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结、球团生产工艺、安全知识与技术措施

烧结、球团生产工艺、安全知识与技术措施

烧结、球团生产工艺、安全知识与技术措施目录一、烧结、球团生产安全知识总则 (3)一、金属分类: (3)二、冶金方法: (3)三、钢铁生产工艺: (4)四、冶金安全生产特点: (4)二、烧结、球团安全技术措施 (5)一、烧结工艺设备: (5)二、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安全要求: (5)三、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动力设施安全措施: (7)四、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厂区布置: (7)五、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起重与运输技术: (8)三、储料安全技术知识 (8)1、储料安全技术翻车机安全措施: (8)2、储料安全技术堆取料机安全措施: (9)3、储料安全技术带式输送机安全措施: (10)4、储料安全技术通用技术: (11)四、烧结机安全技术知识 (12)(1)煤气区域 (12)(2)烧结机台车区域 (13)(3)烟道区域 (13)五、烧结安全技术知识 (14)1、烧结机除尘器安全措施 (14)2、球团安全技术干燥窑安全措施 (16)六、球团安全技术知识 (17)1、球团安全技术立式磨煤系统安全措施 (17)2、球团安全技术带式焙烧机安全措施 (18)3、球团矿的生产工艺 (19)一、烧结、球团生产安全知识总则一、金属分类:现代工业上习惯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三种,其余的金属都属于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四类。

二、冶金方法:可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三大类。

(一)火法冶金矿石(或精矿)经预备处理、熔炼和精炼等,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

(二)湿法冶金在低温下(一般低于100℃),用熔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他杂质不溶解,通过液固分离等制得含金属的净化液,然后再从净化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三)电冶金电热冶金: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在高温下提炼金属。

按其物理化学变化的实质来说,与火法冶金过程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只是冶炼时热能来源不同;电热冶金的热能由电能转换而来,火法冶金则以燃料燃烧产生髙温热源。

电化冶金:利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盐类的水溶液或熔体中析出。

三、钢铁生产工艺: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连铸:钢水不断地通过水冷结晶器,凝成硬壳后从结晶器下方出口连续拉出,经冷却,全部凝固后切成坯料。

轧钢:将钢锭或钢坯经过轧机乳制成所需的钢材,实际上是塑性加工变形和改善钢内部结构的过程。

四、冶金安全生产特点:(1)生产作业环境复杂;(2)作业现场人员类型复杂;(3)危险作业类别众多;(4)危险有害因素种类众多;(5)可能发生重特大人员伤亡事故;(6)可能引起次生安全事故。

二、烧结、球团安全技术措施一、烧结工艺设备:典型的带式烧结机抽风烧结生产主要设备包括:原料准备设备(如翻车机、堆取料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等)、配料混合设备(如配料秤、圆盘给料机、圆筒混合机等)、烧结设备(如烧结机、单辊破碎机、主抽风机等)、烧结矿成品处理设备(如环冷机、振动筛等)及环境保护设备(如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等)。

带式熔烧机工艺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圆盘给料机、配料秤、干燥窑、辊压机;混合机、造球机、带式焙烧机、振动筛、风机及除尘器。

二、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安全要求:(1)设备检修或技术改造,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多单位、多工种在同一现场施工时,应建立现场指挥机构,协调作业;(2)进人设备内部检修作业时,设备人孔外部要有专人监护,作业后要对人员、工具等进行清点,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3)受限空间作业a.要保持充足的通风和降温措施;b.照明用电电压应≤24V,潮湿或狭小空间应≤12V;c.佩戴便携式氧气检测报警器,有煤气的要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4)有粉尘、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环境下工作的仪表,应选用密闭式或防护型的,并安装在仪表柜(箱)内并应有符合规定的接地;(5)配电室、电缆室(电缆垂直通道)应设有烟雾火灾自动报警器、监视装置及灭火装置,火灾报警系统宜与强制通风系统联锁;应采取防火墙、防火门间隔;油库、液压站等区域应设置专门的防火设施。

三、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动力设施安全措施:(1)厂内各种气体管道应架空敷设。

易挥发介质的管道及绝缘电缆,不应架设在热力管道之上。

(2)各燃气管道在厂入口处,应设总管切断阀。

燃气管道不应与电缆同沟敷设,并应进行强度试验及气密性试验。

(3)应有蒸汽或氮气吹扫燃气的设施,各吹扫管道上,应设防止气体串通的装置或采取防止串通的措施。

(4)煤气管道应设有大于煤气最大压力的水封和闸阀;蒸汽、氮气闸阀前应设放散阀,防止煤气反窜。

(5)厂内供水应有事故供水设施。

(6)水冷系统应按规定要求经试压合格,方可使用。

水冷系统应设流量和水压监控装置,使用水压不应低于0.1MPa,出口水温应低于50℃。

四、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厂区布置:(1)新建的烧结、球团厂,应位于居民区及工业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区边缘至居民区的距离应大于1000m。

(2)烧结室和球团焙烧室的主厂房的配置,应与季节盛行风向相垂直。

(3)厂区办公、生活设施宜设在烧结机或球团焙烧机(窑)季节盛行风向上风侧100m 以外。

(4)带式输送机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2m,热返矿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6m。

五、烧结球团通用安全技术措施起重与运输技术:(1)起重机械应标明起重吨位,应装设卷扬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和启动、事故、超载的信号装置。

