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管理应用工作记录本科室年份使用说明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抗菌药物曲床应用管理的考核依据,必須按时如实填写.2、记录本由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填写,注意保管,人员变更时及时移交。
3、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记录本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存期限3年。
4、手术科室使用附表1、非手术科室使用附表2进行自查,每月抽查5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按表格要求内容进行评定,并于次月1-5日将记录本上报医务科审査.5、如遇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组成组长:成员:职责:1、负责贯彻落实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与监测,定期对本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3、负责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学习及考核工作。
4、检查落实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执行情况,关注监控指标达标情况,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与医师绩效考核挂钩。
5、上报有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6、每月抽查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合理性评价,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抗谢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目录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期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3、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7、《(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给药管理规定》8、《抗菌药物处方管理规定》9、《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10、《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为进一步巩固2016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項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2012年全国杭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項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特签订我院抗菌药物床合理应用责任状,各科室主任作为本科室案一责任人,并向院长及全院员工承诺如下:一、认其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市卫生行玫部门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科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
二、科主任对本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负责,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要经常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及时纠正,持续改进, 并记录在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记录本》上。
三、临床医师必須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各項规定使用抗菌药物;不允许出现越级、越权使用抗菌药物,凡开始使用、联合使用、停用、更換、以及超说明书范围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須在病程记录里说明理由,必要时要有科主任的签字。
四、严格掌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指征,若需使用,经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会诊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后方可使用,同时在病程记录中阐明用药依据。
五、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驗样本送检率>30 %。
六、本科室门诊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20 %。
七、本科室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60 %。
八、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毎百人天< 40DDDs。
九、对手术科室清洁手术的要求:1、清洁手术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2、所有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并严格符合《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给药管理规定》。
3、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要合理(按38号文件和杭菌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
4、清洁手术预防用药除38号文件规定的情况外,不得联合用药;5、清洁手术病人預菌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要有充分的继续用药理由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6、严格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十.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定期组织开展本病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掌握本科室(病区)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和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十一.加强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与检测,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十二.及时、准确地按照规定向医院填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数据信息。
十三.认真配合医院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医院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①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②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③经常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④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⑤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十、介入诊断病人不得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十一、介入治疗病人按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
十二、惩处办法(一)负责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公示和诫勉谈话制度。
对临床科室或医疗组及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情况进行排名,对排名情况予以公示;对排名后位或者发现严重问题的三级医生和责任医师进行诫勉谈话,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等处理。
(二)医院负责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相应罚款:①科室未按规定监管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混乱的;②未按规定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的;③发现在抗菌药物购销、临床应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④违反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医院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 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等相关处罚。
(四)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科室负责人任用考核指标;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作为科室评价重要指标。
考核不合格的,视情况对科室作出评价不合格处理,撤销科主任或三级医生任职资格。
(五)医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后仍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②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③使用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④索取、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财物或者通过开具抗菌药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⑤违反《药品管理法》其他规定的。
(六)药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依法给子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二十六条、三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购入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②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调剂审核处方、医嘱,造成患者严重损害的;③未按照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和规格的;④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在药品购销、临床应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⑤违反《药品管理法》其他规定的。
十三、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签字生效。
本责任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责任书签订之日起生效。
若遇责任人岗位变动,须重新签订此责任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组长签名:责任科室:科主任签名:二零一二年月日1月份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2月份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3月份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4月份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5月份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6月份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月份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赠送以下资料《管理的实践》读后感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经过改编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的我们: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我们学习的将是什么?我们学习的究竟应该是什么?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往往在于其超强的预见性.多年之后依然闪耀者夺目的思想光辉,熠熠发光,为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知音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大事记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长存.德鲁克先生《管理的实践》已面世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五十多年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
但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书籍还是《管理的实践》一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终于读完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仿佛自己游荡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企业中。
这本书构筑了完整的“对人的管理”思想。
如: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潜力的资源。
德鲁克认为“人的资源——整个的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企业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中,认识“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亦即“人要贡献出什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只要他们愿意进行“有目标的、集中和联合的努力”,就可以“产生出真正完整的东西来”。
2、必须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
德鲁克明确的提出“利润并不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利润不应该成为企业决策的理由、原因和依据,他只是对企业是否起作用的一种测验”,他说道:“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
”因此,“经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把他的资源——首先是人的资源中蕴含的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
那么我认为,真正诠释管理的意义就要将人的机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3、是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
管理者如果只注重员工的绩效,那就死定了!那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方式已经是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感受。
同样的工作,在行政的约束下与在自动自发的工作结果虽然是都完成任务了,但完成的综合效果完全不同。
只注重绩效的话,那会留不住优秀人才。
因此,要想将公司管理的有声有色,必须关注职工的感受,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管理的实践》一书,系统的论述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即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
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
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专业和科学,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
管理本质上是一句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