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钻井
四、套管钻井特点
套 管 钻 井 缺 点
(1)套管螺纹强度差,套管承受的扭矩大,易出问题。 (2)深度受到一定得限制,主要用于浅井。 (3)环空间隙小,可能堵塞和卡钻事故。 (4)井底钻具组合密封失效问题突出。 (5)钻井时加大钻压(一般>30KN)套管易发生屈曲变形 (6)强度较差,交变应力下较套管更易疲劳。 (7)因套管屈曲变形而易产生井斜、套管磨损及横向振动 (8)套管易磨蚀。因旋转使外壁受到磨损,其外防腐层容 易脱落。
成 果 效 益
我国套管钻井技术现状:
• 2002年1月,中国海洋石油与威德福合作在渤海和南海东部成功应 用了套管钻井技术(见实例2)。 • 2003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油责任有限公司开展了陆上表层套管钻井 先导性试验工作,并取得了成功,所用套管为7″×6.91mm的J55套 管,施工井深300mm。
三、套管钻井设备及技术参数
1、套管钻井设备:
套管钻井 动力传递系统 套管扶正器 (Stab Master) 可钻式钻鞋 (DrillShoe)
*
三、套管钻井设备及技术参数
1.1、可钻式钻鞋:
套管钻鞋特点:
(1)薄的碳化钨切削齿。 (2)优化的喷嘴布置。 (3)镶嵌碳化钨块保径。 (4)PDC钻头或牙轮钻头可钻式。 (5)规格: 7” casing x 8-1/2” ; 9-5/8” casing x 12” 或 10-5/8”; 13-3/8” casing x 17”; 20”casing x 24”
◆第二代钻鞋的地层适应性:
第二代钻鞋可用于在软到中等硬度的地层中钻进 (无侧限抗压强度在8000psi以下的岩石中钻进)。
◆第三代钻鞋的地层适应性:
第三代钻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以在中硬及硬地层 (无侧限抗压强度在15000psi以下的岩石)中使用。在 这一方面其性能可以与PDC钻头相媲美。
5英寸钻杆短节 转换接头 短节 锁止环
一、概述
•套管钻井技术分类: 普通套管 钻井技术 全程套管 钻井技术 阶段套管 钻井技术
套管钻井技术
二、研究背景
• 套管钻井的发展历史
★50年代,陆上钻井公司出现套管钻井,钻达油气层后对油管进行固井
作业,钻头留在井下。
★70年代,史密斯公司曾在墨西哥湾应用套管钻井技术,但是钻进的距
离都非常的短。
实例1:墨西哥Veracruz 地区某 井裂隙漏失层套管钻井项目:
工 程 概 况
•作业时间:2006年3月10 日 •钻机类型:半潜式钻井平台 •套管尺寸:9 5/8”, 钢级L80, 重量53.5lb/ft •海水深度:57米 •钻井深度:2881米~2962米 •钻具组合:威德福9 5/8” × 12 1/4” 型第三代钻鞋、 NodecoTM PHS 尾管悬挂器和9 5/8” large-bore型浮箍 •钻井进尺:钻进81米 •作业成果:将尾管下到设计深度,成功封隔该渗漏层 •井漏控制:没有发生钻井液漏失情况 •经济效益:缩短作业时间39.5天,节省钻井日费450万美元
五、套管钻井应用及发展前景
TESCO套管钻井:
• 已施工数百口井 • 总进尺二百多万英尺(60多万米) • 最深井深超过13000英尺(约4000米) • 套管直径范围为4 1/2″—13 3/8″ • 最大井斜90°
• 成功获取井下工具串的最大深度9400英尺(2800米)
• 所钻地层为:软—中硬地层
5.7米
卡瓦
转换接头及钻杆短 节
套 管 钻 井 矛 结 构卡瓦Fra bibliotek钻井矛本体
钻井矛本体
密封装置 扶正器
密封装置 扶正器
三、套管钻井设备及技术参数
套 管 扶 正 器
四、套管钻井特点
套 管 钻 井 优 点
(1)钻井和下套管同时进行,在钻穿压力变 化带时能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率; (2)不用钻杆和钻铤。 (3)减小起下钻时间 (4)减少意外事故 (5)降低钻机成本 (6)大大地降低了钻井成本 (7)钻机轻便,易于搬迁和操作(车载钻机); (8)改善了环空上返速度和清洗井筒的状况。
Tesco 套管钻井系统
通过钻具组合上部的钻井 锁对钻具和套管井陉机械 连接和液压密封,同时在 套管柱处安装了一个嵌入 和取出的装置(如管下扩 眼器、泥浆马达、取芯工 具或导向系统等
可导向尾管 钻井技术
二、研究背景
• 国内发展现状 :
◆吉林油田开展了不更换钻头套管钻井技术的研究,建立了适应 转盘钻井驱动方式的浅井开发井套管钻井工具配套系统,解决 了国内陆上油田在现有钻井设备条件下实施套管钻井的难题。 ◆胜利石油管理局研制了满足套管钻井现场应用要求的偏梯形特 殊螺纹套管、可钻式钻鞋、井口套管快速连接器等一系列配套 工具。 ◆大庆油田开展了尾管钻井技术研究和试验。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了适合套管钻井方式的套管驱动 器和钻头丢手。
套管钻井技术
Drilling with Casing Technology
主讲人:石登科 制作人:陈晓威 邓亚 刘萍 曹勋臣 邱志满…….
