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龙源期刊网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作者:王阳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
摘要: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包含多个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的意义。

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的,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词汇的多样性特征,但同时也会导致学习者对词汇意义的错误理解。

语境与词汇的意义是紧密相连的,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语境可以帮助学习者辨识词汇意义及用法。

本文试图从认知语境下的视角,结合中文和英文的实例,来探讨认知语境下的一词多义现象,从而加深学习者对语境的认识。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一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境一词多义
前言
一、一词多义现象
不论在英语中还是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都是很常见的。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包含多个不同但却相互又联系的意义,是一种词汇语义的多义聚合关系(兰:2012)。

一词多义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这种意义属于词汇的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属于词汇的引申义;而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这种意义属于词汇的比喻义。

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需要我们借助语境来确定词汇的意义,词汇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

人们会以多义词中多个义项中的基本义为基础,在基本义的基础上延申或辐射出其它的义项(诸:2013)。

但是其实同一个词的这些义项都是属于同一认知范畴的,意义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人们在接触这些义项时并不会觉得陌生。

二、认知语境
语境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传统的观点认为语境在人们交际之前设定好的,具有静态的特征。

Sperber和Wilson(2001)在其发表的Relevance:Communication & Cognition中第一次提出“认知语境”,并指出认知语境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

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指的是他能感知到或推理出的现象以及对他来说所有明显的现象。

一个人的整体认知环境就是其物理环境和认知环境的相互作用,并由他的认知能力和他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

认知语境具有三个特征:建构性、动态性以及缺省性。

建构性强调认知语境与人类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靠知觉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组织建构形成各种假设储存在人的记忆库中。

动态性强调在交际的过程中,交际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每一个话语理解,都要激活与其相关的不同的百科知识和经验,从而交际双方需要为每一个话语建构出不同的语境。

这里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