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一、中国安全形势复杂原因1、历史,意识形态。
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些领土的扩张与收缩,很多领土的边界线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分界线。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主要是清末的领土,很多边界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而互有争端。
尤其是中国同印度,俄罗斯的边界领土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甚至是争端。
意识形态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被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重重包围,敌对情绪是肯定的。
尤其是很多国家与中国产生利益冲突,却打着意识形态的幌子公开叫板,寻求其他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支持。
2、邻国多。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
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
3、世界格局,位于多极中心,热点不稳定地区。
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
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
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周边东盟,印巴,缅甸,阿富汗的武装冲突不断,很多国家充斥着颜色革命和政治斗争,大国的手腕在中国周边伸出触角,主要目的就是对中国施行包围压制的策略。
4、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从西班牙,到英国,再到德国美国,大国崛起的步伐都伴随着压制与冲破加锁的过程。
中国在崛起,而很多大国,尤其是亚洲这样一个政治极端复杂,大国林立的地区,在夹缝中生存,韬光养晦才是重要的生存之道。
因此很多国家趁着中国一心一意进行经济建设的机会,大肆侵占中国利益,威胁中国国防安全。
二、我国的安全形式分析1、东北亚“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日本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
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就当前形势来看,整个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大国在此博弈。
1.朝韩矛盾:穿插韩国朝鲜的南北冷战,南北方在统一问题上仍然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
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
没有结果的六方会谈,延坪岛的炮击事件都显示出复杂的南北关系。
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还有很大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2.中日矛盾:作为东亚的两个大国,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不管官方怎么说中日友好,在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
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两国存在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的危险。
两国关系无论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走向一个长久的和平与友好。
3.中韩矛盾:由最近的中国船长刺死韩国海警即可窥见中韩矛盾。
韩国于中国关系不可能太近,也不可能太远。
4.中美矛盾: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决定了美国实行遏制中国的军事策略。
美国对台军售、支持我国的分裂分子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威胁,而东北亚自然而然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场所。
5.朝日矛盾:美韩日三国的军事联盟直接导致了朝鲜对于日本的敌视态度,另外,朝鲜曾经多次被日本侵略,历史遗留问题显著。
6.韩日矛盾:两国虽是军事同盟关系,但是在竹岛(韩国称独岛)领头争端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都有较大的冲突。
7.日俄矛盾:两国对于领头存在很大争议,北方四岛(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
)问题困扰着日本,但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政策,日本也无从下手,自冷战后两国延续着不冷不热的低程度外交。
8.美俄矛盾:冷战虽然结束,但是俄罗斯西面已被美国包围,东面的博弈更显激烈。
两国在东北亚各有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我国和平安全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上述这八对主要的矛盾相互交织,东北亚地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中亚“中亚地处欧洲大陆腹地,既是全球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更是主要国际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
”中亚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各大国竞相争取在此处的利益,美俄两国在此都有驻兵,阿富汗战场硝烟弥漫,短时期内无法恢复稳定。
中亚地区政局动荡、领土纠纷、民族矛盾以及贫穷落后。
中亚地广人稀复杂的地理和民族构成,成为东突厥、基地、塔利班恐怖组织的活跃地带。
中亚西部平坦,在理论上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西北地区构成威胁。
中亚的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以及恐怖主义对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应该不渝地与中亚国家合作,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为中国西部打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3、南亚人口数量庞大的南亚,贫穷和落后充斥着南亚的每个角落。
但是在这里存在两个核大国——巴基斯坦和印度。
同样两国又是人口大国。
两国在上个世纪几度爆发战争,印度将巴基斯坦肢解,直到现在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两个无法达成一致。
印度作为新兴的霸权主义国家,称霸南亚,继而打败中国称霸亚洲是既定的方针政策。
在前不久发射的导弹中命名导弹为“中国杀手”。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主要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
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
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
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印度在我国藏南地区已经有十几万的驻军,和平收复藏南已经不可能。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好的朋友之一,面临着美国和北约的要挟和恐吓。
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出入印度洋最重要的路线之一,一旦南亚发生战事,中国必须不惜一切支持巴基斯坦,一旦巴基斯坦西化或者被印度占领,中国整个西南都将受到不可避免的威胁。
发展迅速的印度,战争实力与潜力巨大,两国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使得两国成为敌人,如果印度得不到有效地遏制,中国迟早会遭到印度的打击。
4、东南亚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最紧迫的问题。
南海是中国重要的航行通道,中国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都由南海海路运至我国,一旦南海地区被人控制,我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
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令东南亚各国垂涎的宝地。
南海现在油井林立,却没与我国的一口油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现行我国所谓的克制协商已经不能适应南海形势的发展。
“除我国控制的7个礁和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被别国占领。
其中越南侵占27个岛礁,菲律宾侵占8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3个礁。
另外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
”当前的东南亚各国,在日本美国等大国的支持下,纷纷扩充军备。
俄罗斯世界器贸易分析中心网站11月23日报道,越南政府已决定将2012年度的国防预算大幅度提高至22。
7亿美元,较今年增长约35%,将占到越国家预算支出总额的8%。
越南如此做法与南海的局势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越南如此巨大的开支很大程度上来着南海油气田的非法收入来源。
菲律宾从美国引进二手战舰菲律宾1亿美元升级军备部署南海,叫嚣不惜与中国一战。
2009 年 1 月 27 日,法国向马来西亚交付了第一艘“鲉鱼”级潜艇,并计划于 2009 年底交付第二艘。
马来西亚从德国购买了 4 艘排水量为 1650 吨的护卫舰,负责在南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
美日等国的插手,制造“中国威胁论”,破坏原有的和平的南海环境,使得南海问题变的更加棘手。
谈不好,打不了,拖不起已经成为南海问题的最真实写照。
我国要努力抓紧当下的和平发展环境,建设强大的海军,以谋求杀鸡儆猴式的解决南海问题。
5、中国的台湾统一问题台湾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中华儿女们的共同关注。
近年来,台湾地区出现了非常复杂多变的局势,台独势力在遭到打击下,遏制台独的势力得到增长,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力度加大。
台湾问题形式仍然严峻复杂。
台湾是我国核心国家利益之一。
台湾正处于第一岛链中间,是我国走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台湾一日得不到统一,出海口就一日成为一道屏障。
中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统一台湾的前提下,台湾不统一,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台湾统一,所有的问题都不称其为问题。
在96年台海危机时两岸战争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和平发展。
台湾问题是我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问题。
台湾地区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视,力争和平解决,但绝对不放弃武力。
“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
“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
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根本利益,解决不好将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最重要问题。
短时期内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还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能把台湾问题长期化,时间越久,分离化趋向越严重,两岸的差异越大。
尽早解决好台湾问题,避免台湾问题的国际化。
反对任何插手我国内政的行为,竭力避免台湾成为一些大国的前沿阵地。
极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促成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新格局,削弱台湾分裂拒统的实力,形成人心归附的状况。
三、明确战略,维护国家安全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安全态势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在各战略主体的博弈中自身的安全战略运筹。
国家安全战略性质和问题确定之后,能否解决下述问题,关键在战略制定和实施。
(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模糊,但是,其本质并未改变。
今天,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安全战略的运筹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
在经济上,“互补不是替代,让步必须对等”,政治上,“求同不是盲从,存异不是忍耐”,坚持国家独立自主是永恒的原则。
在军事上,战略运筹的精妙之处在于生于忧患,见微知著。
正是由于民进党败选,才会导致美国削减第一岛链兵力,向第二、三岛链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