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PPT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PPT

下垂、复视、斜视、动眼不能,瞳孔不受累 面和咽部肌肉无力:
苦笑面容,闭目、鼓腮、咀嚼无力 延髓肌→吞咽困难
鼻孔反流,鼻音重、构音不清 斜方肌、胸锁乳头肌:转颈、抬头、耸肩困难 肢体肌无力:上肢重,近端重 呼吸肌:咳嗽无力、呼吸困难,严重导致危象
11
临床表现 诱发或加重因素
感染 手术 妊娠、分娩 精神创伤 过度疲劳 用药不当
49
50
6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与胸腺有关,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胸腺 肌样上皮细胞可表达AchR。
遗传因素:与HLA的某些位点关联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8
病理
胸腺:70%成人型胸腺增生,淋巴滤泡增生、 生发中心增多;20%胸腺瘤
NMJ:最显著。突触后膜皱褶变浅或减 少, AchR密度减少、免疫复合物存在;突触间隙 增宽,突触前膜变小、皱缩
(10%KCl 10~15mL+500mL NS) 去除诱因:平时饮食应少量多餐,低钠饮食,
避免饱餐、受冻、饮酒、精神刺激 过度劳累 间歇期治疗:发作频繁者补钾,可口服
保钾利尿剂(安体舒通) 对因治疗
48
思考题
1.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简述重症肌无力的Osserman分型。 3.重症肌无力危象有哪几种?处理原则是什么? 4.简述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学习参考书: 亚当斯维克多神经病学 神经病学 郭玉璞主编
四肢近端对称性无力 肌肉疼痛、压痛,无晨轻暮重 血清肌酶活性增高 肌电图呈肌原性损害 肌活检
25

肌萎缩侧索硬化
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症状无波动性 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AchEI治疗无效
26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
可借助病史特点 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效果鉴别
27
线粒体肌病
KSS型以眼外肌受累为主 其特有的三联征可鉴别 肌活检提示线粒体异常
39
周期性瘫痪 Periodic paralysis
定义: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对 称性,驰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与钾 的代谢异常有关。
40
分类
根据发作时血钾浓度
低钾型 占绝大多数 高钾型 正常血钾型
41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ypokalomic periodic paralysis)
35
治疗 危象处理
危象(crisis)定义:由于自身病情加重或 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 难状态
呼吸道感染、手术、分娩、妊娠及药物使用 不当可诱发危象
36
危象类型:
肌无力危象:疾病发展,AChEI不足 胆碱能危象:AChEI过量,中毒表现 反拗危象: AChEI失效
37
治疗 危象处理
对称性、弛缓性 脑神经支配肌肉不受累 严重可出现呼吸肌无力,尿便潴留 心律紊乱、血压下降
43
临床表现
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日 发作频率 数周/月1次 可每日或数年1次 伴甲亢者频率高、持续时间短 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
44
辅助检查
发作期血清钾<3.5mmol/L,间歇期正常 心电图呈低钾性改变 肌电图:运动时限缩短、波幅低,完全
3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
定义:累及NMJ突触后膜上AchR的,主要由 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特征: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晨轻暮重
4
历史简介
1672年 英国牛津 Thomas Willis首先 上世纪70年代初弄清其本质
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
5
病因及发病机制 AChRAb介导
AChR主动免疫家兔制成EAMG(Lindstrom)
EAMG模型血清AChRAb,结合在突触后膜 AChR上,AChR数目减少
AChRAb被动转移(大鼠,猪,猴,小鼠) (Marc,Tzartos)
80-90%MG血中有AChRAb,病情随 AChRAb而好转,AChRAb输回, 则其病情复恶化
Lambert-Eaton 突触前钙通道 男性多 癌肿,肺癌 四肢为主 先强后弱
50% 可阳性 不增高 低频减、高频增
MG
突触后AchR
女性多
自身免疫病
眼肌、四肢、延髓肌
减弱 无
阳性
增高
低高频均减
23
肉毒杆菌中毒:
作用于突触前膜 对称性脑神经损害和骨骼肌瘫 流行病学史 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24
多发性肌炎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1
掌握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和分型、诊断和危象处理
熟悉
