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快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各项决策部署,根据《X省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印发X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X发改委能源(X)735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X在第十四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重要指示为指导,以改善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协调,科学组织实施。
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多能互补”的技术路线,选择适宜的取暖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城区和农村清洁取暖工程,确保大气环境持续改善。
二、基本原则
(一)清洁替代,安全发展。
在确保居民取暖安全的前提下,统筹热力供需平衡,单独或综合采用各类清洁取暖方式替代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取暖用散烧煤,减少取暖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构建规模合理、安全可靠的热力供应系统。
(二)因地制宜,尊重民意。
统筹考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评估,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居民消费能力,采取适宜的清洁取暖策略,在同等条件下选择成本最低和污染物排放最少的清洁取暖组合方式,优化供热结构,合理配置供热资源。
(三)统筹推进,有所侧重。
综合考虑大气污染防治紧迫性、经济承受能力、工作推进难度等因素,统筹推进城区、镇区和园区等区域的清洁取暖工作。
优先在经济条件、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推进清洁取暖工作。
(四)企业为主,政府推动。
坚持政府推动,统筹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构建科学高效的责任体系。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清洁取暖领域,强化企业在清洁取暖领域的主体地位。
三、工作目标
X年,结合我县能源供应情况、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和用能习惯,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在确保居民温暖过冬的前提下,采取集中供暖、天然气供暖、电供暖、可再生能源供暖等多种形式重点改造城区、园区、镇政府所在地及X年农网改造升级重点村。
确保县城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20%以上。
四、重点任务
(一)优先发展集中供热。
充分挖掘现有集中供热资源的潜力,加快热源和供热管网扩容改造,最大限度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对符合节能条件的取暖建筑实现可供尽供。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相关镇办、供热公司)
(二)推进“以电代煤”工程。
在热力管网未覆盖且没有其他可用资源的区域,采用多种形式优先利用蓄热电锅炉、电热膜、蓄热电暖器等电取暖设备,依据水源、气温和土壤条件,科学使用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取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取暖效率。
居民用户户表以上、行政企事业单位变压器以上配套电网建设改造由县供电公司按市、县两级确定的“煤改电”任务,核实工程量并组织实施,扩容容量达到煤改电采暖要求。
户内电采暖设备购置所选设备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牵头单位:工信局,责任单位:相关镇办)
(三)推进“以气代煤”工程。
稳步推进天然气供暖发展。
在气源充足、具备条件的区域采用燃气锅炉房、燃气壁挂炉等方式有序推广天然气供暖。
天然气公司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设计施工,加快推进乡镇气化工程。
住建局、相关镇办合理布局配套设施建设。
户内燃气采暖设备购
置所选生产企业和设备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相关镇办、天然气公司)
(四)积极发展新能源供热。
加快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垃圾发电、天然气、光热、分布式能源站等新能源供热项目建设。
因地制宜建设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新能源集中供热项目。
在有条件的地区,依法依规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和电力互补供热方式,实现多能互补、灵活供暖。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相关单位:县住建局、财政局、国土局、农业局、水务局、供电公司)
(五)逐步扩大“禁煤区”,推动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
所有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村严禁各种形式的原煤散烧,打造“无燃煤村”,并根据中省市相关规定逐步划入“禁煤区”范围,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改善。
(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相关镇办)
五、完成时限
各镇办于X年10月31日前完成冬季清洁取暖各项任务(详见附表)。
六、保障措施
(一)多方筹措清洁取暖资金。
有效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以及备用资金等渠道,通过奖励、补贴等方式,加大对清洁取暖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实施“双替代”的居民用户,开展设备一次性补助和运行补贴,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监管。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扶持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支持清洁取暖。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发展多种方式的清洁能源供暖。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相关单位:环保局、发改局、税务局)
(二)全力保障天然气和电力供应。
加快储气设施和管网建设,降低用气成本,为我县煤改气提供充足的气源和优惠的价格支持。
开辟“电代煤”“气代煤”项目报装“绿色通道”,做好布点布线、接入等服务工作。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保障“电代煤”、“气代煤”配套供应设施线路走廊和站址用地规划,保障天然气和电力供应。
鼓励在有条件的居民小区,试行峰谷分时电价。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支持清洁取暖的用电用气等价格政策。
(责任单位:住建局、供电公司,相关单位:发改局、国土局、物价局、天然气公司)
(三)加强取暖领域排放监管。
强化燃煤集中供暖锅炉污染排放监管。
所有燃煤集中供暖锅炉必须达标排放,加强对燃气采暖炉具和生物质炉具排放的监测管理,未达到相关排放要
求的燃煤锅炉,一律停产改造。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相关单位:各镇(办))
(四)严格散烧煤流通监管。
全面排查储售煤场,严格监管煤炭经营企业、洗选企业,严厉打击劣质煤销售,确保煤炭质量符合国家或地方煤炭质量标准。
建立燃煤经营、使用单位监管清单,对销售或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煤炭的,依法严格处罚。
(责任单位:县市场局,相关单位:县环保局、县煤炭局、各镇(办))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冬季清洁取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X年清洁取暖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办公室,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
负责牵头建立清洁取暖县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全县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指导督促方案落实,协调清洁取暖过程中需要县级解决的重大问题,保障清洁能源供应,改革完善价格、市场交易等体制机制,推动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
负责对各镇(办)、各部门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推进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推进“集中供热、以气代煤”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
负责指导推进集中供热和“以气代煤”工作,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工作,组织修订X县城镇供热专项规划,制定“集中供热、以气代
煤”清洁取暖评估体系。
推进“以电代煤”办公室设在县供电公司。
负责指导推进“以电代煤”工作和生产经营企业节能改造等相关工作。
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
负责指导推进除“以气代煤、以电代煤、集中供热”以外其他方式的全县农村清洁取暖工作,指导推进农业大棚、畜禽养殖清洁取暖工作。
(二)加强协调配合。
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各类清洁供暖排放标准制定及环境监管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政策,组织落实补贴资金,做好项目资金的清算工作。
县安监局承担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全县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安全生产工作。
其他各成员单位要根据部门职能及工作分工抓好落实。
清洁供暖企业要加强经营模式创新,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建立成熟、完善、可持续的清洁供暖市场。
供热、供电、供气等企业要及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科学编制企业清洁供暖工作方案。
(三)严格监督考核。
各镇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把安全和质量工作
贯穿于清洁取暖改造的全过程。
要坚持依法依规,坚决守住底线,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阳光运作。
要定期对各镇办、各部门清洁取暖工作推进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纳入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和县直部门目标考核体系。
(四)营造良好氛围。
要大力宣传清洁取暖的现实意义、政策法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清洁取暖意识。
及时总结推广清洁取暖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活绿色化意识。
通过宣传,深化认识和理解,在全县营造共同推进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