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领导作用和管理作用

浅谈领导作用和管理作用

浅谈领导作用和管理作用
参加了公司关于《管理技能》的培训,使我疑惑颇多:我的管理作用和领导作用有有什么?课下,通过网络及一些管理的书籍,使我对管理和领导进一步的了解,工作中,我们会处在不同的角色中,领导与被领导,管理者偏重于运用职位权力,领导者偏重于运用个人权力。

领导和管理在不同阶层的定量:高层:七分领导、三分管理,甚至是八分领导、二分管理;管理层:三分领导、七分管理,甚至是二分领导、八分管理。

在此浅谈一下如何做好自己的三分领导工作、七分管理工作。

一、领导和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管理活动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领导行为,领导行为的强化与完善又不能脱离不断深化的管理实践。

领导需要确立目标和远景规划,并设计好完成该工作目标的一系列的计划和执行方法。

然后,管理进一步设计完成任务的具体事项,重新制定计划以及有关管理和评估的措施与标准,将现有的资源合理配臵,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完成任务,建立并维持一个人员精干、指挥有度、积极肯干的完善的组织,并做好与成员的沟通、解释、说服工作。

最后,管理要通过正式、非正式的途径,完成评估与总结工作,而领导则依据任务完成情况通过激励、鼓舞的方式使被领导者对组织目标进一步支持与理解。

在此过程中,领导与管理是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的两个体系:管理进一步设计就是对
领导确立的目标与远景规划的补充与完善,领导的激励、鼓舞是使组织成员沿着正确的组织目标前进的关键。

领导与管理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差别,而且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差别将会愈来愈突出,只有深刻理解这种差别,才能真正达到加强领导和强化管理的目的。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领导与管理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作为两种活动它们的任务、职能和作用是不相同的,作为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处事、待人的风格以及的眼光、胆略都是不同的。

领导者是决策者,管理者是执行者。

从影响力的视角来分析,影响力来源于“权力”,权力分两种类型: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职位权力来源于组织,包括强制权、关联权、奖赏权和法定权;个人权力来自于被领导者服从领导者的意愿,包括关照权、信息权和专家权。

管理者偏重于运用职位权力,领导者偏重于运用个人权力。

二、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个部门的领导者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部门精神面貌和工作状况。

领导者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对行政领导活动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性格素质是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

性格素质直接决定着其领导活动的方向,对其他素质正确地发挥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领导者要有坚定的信仰,较高的鉴别力,较强的敏感性;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有良好的服务精神。

二、知识素质是增添领导才能和领导魅力的基础,是领导者适应复杂多变的领导环境和领导标准应具备的最主要的条件。

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度、社会知识的广度、领导和管理知识的娴熟度。

三、能力素质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内在的素质,主要包括:领导能力、思维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四、良好的身心素质是行政领导者提高领导效能和领导绩效的保障。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行政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三: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十大素质:
(1)处事冷静,但不优柔寡断。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能使事情或问题得到比较妥当的处理,同时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做事认真,但不事事求“完美”。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能把事情“做对”,并且能比一般人更容易创造出价值。

(3)关注细节,但不拘泥于小节。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能大幅度减少“问题”的发生,日常管理工作也会井然有序。

(4)协商安排工作,绝少发号施令。

管理者不是发号施令的“监工”。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能让下属真正“心甘情愿”地完成好被安排的任务,这样的管理者也往往能营造出和谐团结的团队氛围。

(5)关爱下属,懂得惜才爱才。

具有这样特征的管理者往往会让下属有一种“如家”的感觉,无形中也让大家更积极、更主动、更无怨无悔地付出。

(6)对人宽容,甘于忍让。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易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
往往能在需要时,得到别人最真诚的支持和帮助。

(7)严以律己,以行动服人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其身正,不令而行”。

(8)为人正直,表里如一。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使人有“安全感”并能得到别人充分的信任。

(9)谦虚谨慎,善于学习。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具有比较强的能力并且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持续的提高。

(10)不满足于现状,但不脱离现实。

不满足于现状,但决不会脱离现实,他们总是一步一个脚印为更高更远的目标而奋斗。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而怎样才是他们想象中的将来。

四、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

内容: 研究活动条件决策编制计划。

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 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内容: 设计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组织运行组织监督。

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内容: 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激励职能。

控制职能: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

内容: 拟订标准寻找偏差下达纠偏指令。

计划: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做的统筹规划。

组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领导: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控制: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

五,如何做好中层的管理工作和领导工作
我是行政部的一名副部长,有着三分领导、七分管理的工作,通
过对《管理技巧》的学习和学习,我认为优秀管理者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管理的要义在于知行合一,不但要知道,也要做到。

做好管理工作,成为优秀的管理者,需要理论、实践和经验等的积累。

如何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现简单总结如下:
第一,观念修炼。

真正的领导要有良好的观念,意识,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始终围绕着为跟随者创造利益,而非扩展自己的利益。

管理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也就是管理应该“无为而治”。

管理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往往取决管理者的眼界,没有意识到就不知道该如何做,知道了就会不断找方法去做。

管理者的价值在于不断复制自我的能力,提升下属的实力,放手授权。

然而,授权不授责任,工作没有做好,永远是管理者的责任,不能让下属跟上自己的思路,未能有效启发下属,是管理者的错。

第二,心态完善。

管理者要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的反省,遇到问题要从根本上,治标更要治本。

作为管理者要始终抱着主动积极地同下属分享的态度,构建高绩效团队。

当然,包容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管理者存在的价值就是提升下属的不足,所以,碰到管理问题要始终反省自己的心态,不要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打心底里积极地愿意去分享,同时,要有吸纳、接受、容忍不同声音的气度。

第三,方法得当。

1、管理团队要抓好四个关键点,即有效的愿景管理、建立工作标准、赏罚分明及时、人性化关怀。

2、管事理人,先理后管。

管理工作先要有梳理,明确方向和目标,然后要有跟进,有检查,有管的动作。

3、学习标杆管理。

管理者要善于寻求外部和
内部标杆,找出差距,进行整改提升。

4、做教练型管理者。

教练涉及四个过程,也即说给他听,他说你听,做给他看,他做我看。

5、让部属学会思考。

下属遇到问题,管理者不要给出直接的答案,要启发下属的思考,培养下属解决问题的能力。

6、从员工内心激发热情和欲望。

7、坚定的工作信念,包括工作是为自己做,而不是为了老板做、工作做不好不是能力的问题,是态度的问题、你在这里做不好,在任何地方也会做不好、每个人都要创造自己的工作价值,不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

8、鼓励并身体力行推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

2013年6月16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