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解释学的后现代转向及其对后现代心理学的意义
解释学的后现代转向及其对后现代心理学的意义
释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正是通过对存在的解释而 是 对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 的反 映 ,也就 没有 所 谓 的唯一 客 观 的真
发现 自己的存 在 。伽 达默 尔认 为解 释 活动 是人 存 理 。用海 德 格尔 的话说 “ 理 根本 没有 认 识 和对 真 在 的最基 本 的模式 ,哲 学 释义 学就 是要 发 现一 切 象 之间相 符合 那种 结 构 ” 他是 通 过对 真理 词 源 。Ⅲ 解 释模 式 的共 同 的东 西 。在这 方 面 ,海 德格 尔 提 的考 察 反 对 传 统 真 理 观 的 ,真 理 的 原 意 是 “ 无 出 了是释义 学 循环 、伽 达 默尔 提 出 了视 界融 合 和 蔽 ” ,因此 ,真 理 的本 质在 于无蔽或 敞亮 ,而真正
入作者的意识”I 3 l 。这样他们都把解释学当做哲学 之中, “ 成见”不仅无法消除 ,而且也是合法的 【 I J 和人 文科 学 的一种 方法 论来 看 待 ,因此 ,也被 称 成 见正 是解 释 赖 以发 生 的条件 ,没有成 见 ,任
,
为方法论 解释学 。
何解 释 活动 都不 可 能发 生 ,并且 ,解 释 以成 见 为 基 础 ,又要 随解 释 的进展 不 断 检验 、调 整 和修 正
12解释 学的后现 代转 向 .
成见 ,产生新 的建设性的成见 ,以此促生新 的解
二十世纪六 、七十年代 ,以海德格尔、伽 达 释。这样一来 ,历史文化因素就有了合法的地位。 默尔和利科等为代表 的哲学家对传统解释学进行 最后 ,对传统真理观的颠覆。传统哲学观点 了全方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对解释本身及解释 认为真理就是 “ 主观符合客观” ,这种真理观在后 模式 的 阐释 、对成 见的肯定 以及真 理观等方 面 。 现代解 释 学家 看来 是 一种 异化 的真理 观 ,对 于人
首先 ,对解 释本 身 和解释 模式 的阐释 。在 海 的存 在 意义 的探 究 毫无 价值 ,甚 至 是 一种 束 缚 。 德格 尔看 来 ,解 释并 非是 一种 狭 义 的方法 论 ,而 后 现代解 释学家 认 为 ,由于成 见 的存在 ,解 释主 是一 种考 察存 在者 之 存在 的本 体论 的方法 论 ,解 体 和被解 释 者都 打 上 了主 观性 的烙 印 ,主观不 再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8 5 0 期 21 年第 2 00 期 总第 11 3页
・ 论研究 ・ 理
作者 简介 :齐慧 云 (92 ) 18一 ,女 ,河南 周 口人 ,
硕士研 究生 ,徐州 师范大学教 育科学学 院0 级 基 8 础心理学专业 ,研究方 向:理论心理学。
理 论研 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8 5 0 期 2 1 年第 2 00 期 总第 12 3页
解释学 ,目的是为了考证古代典籍 和研究圣经 ,
其次 ,对待 “ 成见”的看法 。所谓 “ 成见” ,
着眼于文本的意义和信息 。后被德国哲学家施莱 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解释的前结构 ,它是传统 尔马赫和狄尔泰引入哲学领域 ,成为一门哲学学 制约人们存在和理解的历史性 因素。传统解释学 科 ,他们认为文本含有客观意义 ,要求解释者必 的 目的是 为 了重 建文本 中存在 的客观 意义 ,因此 , 须放弃 自己的 “ 前见” ,通过一种 “ 心理移隋”的 对 “ 成见”采取 了一种无情 的否定态度 ,而伽达 方法 ,弄清楚文本作者的 “ 原意”[ 2 j 。解释的重要 默尔认为重建文本原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无 前提是 ,解释者必须 自觉的脱离 自己的意识而进 论是文本本身还是解 释者都 内在的镶嵌于历史性
解 释学一直 是人 文主义 心理学 的方法论 基础 ,
传统解释学主要影响了现代心理学中人文取 向的 研究 ,自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海德格尔 、伽 达默尔 、利科等人发展并超越 了传统解 释学 ,提
1 。 解释学的后现 代转 向
11传统 解释 学思 想 .
出了具有后现代特征 的解释学新思想 ,即后现代 解释学有着长久的历史 , “ 什么时间产生了 解释学 ,为人文主义心理学的新发展——后现代 解释、理解或辨认原文的规则和体系 ,什么时间
_
_一
_一
解释学的后现代转 向及其对后现代心理学的意义
齐慧云 贾林 祥
摘 要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 ,解释学领域 出现 了后现代转向,在对解释本 身及解释模式的阐释 、 对成见的看法以及真理观等方面有许 多转变,这些转变对后现代心理学产生很大影响,表现
在 :对研 究对 象的分 析水 平由 个体 中心转 向对 关 系的 研 究 ;研 究方 法上 由唯一客 观 的 实证 方 法转向 多元方 法论 ;研 究原 则上 由价值 中立转 向强调 历 史文化 因素 的影响 ;知识 观 上 由追 求 知 识的客观 性 、普适性 转 向知 识的社会 建构性 。 同时,后现代 解释 学对 心理 现 象和 实践 应 用 的认识 ,对 克服后 现代 心理 学认 识论 和方 法论 上的相 对主 义也很 有启发 。 关键词:解释学 后现代转向 后现代心理学 影响 启发
问答逻辑等表示解释过程的概念。传统释义学也 完 全无 蔽 或 敞亮 的 “ 对 真理 ’ 不 可 能 有 的 , 绝 是 讲 到释义学循环 ,但那里只是一个方法论原则 , 真理 的寻 求 只是逐 渐 “ 蔽 ” 的过程 ,也可 以说 去 海德格尔把释义学循环看作是存在和认识的根本 是通过释义学循环、视界融合、问答逻辑等达到 条 件 ,提 出 了前 有 、前 见和 前设 这些 解 释 的前结 视域扩 大的过程 。这样 ,就推 翻 的真 理 的确定 性 , 构 ,有 了这 些 ,解 释得 以进 行 。然 而 ,任何解 释 取而代之的是真理的不确定性 、多元性 、建构性。 都存在着前结构 ,解释生成的新解释又会成为下 次解释的前结构 ,解释和前结构之问的互动就 2解释学 的后现代转 向对 后现代心理学 . 成为一种循环 ,任何存在就在这种循环关系中存 的影 响
心理 学的产生 和发展 奠定 了哲学基 础 。 就 有 了解释 学 。 『 的 最初 形态 是 文献 学 和神 学 ”l 1 它
作者简介 :贾林祥 (9 6 ,男 ,陕西铜 JX ,心理学博士 ,教授 ,徐州师范 大学 教育科学学 院副院长 ,硕士生导 16 -) v l
师。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