准编制完成2017年7月环保部发布《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国家根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环境危害程度,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
目录中涉及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目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已编制完成。
表1: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和食品饮料行业相关部分)屠宰行业水污染较严重,需取得排污许可证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农副食品加工业的1/3 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是轻工领域有机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之一,污水排放量大约占农副食品加工业的1/3。
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在污染防治工作中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每吨产品废水排放量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但随着产品产量的增长,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有增长的趋势。
屠宰行业及肉类加工主要是水污染,废水各项指标排放量占农副食品加工业比例基本都超过30%,废气排放量占比相对较低,一般在15%以下。
图1: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与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比情况图2: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与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废气排放量占比情况如何理解10万头及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和10万头以下的管理差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规定了“年屠宰生猪10万头及以上、肉牛1万头及以上、肉羊15万头及以上、禽类1000万只及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管理”,其他实施简单管理。
管理差异的存在不代表是否需要排污许可证的差异,根据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实施简单管理的排污企业,简化管理的内容包括申请材料、信息公开、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及执行报告。
即年屠宰生猪10万头以下的企业也是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屠宰行业集中度低,排污许可证启动核发有望加速行业整合屠宰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格局高度分散我国猪屠宰量增速趋缓。
在我国猪肉消费相对疲软背景下,我国的猪屠宰量近年来增速趋缓,2016年我国生猪合计屠宰量达到了6.85亿头,和2015年相比下滑3%,2017年屠宰量预计约达到6.9亿头。
图3:猪屠宰量增速趋缓但是长期以来屠宰行业呈现产能过剩、竞争极其分散的局面,行业产能利用率过低。
我国生猪屠宰龙头企业双汇、雨润、金锣前三大屠宰企业的2016年合计屠宰量在2600多万头左右,占行业总体屠宰规模的4%左右。
2016年我国定点屠宰企业的总体屠宰量为3.07亿头,占全国屠宰量占比45%,其中规模以上屠宰量2.08亿头(年屠宰量2万头及以上),占全国屠宰量占比30%。
图4:屠宰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图5:我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的屠宰量(万头)图6:我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的市场份额图7:我国屠宰行业集中度低图8:不同国家屠宰行业集中度对比我国定点屠宰企业数量减少,屠宰行业集中度近几年提升。
2016年,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总数为1.12万家,其中规模屠宰企业2907家,据统计2016年加强生猪屠宰场点资格清理,2016年共清理关停小型生猪屠宰场点3364个。
以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为例,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数量从2012年4500多家下降至2907家,数量减少超过60%,但是屠宰场平均规模提升明显,从2012年4.86万头左右提升至目前7.18万头。
图9: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数量减少明显图10: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场规模提升明显我国屠宰行业高度分散化的原因?上游养殖的高度分散性决定下游屠宰分散性上游养殖的高度分散性决定下游屠宰分散性。
目前行业50%以上出栏量由散养户(500头以下的养殖户)提供,而我国生猪出栏的CR5 仅约5%左右。
上游养殖的集中度低导致屠宰龙头获取稳定可靠的猪源较为困难。
图11:我国生猪养殖集中度低(2017年数据)下游零售的分散性限制了屠宰的规模效应下游零售体系过于分散。
屠宰的主要产品为生鲜猪肉,由于我国猪肉消费55%以热鲜肉为主导,因此也造成了猪肉销售渠道以不强制冷链的农贸市场为主导的渠道格局。
农贸市场在中国生鲜猪肉市场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现代零售店渠道占比仅17%,酒店等餐饮渠道占比18%。
图12:我国猪肉销售渠道以农贸市场为主(2015年数据)热鲜肉占主导的消费形态热鲜肉为主导的消费形态同时也决定了远距离配送经济性不佳,就地消费为主。
热鲜肉为主导的消费形态同时也限制了配送半径,因此就地消费为主导,从而导致屠宰更为本土化和分散,规模化屠宰场没有区位优势。
热鲜肉占主导的消费形态主要由于:1)消费意识上的误区,由于“半夜宰猪、早市卖肉”是千百年来习惯,基于长期的消费习惯,消费者有着热鲜肉更新鲜、更卫生的消费误区。
而我国冷鲜肉概念的推广也仅始于2000年后以双汇、雨润、金锣为主导的大型屠宰企业的推广才开始流行。
冷鲜肉在消费者认知中的时间起步晚,消费意识不强。
2)冷鲜肉在加工、流通和零售环节都需要严格的冷链条件,而目前我国冷链行业尚不成熟,因此冷鲜肉在运输成本上远高于热鲜肉,产品价格往往比热鲜肉高30%以上。
图13:我国猪肉消费形式以热鲜肉为主(2015年数据)行业进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屠宰行业进入门槛低,据统计2016年仅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数量就有1.12万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016年屠宰量3.07亿头,占屠宰总量不到50%,也就是行业大部分的生猪是通过自屠自食或者是私屠滥宰,导致行业参与者众多,集中度不高。
表2:我国生猪屠宰情况几大因素驱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环保趋严背景下,增加企业环保成本,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排污许可证提高环保成本,屠宰场环保成本主要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项目初始投资(包括设备购置成本、土地成本)、污水等处理成本(电费、人工费、药剂费等)、日常自行监测成本(废水、废气)。
1)屠宰场环保项目初始投资:特点:包括设备购置成本和土地成本,投资较大;不达标屠宰场类型:没有环保体系的小型屠宰场;对于加速行业产能出清的效果:形成行业进入门槛,加速小屠宰场退出。
2)污水等处理成本:特点:包括电费、人工费、药剂费等,具有高频次的特点;不达标屠宰场类型:处理标准不达标(药剂量投放不达标等),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污水频次不达标(即开开停停,在环保趋严时,增加开机频次);对于加速行业产能出清的效果:环保趋严背景下,对于原来污水等处理频次不达标的企业,会增加污水处理频次,从而增加环保成本。
污水处理成本测算:根据《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屠宰一头猪产生废水量约0.5-0.7立方米,根据中国智能制造网,生猪年屠宰量20万头的项目,工程总投资520万元,吨污水处理成本1.5元(包括设备折旧),吨污水直接处理成本1.05元(不包括设备折旧),则屠宰一头猪污水处理成本约1元(包括设备折旧),0.7元(不包括设备折旧)。
我们预计大型企业由于污水处理难度高,设备、土地等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等,环保成本要更高一些,预计屠宰一头猪污水处理成本约2元(不包括设备折旧),约4元(包括设备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