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在2010年全国修船工作会议上,修船价格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焦点。

报价低廉、竞争失序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修船业无法承受的创痛。

跌破成本价中国修船价格偏低并不是新问题。

早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市场火爆期,中国修船市场低廉的价格就曾引起全行业的重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也曾酝酿整体提价。

以修船换板价为例,2007年,中国修船市场换板价格普遍为1800~2000美元/吨,新加坡为7000~10000美元/吨,泰国则为3500美元/吨,越南也达到2300~2500美元/吨。

足见,仅在亚洲范围内,中国修船市场价格就已处于最低位,与当时整个行业迅猛的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情势。

航运市场的持续萧条导致船舶改装及大工程量修理工程数量急剧减少,国内一些企业为抢活儿干不惜一再降低报价,有些甚至低于成本价接单。

一家民营修船企业负责人说,为竞标一项修理工程,其家族内部给出了不同的报价,最低的换板报价竟然只有900美元/吨。

据了解,自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修船市场整体价格一跌再跌,换板价格目前已跌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个别企业甚至压到800美元/吨。

一家修船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现在不敢再接换板量大的修理工程了,只要接就亏本。

而更多的企业已经不指望在换板上挣钱,只能靠轮机、涂装、搭架等工程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这些工程的报价也在下降。

企业很受伤今年上半年,尽管航运市场有所回暖,但并未给修船市场带来大的转机,附加值低的常规修理工程虽然不少,大工程量修理和改装工程仍十分鲜见,再加上价格低廉,修船企业的经济收益大大降低,日子十分不好过。

广州一家修船企业的负责人说,去年全年他们修理了220艘船,今年仅一季度就修理了100多艘,但由于价格跌得厉害,产值同比还是出现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原材料、人工及能源成本还在不断上涨,致使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少得可怜,这让他们“感觉很累”。

此外,低价更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修船厂厂长肖智全说,新港船舶重工一直在努力打造绿色修船品牌,但这需要投入一些新型环保设备。

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下,利润如此之低,使得企业很难下决心购买高价的环保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修船市场低廉的报价并未“博得”国际船东的好感。

前不久,有希腊船东反映,中国修船企业报价太低,已经严重影响了船舶修理的质量。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就此表示,价格并不是船东选择修船厂的唯一因素,修理质量、服务水平、维修周期等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后几项达不到要求,报价再低船东也不会选择。

因此,过度压价最终伤害的是企业自身,对中国修船业整体的发展也有害无利。

行业需自律有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涨价乏力还是危机后的恶性压价,其根源都是中国修船业整体竞争环境的失序。

在此次修船工作会议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应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努力整顿行业竞争环境,督促企业实现行业自律。

在新一年的工作安排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提出,在修船业处于低谷时,要加强协调,督促各会员单位实现行业自律,不报“有害价格”。

修船分会会长王兴如表示,目前,中国修船业在国际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即便我国企业报价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甚至翻一番,中国修船总量也丝毫不会减少,修船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良好机遇。

“新一届的修船分会也将加强团结,形成合力,在提高修船价格方面做些事情。

”肖智全认为,价格问题本质上就是行业自律问题。

据了解,新港船舶重工始终遵照行业协会制定的价格标准报价,不随意降价,船东基本上也能够接受。

在统一定价方面,拆船行业定价标准较为统一,值得修船行业借鉴。

广州登泰船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华佳认为,国家物价管理部门应该出面进行干预,实行国家保护的行业定价。

也有人建议,可以在行业内成立相应的价格同盟,规范价格,把那些恶性压价的企业剔除。

修船业遭遇多重难题中国修船业务已连续三年下滑:单船产值下降、价格下跌和改装量锐减,可谓是“量价齐跌”。

随着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世界贸易增速大幅放缓,海运量增速也逐步减弱。

去年,全球海运量仅同比增长4.1%,较2010年减少5.5个百分点。

航运市场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同样让曾经风光无限的修船业陷入困顿的泥沼。

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中国船协)日前组织召开的“2011年全国修船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船协对国内各大修船企业去年修船情况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修船业务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可谓是“量价齐跌”:修船市场单船产值下降、价格下跌、改装量锐减。

整体业绩呈现降势在“2011年全国修船工作会议”上,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远船务集团)副总经理严承祥作了全国修船业工作报告。

据严承祥介绍,去年,全国排名前10位的修船企业完成修船产值142.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其中,中远船务集团、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友联船厂)、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完成产值位列前三,友联船厂以18.7亿元成为完成产值最高的单体企业;前10家企业共修理船舶3155艘,中海工业有限公司、中远船务集团、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广州船坞)修船数量排名前三位,广州船坞以335艘成为修船数量最多的单体企业。