(2)吊物不应从人员或重要设备上空通过,运行中的吊物距障碍物应在0.5m 以上。

(3)拆装吊运备件时,不应在屋面开洞或利用桁架、横梁悬挂起重设施。

不应用煤气、蒸汽、水管等管道作起重设备的支架。

(4)铁道运输车辆进入卸料作业区域和厂房时,应有灯光信号及警示标志,车速不应超过5km/h。

(5)人员不应乘、钻和跨越带式输送机。

三、储料安全技术知识1、储料安全技术翻车机安全措施:(1)翻车前,必须检查确认压车、靠车装置处于松开状态,平台上下、矿槽内及运转部位无人和障碍物;确认信号处于正常状态。

(2)翻车机作业时3m 以内范围及车皮内不得有人;翻车时,二格挡矿墙两侧入口禁止站人。

(3)翻车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开关;需进入翻车机检查或处理故障时必须先停电。

(4)进行槽口清理作业时要对槽口箅子进行检查确认,人员站立位置铺设垫板,防止出现滑倒或踩空的危险。

(5)捅槽时,必须戴好防护镜,严禁图省事不搭跳板直接在隔板上作业,箅板磨损严重或缺失,必须先联系处理,严禁冒险作业。

2、储料安全技术堆取料机安全措施:(1)上下机车时,必须走安全通道,同时抓紧扶牢,严禁跨越带式输送机或从堆取料机下部通过。

(3)堆取料机的行走轨道两端必须设有极限开关和安全装置,两车在同一轨道、同方向运行时相距不应小于5m。

(4)在回转机构、仰俯机构及行走机构运行的极限位置应设置两极终端限位开关。

(5)开车前,首先松开夹轨器,确认无误后送电;下班停机或长时间离开堆取料机时要切断机上总电源开关,并夹紧夹轨器。

(7)堆取作业时悬臂抬升到足够距离后再启动回转。

3、储料安全技术带式输送机安全措施:(1)带式输送机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0.4m,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1.3m。

(2)沿输送机走向每隔50 ~100m 应设一个过桥,过桥走台平面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1.6m。

(3)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机头、机尾和机架等与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1m。

机头、机尾和拉紧装置应有防护设施。

(4)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6°时,应有防滑措施;大于12°时,应设踏步。

(5)正常情况下应采用联动开、停机操作方式,特殊情况可手动操作,但必须严格执行下道工序运行后方可启动,上道工序停转后方可停机的制度。

(6)开车前应认真检査带式输送机所属部件是否齐全、完好,转动部分是否有障碍物卡住,电气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发出声响信号后方可开车。

(7)开车后要按时检查电动机、减速机、辊筒轴承运转是否正常,输送带是否跑偏、过载,发现异常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

(8)运行中无特殊情况,不允许重负荷停车。

(9)输送带运转时,禁止站在机架上进行铲料、打水、捅料等作业。

(10)处理输送带压料、堵料时,清理、更换托辊、辊筒、机架等时,应停机挂检修指示牌,并有专人监护。

(11)处理输送带打滑、倒转时,严禁用棍棒、扫把、破布等填塞传送轮,应及时停机处理。

(12)在进行机械、电气维修时应断开电源,以确保输送机无法启动,并挂检修指示牌。

(13)严禁人员在带式输送机上行走、躺卧或骑坐。

在没有跨越梯时,不得跨越带式输送机。

4、储料安全技术通用技术:(1)原料场应有下列设施: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防扬尘设施;车辆运行的警示标志;行走机械的主电源,采用电缆供电时应设电缆卷筒;采用滑线供电时,应设接地良好的裸线防护网,并悬挂明显的警示牌或信号灯;原料场设备设施应设置防电击、雷击安全装置。

(2)原料仓库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堆料高度应保证抓斗吊车有足够的安全运行空间,抓斗处于上限位置时,其下沿距料面的高度不应小于0.5m。

②应设置挡矿墙和隔墙。

③容易触及的移动式卸料漏矿车的裸露电源线或滑线,应设防护网,上下漏矿车处应悬挂警示牌或信号灯。

④粉料、湿料矿槽倾角不应小于65°,块矿矿槽不应小于50°。

采用抓斗上料的矿槽,上部应设安全设施。

四、烧结机安全技术知识(1)煤气区域①煤气加压站和煤气区域的岗位,应设置监测煤气泄漏显示、报警、处理应急和防护装置。

②进入煤气区域要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确认一氧化碳含量在安全状态下才允许进入作业。

③烧结机煤气总管设置煤气切断阀及眼镜阀,并应安装在进入烧结机主厂房前的露天区域。

④定期对煤气排水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⑤点火器操作与检修应遵守下列规定:点火器应设置空气、煤气比例调节装置和煤气低压报警及自动切断装置;烧嘴的空气支管应采取防爆措施;点火器检修应先切断煤气,打开放散阀,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残余煤气;烧结机点火之前,应进行煤气爆发试验,点火时附近禁止明火,在烧结机点火器的烧嘴前面,应安装煤气紧急事故切断阀;清理火嘴时,必须站在火嘴上风向,以防煤气中毒。

(2)烧结机台车区域①台车运行过程中严禁踩踏或接触烧结机轨道轨面。

②尽量避免在线补充算条,采用更换台车的方式解决料面窟窿问题。

③更换台车应采用专用吊具,并有专人指挥,更换栏板,添补炉算条等作业,应停机、停电进行。

④生产过程中短暂停机更换台车时要避免直接接触台车,防止烫伤。

⑤检修处理算条或隔热件时要关闭风箱翻板阀,并确认翻板关严,解决上下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