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大学中有些学生退学原因之一 缺乏私密性 宿舍生活中,找不到一处安静的地方独处
缺乏私密性的牢房 促使犯人产生反社会的念头 缺乏私密性的住宅 会导致邻里间的矛盾
案例:养老院的私密性设计
• 满足老年人私密性的需求:我国进入人口老人化社会,养老院 已经成为许多老人所选择的归宿。但我国目前许多养老院与集 体宿舍差不多,不能为老年人提供舒心自在的养老环境。
• 人们是不愿在陌生环境下选择背对其他人入座的 ,因为当 你坐在前面就会失去对后面情况的控制,所以人们会比较 喜欢坐在能够通览全局的靠后的位置,所以选择坐在后排 的人会比较多。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 位置?
选择坐边 上, 42
选择坐中 间, 18
分析结论——
数据显示,人喜爱逗留的空间是有边界的区域,因为边界 给个人空间划定出领域,使个人空间受到庇护。
➢恋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距离,不是隔离,不是隔阂,而 是在行动上、感情上、交往中,不 宜过于亲密,否则容易因爱生恨。
➢夫妻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夫妻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太远了, 关系难免冷淡;但太近了,也容易 随便,随便了,便容易产生厌倦。
值得注意的是:
•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要处理不同 的人际空间。
他人对你的工作内容指手画 脚(侵犯你的工作内容) 35.91%
1 2 3 4 5
• 人与人之间,只有彼此保持一段距离,那么我们的关系 才能更融洽,因为距离产生美!
➢朋友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太远了,就不成为朋友;太近了, 不分你我,不分彼此,不分原则, 久必生厌;真正的朋友,应该不远 不近,不亲不疏,不分不离,让各 自都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
环境行为心理学
探讨环境心理学中的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环境心理学八大研究领域之一,它 并不是研究衣食住行这类表面现象,而是透过 现象研究人使用空间的固有方式,即人如何使 用空间作为人际交往的手段,并通过这方面的 研究进一步揭示人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要。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私密性(Privacy) 和领域性(Territoriality)是其基本内容,三者相互
案例——亲密距离
宁波月湖公园
当人们处于亲密 距离时,如宁波月湖 公园里的人们,个人 空间较大,对于个人 领域性的要求也相对 较高。两人在一起所 形成的气场也较大, 基本上不会有人会从 两人中间过。
对于位置的要求 会考虑私密性,在小 道边上的时候也可能 是选择背向道路的位 置避免背打扰。
25
案例——个人距离
影壁做到了院落与院外的分 隔,保证私密性。
屏风起到划分空间的 作用。
• 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
•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 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
•互相走得太近,过于重视对方,会让人 有错觉,也会产生压力。
•过于疏忽,又可能失去联系。
什么是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气泡 invisible field
人与人之间总保持一定 的距离,好似被包围在 一个气泡之中。这个气 泡随身体移动而移动, 当气泡受到干扰和侵犯 时,人就会感到焦虑和 不安。

讲台

1

1
6
6
11
11

16

16
2
3
4
2
3
4
7
8
9
7
8
9
12
13
14
12
13
14
17
18
19
17
18
19
5
5

10
10
15

15
20
20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A、中间
B、边上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A、远离这人的另一边坐下 B、靠近这人的旁边坐下
当人们处于个 人距离状态时,如 右图上海延中绿地 里的人们,将树荫 作为自己的个人空 间,无形的阴影人 给勾勒出一个个人 领域,若其他人走 进阴影区域时,人 们将会不能集中注 意力看书。
私密性相对于 之前的较强,让人 更加有安全感。
上海延中绿地
案例——社会距离
波士顿公园
蛙池 Frog Pond 蛙池夏天可以在边上乘凉,也可以 在浅水中玩耍,到了冬天变身成为 一个小型滑冰场。
•若与美国人交谈,必须保 持在60厘米左右的空间距 离上,这是他们认为最有 分寸最友好的空间。
•若与一名阿拉伯人谈话, 就要小于这个距离,否则 就会出现你往后退他往前 追的滑稽场面。
“个人空间”的研究
所谓“个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 象范围,用眼睛无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 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