重症肌无力的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 了解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神经-肌肉接头(NMJ)疾病
突触前膜: 肉毒杆菌中毒 高镁血症 氨基糖甙类 癌性类重症肌无力 突触间隙AChE:有机磷中毒 突触后膜:重症肌无力 美洲箭毒
瘫痪时运动单位电位消失
45
诊断
临床表现 家族史 血钾降低、心电图表现 补钾缓解
散发性注意与继发性低钾鉴别:如甲亢、原醛、肾 小管酸中毒、腹泻、排钾利尿剂等
46
鉴别诊断
格林巴利综合征 继发性低血钾 癔症性瘫痪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 其他低钾
47
治疗
急性发作:以口服补钾为主,10%氯化钾 重症可同时静脉点滴补钾
20
诊断 神经免疫学
AChRAb测定 RIA:85-90%全身型MG者+ 50-60%眼肌型MG+ ELISA:48%
滴度与临床症状不一致 特异性99%
21
诊断 影像学—纵隔的CT、MRI检查
22
鉴别诊断
病变部位 性别 伴发疾病 患肌分布 疲劳试验 自主神经 药物试验 AchR-ab 电刺激
半年波动较大,2-4年渐趋稳定,5年后约90%有效,疗效持久。
31
治疗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适应证:各种类型MG 作用机制:
免疫抑制:抑制AChRAb合成,NMJ-AChR破坏↓ 易化作用:premb易释放ACh,兴奋易于传递。 再生:使终板再生,AChR数目↑↑ 关于早期使病情加重(48%):1~17(平均1.9)d开始,持续1~ 20(平均4.2)d。 递减法、递增法
32
治疗 倾向于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短期内可达满意疗效。 短期内可减用乃至停用AChEI,治疗简单化 若加重,多于治疗初始,警惕性高 小剂量也有加重 强的松60-80mg/d口服,需小剂量长期维持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500-1000/d,3-5d) 仅用于已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者。
氨基糖甙类、新霉素,多粘菌素, 奎宁、奎尼丁,吗啡、安定、苯巴比妥等
12
临床表现 肌无力特征
病态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 重,波动性变化
肌无力的分布不符合某一神经或神经根支配 一般无肌萎缩,感觉正常,腱反射无改变 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有效
13
临床表现
14
临床分型
成人型(Osserman分型):
І型: 眼肌型,眼外肌 IIA型:轻度全身型,眼面肌、四肢肌 IIB型:延髓肌型,眼面肌、四肢肌、咽喉肌 III型:重症急进型,急性起病、半年内出现危象 IV 型:迟发重症型, І型,IIA型、IIB型进展而来
2年以上出现危象
15
新生儿MG:由于母亲致病IgG引起
首选:胸腺摘除 次选: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三选:其它免疫抑制剂
30
治疗 胸腺摘除:
适应证:青春期后无手术禁忌的全身型MG,久治无效伴复视或伴胸 腺瘤的眼肌型(趋向于一经诊断,不管分型,均手术治疗)
作用机制: 疗效及影响因素:
病程短,病情轻,胸腺增生的年轻女病人疗效佳 胸腺增生>胸腺萎缩>胸腺瘤
呼吸支持:确保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切开、辅助 呼吸
积极控制感染:选用有效,适当抗生素 大剂量皮质类固醇:降低病死率,缩短危象期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少用或不用AchEI药物 严格气管切开和鼻饲护理
38
周期性瘫痪
掌握
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类型和治疗方法
了解
周期性瘫痪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肌肉:肌纤维变化不明显。肌纤维小灶坏死; 淋巴溢
9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发病率:8-20/10万 患病率:50/10万 性别与年龄:数月~80岁。发病两个高峰
(20~40岁,女性多见;40-60岁,男性 多见,常合并胸腺瘤)
10
临床表现
起病形式隐袭,病情波动,易疲劳,活动加重,休息减轻 眼肌受累:最常见首发症状,90%受累,眼睑
33
治疗 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
激素减量过程中复发、激素副作用大需减药或停药、单药 使用 初始剂量50mg/d,每2-4w增加50mg,分2-3次口服每天,目 标剂量2-3mg/kg/d 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环磷酰胺 环孢素A 骁悉 FK-506
34
治疗
大剂量静丙:急剧恶化、各种危象、围手术期 0.4g/kg/d 连续5天 血浆置换:危象、难治性MG、围手术期 每次交换量2000ml左右,每周1-3次,3~8次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 我国以散发者居多(外显率低 钙离子通道 骨骼肌细胞膜内外钾离子浓度的波动有关
42
临床表现
年龄及性别:20~40岁男性多见 常见诱因:饱餐、剧烈运动后、酗酒、寒冷
用药(大量葡萄糖、胰岛素、激素等) 起病形式:急性 瘫痪特点:肢体 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
18
诊断 神经药理学—AChEI试验
腾喜隆 10mg+1ml 注射用水 静注
新斯的明针 0.5mg~ 1mg 肌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