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2管理学课件管理学期中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2管理学课件管理学期中

浙江财经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考核方式:开卷考试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一、选择题1.企业的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总和。

其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类型( )。

A 一般环境因素B任务环境因素C企业文化D企业品牌2.组织任务环境是指对某一具体组织的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外部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

A资源供应者B顾客C所有者D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团体3.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组织完全可以独立于环境而生存B.组织的存在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C.组织必须与环境发生紧密的联系D.组织很少会与环境发生联系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的是( )。

A.资源状况因素B.国际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法律因素5.在大多数情况下,( )。

A.组织改造环境B.环境决定组织C.组织与环境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组织与环境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干涉6.一个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发生了变革,意味着该国的企业组织所面临的( ) 发生了变化。

A.内部环境B.一般环境C.任务环境D.特殊环境7.对企业一般环境因素分析可以采用哪一种分析方法( )。

A SWOT分析法B 波士顿矩阵法C PEST分析法D 层次分析法8.对于大多数企业组织,应视环境为( )。

A.可控因素,通过组织的行为来调节外部环境B.制约因素,通过组织的内部调整来适应外部环境C.易变因素,组织无法预知,只能被动接受D.不变因素,组织将永远以此为基础来确立自己的行为9.金属制品向塑料制品发展,这反映了环境中哪一方面因素的变化?( )。

A.经济的B.自然的C.文化的D.技术的10.对于轮胎生产企业来说,汽车生产企业可能会成为本企业的( )。

A.竞争者B.潜在竞争者C.供应商D.以上所有选项11.企业社会责任指公司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认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企业社会责任( )。

A 企业应避免生产过程中对社会所造成的噪音污染B企业应避免生产过程中向社会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C企业不应生产违法物品D企业应当对自然或人为灾害给予资助12.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竞争压力,处于极为艰难的经营处境。

为团结全体员工,努力走出困境,适宜选择的企业文化战略是( )A.企业凝聚力战略B.企业产品形象战略C.企业形象战略D.企业家形象战略13.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是( )。

A.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 计划、协调、领导、控制B. 计划、组织、领导、激励 D.组织、协调、领导、控制14.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A.社会属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科学性15.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A. 人员配备B.组织C.计划D.指导与控制16.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A.精确性B.沿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17 .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B.处理好人际关系 C. 组织D.控制18.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基本管理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不属于管理职能范畴的是()A.组织B.控制C.领导D.经营19.以下不属于领导职能范畴的是()A.指挥B.人事C.激励D.沟通20.管理的主体是( )A.管理者B.组织C.人D.管理机构21.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个责任( )A.管理管理者B.管理一个组织 C.管理工作和工人D.从事管理活动22.管理的控制职能主要由哪一类管理人员执行?( )A.高层管理人员B. 中层管理人员C. 基层管理人员D. 以上均是23.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 )A.技术技能B. 诊断技能C. 人际关系技能D.分析技能24.在一场胜败攸关的与敌交锋中,某炮兵连长亲自充当阻击炮手,英勇无比地发挥了他在前些年炮兵生涯中超群的炮击本领。

鏖战终于打胜了,在庆功会上这位一心等待着褒奖的炮兵连长不曾料想竟得到了撤职的处分。

对这件事的最合理解释是( )A.该军领导因不炮兵连长的表现而错误地处分了他B.炮兵连长过分邀功自傲,激怒了该军领导C.炮兵连长的英勇战斗行动不符合军事指挥官的职责要求D.炮兵连长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杰出的炮手25.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相对更重要的技能是()A.人际关系技能B.技术技能C.计划技能D.概念技能26.洞察事物,抽象形成概念的能力对下列哪类管理人员最为重要()A.基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高层管理人员D.B和C27.对基层业务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A.技术技能B.诊断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D.分析技能28.“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最能说明如下哪条管理原理?()A.搞好企业,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合格的企业家B.搞好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解聘无能的人,让“熊兵”下岗C. 当好领导的关键,是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把“熊兵”培养成“熊将”D.任何领导者都不免要与这些无能之辈共事29.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作业标准化B.计件工资制C.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30.法约尔的代表著作是( )A.《科学管理原理》B.《国富论》C.《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D.《君主论》31.马克斯·韦伯认为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的权力是( )A.理性——合法权力B.超凡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D.继承的权力3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 )A.现代管理理论B.管理过程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D.霍桑试验结论33.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是由( )提出的。

