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采一队“6.18”伤亡事故(一)事故经过1995年6月18日早班,综采一队出勤30人,早6时由队长郑四同主持召开了班前会。
会上郑四同和跟班的副队长王德财先后对工作面机头出前淋头水以及机尾控顶面积大等问题,讲了安全注意事故,并安排早班前半班出煤,后半班检修。
随后班长常建明对当班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
6时30分班前会结束,7时10分早人员更衣后乗人车入井。
8时30分左右,工人们到达工作面,跟班队长王德财、班长常建明对工作面进行了检查,发现机头处转载机和1号支架架夜班没有拉过去,便组织机头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处理。
机尾处工人李建新和赵龙旺照分工在缺口处打限、放炮开缺口。
9时许负责该面的安全员李庆元到副巷控制台汇报工作面安全情况,路过机尾时发现缺口打的太宽,空顶面积大,就让赵龙旺和李建新在缺口内赶快加柱子,赵李见浮煤多,没有在空顶下支设点柱。
赵龙旺发现机尾94号架顶梁上方穿有一根园木插梁,准备使用支架与插梁做临时支护,随后,赵龙旺将94号支架降下,李建断站在缺口处浮爆上开始抽插梁,当李将插梁(直径200X2500MM)向煤爆壁方向抽出1900MM时,李建新喊叫赵龙旺“快点升架”,赵听到喊叫随即操作支架伐组,升架中将李建新头部挤住,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1、在缺口超宽的情况下,使用支架与插梁做临时支护时,操作不当,升架时将人挤死,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违章作业,作业规程中规定口环进度0,8米,实际进度(宽度)为1,5米;缺口内规程要求打带帽点柱,实际采用支架与插梁做临时支护,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现扬管不严,缺口炮眼布臵,支护形式不符合规程要求;支护形式改变后也未及时制定补充描施;劳动组织不合理,缺口维护规定配备3人,实际只有2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4、安全监督检查不力,质量验收把关不严;安全教育不够,职工自保互保能力差,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
(三)防范措施1、立即召开全矿积工大会,将“6,18”事故情况通报全矿,认真吸取事故的修痛教调,提高全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紧追感。
从6月18日至6月底,全矿各单位要认真组织职工分析“6.18”事故原因,深刻认识“三违”的危害性,人人都要写保证,表决心,定措施确保今后安全生产。
2、结合二季度矿务局安全大检查查出的问题,由矿安监处牵头,各业务科室配合,对井下各条线认真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未能按期整改的单位,要从严从重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3、认真组织职工学习煤矿三大规程和矿务局頒发的(井下岗位安全作业标准》,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素质,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对不按标准作业的人员,一律按违章从严怎处。
4、综普采工作面需要人工做缺口时,要严格按程的要求进行作业和支护,不得随意改变支护形式,保证规程措施执行的严肃性。
5、综采工作面的支架工,要严格按支架操作规程作业,升降支架前要通知支架周围人员撒离被操作支架,并量少隔一个支架的距离,禁止人员通行,并做到持证上岗。
6、加强对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会审和复查工作,不断提提高会审质量,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作业方式和支护方式需要改变时,要及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指施。
7、加强进工作面的工程质量管和验收工作,避免出现巷道不平行,工作面不等长造成回采工作面两透的问题。
8、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质量验收工作,发现问题要盯住处理,问题不解决不能离开现场。
对工程质量不合格、事故故隐患严重的工作面要及时停下来进行停产整。
二、掘进六队“6.20”机械伤害事故(一)事故经过1995年6月20日早班,掘进六队勤24人,早6时由队值班长部书记刘来明主持召开了班前会。
会上刘来明讲了工作面遇到了无炭柱,要严格按规程作业,并通报了矿综采一队“6.18”死亡事故。
接着,队长安海生强调国安全工作,安排了当班任务。
最后,工长胡秋山具体安排了各岗位准备工作。
8时50分队长安海生来到南八皮带头,安排皮带司机陈串学和开二部溜子的司机牛广法往工作面运棚子耳卡。
11时左右,工作面放完炮开始出碴,陈、牛二人返回皮带溜子头,在接到工作面打来的信号后,陈开皮带,牛开溜子,运转半个小时以后,牛开的二部溜子出了故障,陈串学随后停了皮带到了牛广法开的溜子机头处,看风溜子大链在机头脱齿。
然后陈按按钮,牛拿锚杆托板撑住大链点动溜子上大链,结果没有上去,这时队长安海生从工作面出来,检查皮带带破口情况,走到搭接头部皮带的第二部溜子处时,发现溜子大链有斜度,并看见溜子大链往后倒,到了溜子机头又看到溜子飘链,大链在机头脱齿,陈、牛二人正在点动溜子上链,安见陈、牛二人处理上链的方法不对,便指挥陈串学和牛广法二人用锚杆托板撑住大链,撑好大链后,安喊叫陈、牛二离开机头。
然后,安海生自己合上按钮正碰溜子,大链上好后,安又接着试运转, 约从机头转过去10多个刮板时,躲在机头左侧的牛广法拿着锚杆托板将身体探到减速器上方往对面扔。
就在这时,溜子机头突然向上撅起,机头减速器碰住牛广法的头部,安海生见机头撅起马上停机,机头落下时,又将牛广法的右腿压住(此时11时45分)。
安海生发现牛广法头部被挤住,右腿又压在机头下面,急忙组织当班人员进行抢教。
因牛广法头部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溜子不完好,溜槽上边缘有多处缺损严重,有掉头刮板和弯曲刮板;机头无压链器;机头组与过渡槽的连接螺丝缺3条,这些问题造成溜子在运行中发生飘链,运输岩石时出现卡链将机头撅起造成事故,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溜子大链脱齿上好后,大飘链问题尚未解决,溜子试运行过程中,人员将身体探到减速器上方往对面扔锚杆托板,机头撅起将人挤住,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3、设备维护制度不落实,机电设备完好状况差,长期存在着溜子不完好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留下了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自主保安能力不强,从干部到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安排无证人员上岗,是事发生的重要因。