此外,企业的修船周期普遍较好,主要企业平均厂修期为15~27.59天,平均坞修期为5.2~6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中国船协提供的数据,去年,全国前20家规模以上修船企业修理船舶4019艘,同比增长28.9%;实现销售收人137.23亿元,同比下降2.5%。

由于外部市场和内部秩序的双重“不给力”,中国修船企业普遍“活儿没少干,却挣不到钱”,经营惨淡程度可见一斑。

严承祥指出,去年也是中国修船业大量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改装船业务量骤降、修船价格持续走低、物资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等已经演变成全行业的共性问题,再加上市场竞争失序、产能过剩等深层次症结显现,中国修船业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中海工业浦东公司副总经理林利斌表示,中国修船企业目前的状况用“惨淡经营”来形容毫不为过。

他指出,修船业当前主要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持续性低价竞争、通胀性成本上升、历史性本币升值、传导性产业链危机及战略性转型升级等六大难题。

相关数据显示,1-5月,全国规模以上修船企业整体亏损,亏损额达4600万元,利润同比减少515万元,绝大多数修船企业产值同比有所下降。

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本次修船工作会议上,对修船市场未来走势持谨慎悲观态度的会议代表占大多数,有代表甚至认为,整个“十二五”期间,修船行业都不会有太大起色。

针对今年的情况,友联船厂经营部经理黄如松分析,世界经济仍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政策调整期,航运市场基础仍不稳固。

同时,随着新运力不断投人运营,航运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运价将很难回升,修船业将会延续去年的“惨淡气候”,甚至可能会更糟。

面对困顿的修船市场,中国船协修船分会会长王宇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寒冬中也会蕴藏生机”。

据记者了解,从船队结构来看,目前国内航运企业船队的平均船龄偏高。

不少航运企业超过20年船龄的船舶(以艘数计)占船队规模两成以上,部分船东甚至还运营着船龄超过50年的“老爷船”。

船龄的老化,必将导致修船工作量的不断增加,船龄越大,修理工作量越多。

据分析,船龄超过13年,船舶的修理工作量将增长25%,而15年船龄的大型油轮的修理成本为4年船龄的3倍。

虽然目前一些船东为了削减维修项目,把一些修理工程量大的老旧船舶送去拆解,但市场上的老旧船舶还占有一定的量,船舶市场年轻化还有一个过程,这正是修船企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

同时,王宇航指出,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运输安全与环保的日益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和船级社等机构近年来不断推出一系列法律公约,包括控制船舶温室气体排放、压载水公约、保护涂层性能标准、有害物质清单、目标性新船建造标准、油船与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极地规则框架、船上噪音防护等。

国际船舶新规和海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严格执行,使船舶营运面临着更高要求,同时也孕育着对新型船舶的需求,节能环保型船舶、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更被船东看好,存在潜在市场,为船舶工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机遇。

市场调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动力,更为修船企业调整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扩展了空间。

这些因素将有力促进世界修船量保持低位的稳定增长。

向修船强国迈进面对中国修船业陷入“集体困局”,中国船协指出,中国修船业唯有主动出击,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及时调整市场战略,谋求解危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才能保持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实力,逐步确立在世界修船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加快技术升级。

目前,修船业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船舶修理技术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调整船业结构、加速产业技术升级是当务之急。

要实施中国修船品牌战略,必须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必须培养高端技术队伍,支持行业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持续创新,推进绿色环保、高效节能、高技术船舶修理工程发展;必须提高船舶配套水平,提升船舶产业附加值,并主动向传统工艺和传统技术发起挑战。

推进结构调整。

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品转型,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这既可以强化自身优势,灵活应对各类风险,也可以减少同业竞争,有利于修船业的良性发展。

针对目前修船市场“缩水”,修船企业应通过发展高端修理和改装业务,加大特种船改装及LNG、LPG 等高附加值船修理的力度,引领产业升级;应立足现有基础和客户,积极开拓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和与船舶、海工设备类有关的非船产品;面对未来绿色环保拆船的新机遇和对传统拆船工艺的新要求,应要有新的思考。

强化企业管理。

中国船舶修理技术和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修船企业应针对重点市场建立市场跟踪制度,掌握稳定的客户源;建立有关的信息网络,有针对性地主动招商;加强与世界著名代理公司的合作,建立代理、船东和船厂的三方协作关系;广泛参加国际海事展等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修船企业是服务行业,应建立健全全程服务的理念和全程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修船质量追踪体系,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

另外还要保证资金安全,强化成本管控、质量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工程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程度保护船东和船厂的各方利益。

促进行业规范。

中国船协通过“斯派克会议”等,使修船企业加强团结,形成合力,做好行业内协调,努力整顿行业竞争环境,督促企业实现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价格机制,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同时,有步骤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控制新增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中小型修船企业转型,提高产业集中度,联合抗衡市场竞争,共同打造中国修船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