A.泰罗B.法约尔C.马克斯·韦伯D.切斯特·巴纳德34.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确立的“IBM意味着服务”()A.是一种企业战略B.是一项重大决策C.是一种企业文化D.是一种规章制度35. 一个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属于()A.组织的一般环境内容B.组织的内部环境内容C.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D.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二、判断题1.管理是一项任务,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管理是一门艺术,指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需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

3.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5.管理学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6.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体制的问题是管理学内生产力方面的内容。

7.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与完善生产关系。

8.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

9.在马克思所述的管理二重性论述中,指挥劳动体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监督劳动体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

10.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将要达到的目标并决定如何实现的管理职能是决策。

11.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正确地实现组织目标。

12..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13.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中层主管人员。

14.企业大量的日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由中层管理人员来负责进行。

15.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工作的活动进行直接监管。

16.部门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

17.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活动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执行。

18.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

19.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办法。

20.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决策上的时间相对更多一些。

21.中级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管理、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

22.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管理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

23.对基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管理技能是人际技能。

24.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家庭和社会生产及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

25.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包括资源状况、国际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

26.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的优劣势、竞争机遇与挑战结合起来分析,以便发现组织可能发掘的细分市场的一种战略环境分析方法。

27.管理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管理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28.组织文化是在组织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建立便日趋巩固加强。

29.组织环境复杂多变,使得企业的文化需要保持灵活,以便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快的反应。

30.一般来说,组织的任务环境相对容易采取对策,而对一般环境则较难产生作用。

三、简答题1.根据明茨伯格,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哪些角色?2.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管理技能的要求有何不同?3.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4.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5.简述人性假设,并说明,你认为人是哪一种类型,根据你的假设,应采取哪种类型的管理措施?四、案例分析题在20世纪80年代,李*艾珂卡因拯救濒临破产的美国汽车巨头之一克莱斯勒公司而名声鹊起。

今天,克莱斯勒公司又面临另外一场挑战:在过热的竞争和预测到的世界汽车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环境中求生存。

为了度过这场危机并再次成功地进行竞争,克莱斯勒不得不先解决以下问题:首先,世界汽车产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意味着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将竭尽全力保持或增加它们的市场份额。

美国的汽车公司要靠增加投资来提高效率,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也不断在美国建厂。

欧洲和韩国的厂商也想增加他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艾珂卡承认,需要对某些车型削价,为此,他运用打折扣和其他激励手段来吸引消费者进入克莱斯勒的汽车陈列室。

可是,艾珂卡和克莱斯勒也认为,价格是唯一得到更多买主的方法。

但从长期性来看,这不是最好方法。

克莱斯勒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改进它所生产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艾珂卡承认,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而把产品开发拱手让给了其他厂家是不好的。

还认识到,必须重视向消费者提出的售后服务的高质量。

艾珂卡的第三个问题是把美国汽车公司(AMC)和克莱斯勒的公司结合起来。

兼并美国汽车公司意味着克莱斯勒要解雇许多员工,这包括蓝领工人和白领阶层。

剩余的员工对这种解雇的态度从愤怒到担心,这给克莱斯勒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压力:难以和劳工方面密切合作、回避骚乱,确保汽车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为了生存,克莱斯勒承认,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设计、营销、工程和生产方面员工应通力协作,以团队形式开发和制造与消费者的需要相匹配的质量产品。

克莱斯勒的未来还要以提高效率为基础。

今天,克莱斯勒一直注重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靠团队合作的方式提高产品开发的速度,并发展与供应商、消费者的更好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