5、设备验收和检查制度落实的不好,致使长期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是造成事故的又一个原因。
(三)防范指施1、从6月20日夜班开始,三班召开全矿召开全矿职工大会,通报两起事故,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认真反思,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树立紧迫感,迅速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2、从6月20日至月底,井下各生产队组,按原周三活动时间,天天进行安全活动,学习三大规程,开展事故安全教育,结合实际,组织职工谈看法,摆问题,定措施,业务科室领导包队参加安全活动,协助队组解决安全问题,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3、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坚持领导靠前指挥。
从6月21日至月底,井下队的队长、书记、安全副队长分别跟三班下井,确保班班有两名队干部盯在现场,区、队干部分工包队天天下井,矿领导包区,解决安全间题4、由生产科负责,组织各位对现行规程措施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凡现场与规程不符的问题,要立即整改,规程措施有问题或合糊不清的,立即修改补充。
5、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机电科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全矿机电设备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发生问题,立即整改。
6、严格设备验收制度,工作面投产前,机电矿长负责,织有关单位对机电设备行检查验收和现场办公,发生问题,三定处理,不符合标准,不能验收。
7、狠反“三违”,凡违章的工人,够开除的,不管是正式还是合同工,一律开除,不够开除的,一律住学习班三个月,学习期间每天只发给5元的生活费,凡违章指挥的干部,不论请节轻重,一经发现,就地免职。
8、加强安全监督检查,除抓好班评估外,安监处要不定期组织安全小分队,对重点队、重点面、重点岗位运输大巷、斜坡等进行突击抽查,查处不安全隐患和“三违”。
9、严格持证上制度,加强特殊工种的培训,严格办手续,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发给上岗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无操作证的,对操作者及其领导各罚款50元。
三、新采二队“6.16”物体打击伤人事故(一)事故经过1997年6月15日夜班,新采区二队出勤11人,22点30分队书记吴耀亮主持召开了班前会,就工作面存在的问题讲了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安排当班的工作任务是先更换井下第七部较车,然后放炮掘进。
23时班前会结束,班长赵三平安排张玉良等6人到井下拆除第七部绞车,赵带常志成等5人从地面往坑下送绞车。
16日凌晨1时许,绞车运到第七部绞车处。
随后,赵三平安排李吉元等4人留下安装绞车,赵带张玉良等6人到工作面打眼放炮。
凌晨5时左右外边第七部绞车更换完毕,工作面放完炮开始出煤。
工作面留下班长赵三平和李建生两人,其它9人到各自岗位作业。
其中:张富德开头部绞车,张张玉良开二部车,郭有贤开第三部绞车,石建国在第二部和第三部绞车间的变坡点处负责摘挂钩头,常志成、朱永峰、马国生负责第三部至经六部绞车段的运输,马志军和李吉元负责第七部绞车到大巷段的运输。
由于工作面至第三部绞车之间运输路线起伏不平,先上坡后下坡,运运输采用第二部绞车和第三部绞车对拉的方式。
凌晨5时20分左右,工作面装满第四个重车开始往外运输。
重车由郭有贤开第三部绞车将车提升到第二部绞车处时,本应由张玉良打铃停车后挂上第二部绞车的钩头后再开车,但实际运行中走由摘挂钩工石建国边行车,边挂钩,钩头还未挂上,重车己拉到变坡点,重车顺坡跑下,郭有贤见跑下车来,急忙躲向空车道一侧,重车跑到下部车场双道处落道,撞倒煤帮侧2根柱子,其中1根长4米粗25厘米的柱子将在此处停留的运料工常志成头部砸伤。
随后,郭忙喊叫张玉良、石建国等下来抢救,发现常志成躺在重车道煤帮侧,头部大量出血,便立即将其抬出送往医院,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重车提到上部车场处未按规程规定进行停车、挂钩、双向对拉,而是边行车,边挂钩,在未挂上钩头的情况下,重车已拉过变坡点,重车跑车,落道后撞倒柱子将在此处停留的运料工头部砸伤致死,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在下车场煤帮侧停留,发生跑车后躲闪不及造成事故,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北四巷道运输管理不严,绞车司机违章操作,摘挂钩工岗位职责不明确,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4.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职工安全意识不强,队组安全管理不严,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
(三)防范措施1、将“6.16”事故通报全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开展“反事故,反三违,堵漏洞”活动,认真吸取这次事故的教训,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保互保的能力。
2、从6月16日开始,新采二队从思想上,制度上,现场管理上进行全面安全整顿,组织队干部和全队工人进行认真反思和讨论,找出思想和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查清生产现场特别是运输线路管理上存在的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处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3、加强对职工特别是对新工人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做好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经专门培训,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准上岗作业,杜绝违章指挥和无证人员上岗作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