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织的建筑群,反映着以后总 社会向心的意念。
城市认知地图 中的中心: 一切有重 要社会意 义的公共 活动的地 点都能成 为中心。
“地方支援中央”式的古典园林空间布局。
二、私密性
私密性——“对接近自己的有选择的控制”,重点在于有选择 的控制,是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支配所处环境。
无论在车厢或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 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 置来逃避这种近距离的不快感。但是当狭小的空间挤 满了人时你就很难改变,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 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故而看上去神态木 然。
容易逾越对方安全底线的大忌
• 1.过多关注他人隐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请不 要轻易涉足。
27
棒球场 Baseball Fields
当人们处于社会距离的 情况下,如波士顿公园里溜 冰和打棒球的人们,这种距 离下,人们可以进行一些的 社交活动,也可以独自活动。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私 密性较低,领域性较局限。
案例——公共距离
当人们处于公共 距离的情况下,如纽 约中央公园的戴拉寇 特剧院,舞台上的人 需要提高音量,并且 加上言语以外的夸张 的肢体动作来吸引观 众席上的人,与观众 互动。
个人空间与环境设计
“过分的接触或完全没有接触,对个性的破坏力几 乎同样大”
环境设计中要满足私密性与公共性的需求之间的平 衡,同时设计半私密与半公共的空间。
居商Leabharlann 区住区小群生态
除了开会、集会等活动中人们聚集在一个公共空 间的情况之外,人际交流通常以什么方式进行?
三三两两,三五成群
对步行者、购物者、游玩的人 7405+1458人的观察 统计,结果显示:
恰当运用人际距离:
个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T共ex距t 离
亲密距离
•50 厘米以内 •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亲人或密友
•50-120厘米
•一般的朋友交谈
•各种宴会或非正式场合 站立交谈时的最佳距离
•120-350厘米
• 350-450厘米
•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 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 往关系。
• 2.在公共场合不尊重他人的发言。当别人开口说话时,你便是一 名听众,随便插话和心不在焉的做法都是让人不安的表现。
• 3.在背后议论同事是非。职场并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环境,你 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把柄。
容易逾越对方安全底线的大忌
• 4.经常向同事借钱。原本友好的同事关系一旦牵扯到利益, 就容易变质。
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 独处还是交往?和什么人在一起? 以什么方式交往?
取决于人的性格、年龄、角色、心境、场合等多种 因素
传统文化中比较喜欢热闹情境和大团圆的场面,过分强调“大家”而忽 视“个人”。
个人的选择应得到适当的满足 个人的控制需要得到相应的尊重 善于交往是一种能力 善于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和生活选择
• 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 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
•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
• 结果证明:
• 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 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 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 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 “你想干什么?”
问卷调查
•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座位?
这个气泡实际上是心理 上个人所需的最小空间 范围。称为个人空间
法恩斯沃斯住宅
案例
建筑大师密斯在美国接受的第一项 住宅设计委托,前后花了5年时间建成 一座长23米、宽8.6米的玻璃盒子,结 果女房主感到起居不宁,对这位大师 提出诉讼。因为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 虽然视野开阔得到四面都能看清,但 自己的一举一动也随时被人观察,私 密性严重受到干扰。
调查结果——
教室座位选择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 下哪个座位?
远2 离 门 口1
3 12 10 7
5


31


9
分析结论——
• 个体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 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 。所以在选座位时,大家通常会选择 远离门口、靠近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保持个体一定的私 密性,不受到别人的干扰。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 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45 40
39
35
30
25
20
15
10
5
0
人 的 远离 择 选
11 人 的 靠近 择 选
分析结论——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 , 尤其是公共场合,心理学上把这个空间叫做“人 际气泡”。而且这个气泡会随接触的人不同而改 变大小,面对陌生人时这个气泡相对熟人来说会 更大。每个人都不想别人侵犯自己的个人空间, 所以在公共场合选择位置时都尽量远离被打扰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