大纲
1 2
概述 研究背景 套管钻井设备及技术参数 套管钻井特点 套管钻井应用及发展前景
3
4
5
一、概述
• 基本概念 套管钻井技术是指在钻井过程中,直 接利用套管代替钻柱来完成钻井作业,即 用套管代替钻杆和钻铤来对钻头施加扭矩 和钻压,做到边钻进边下套管,钻完后套 管留在井内作完井用的一种钻井技术。
• 管柱结构:
实例2:中海油渤4台无水导管法 下表层套管
431.8mm钻鞋+ 339.7mm回压凡尔+ 339.7mm套管+ 339.7mm回 压凡尔+ 339.7mm套管×500mm+ 298.5mm套管锚
• 钻进井段: 59.43—567.3m • 指标效益:—— 钻进时间15.5h(缩短0.5d)
—— 平均机械钻速32.77m/h
—— 最大扭矩4.5KN·m —— 平台作业时间减少2d,平台相关费用减少至少10万元 —— 单井平台作业费节约至少50万元 —— 省去隔水导管节约至少10万元 —— 钻井液用量少,维护费小,可节约至少5万元
五、套管钻井应用及发展前景
国内外油田的应用实践表明:套管钻井技术 与传统钻井技术相比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空间和 发展潜力。同时,通过逐步完善,套管钻井技术 在降低中深井综合成本,提高浅层油气藏开发经 济效益方面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是套管 钻井技术要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还需解决钻头泥 包、套管弯曲、套管疲劳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代钻鞋:原貌 第三代钻鞋:刀翼胀开 钻达TD后,上提管串1.5米,投球憋压使钻鞋内的活塞下行,将带有 喷嘴的中心活塞顶出,同时将刀翼胀开推向井壁,这样留在井底的只有 具有可钻的内胎和喷嘴。完成转换的DS3将露出六个泥浆孔,而内置弹 簧卡可以阻止活塞滑回钻鞋主体。
三、套管钻井设备及技术参数
1.1.2、钻鞋的地层适应性
• 2004年6月大庆油田开展了表层套管钻井试验工作,所用套管为13 3/8″×9.65mm的J55套管,施工井深300mm。
• 2004年10-11月,中石油吉林石油责任有限公司开展了两口油层套 管钻井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所有的套管为5 1/2″×7.72 mm的 P110套管,完井井深分别为497米、500米。
★80年代末期,在采矿业,小井眼绳索连续取心钻进技术曾引起了人们
极大地兴趣。
★1994年,加拿大海洋钻井公司为了在北冰洋地区,设计制造一种了一
种套管,将钻井作业的时间从20天减少到1.5天。
二、研究背景
•国外发展现状 :
原理与Tesco基本相同, 更侧重表套和技套的施 工,立足于1只钻头打 完全部进尺,套管内预 先放置固井浮箍,钻至 预定井深后利用特殊装 置将下部钻头胀裂,然 后固井。 Weatherford 套管钻井系统
五、套管钻井应用及发展前景
ConocoPhillips公司套管钻井:
ConocoPhillips公司有几口井用螺杆钻具及导 向马达进行套管钻井,最近2口井又发展到用旋转导 向钻井工具结合套管钻井(Combining an Rss with Casing—while—Drilling)钻垂直井和定向斜井 (2139m),并实现闭环自动导向钻井。
TSP Cutting Structure with HVOF hardfacing (刀翼正面的表面覆有碳化钨硬膜的热稳定金刚石聚晶切削齿)
1.1.1、第二代钻鞋的结构:
PDC Gage Cutters (刀翼侧面的PDC保径齿)
Airfraft Grade Aluminium (可钻的航空级铝合金母体)
第一部分:钻鞋内胎
第二部分:刀翼和切削齿
Drillable Copper Nozzle (可钻式铜质喷嘴)
第五部分:水眼、喷嘴
第三部分:保径块
Tungsten Carbide Gauge Pad (镶有碳化钨小块的斜列式条 形保径垫)
第四部分:钻鞋本体
ANSI 4145 Steel Body (钻头的钢质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