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择伐作业与森林更新4
第四章 择伐作业与森林更新4
天然更新:是由老树下种生出实生苗, 或在大树伐去后由树桩或树根发出萌生条 进行森林更新的方法。优点:更新费用少, 能保持地表与土壤的良好状态,常可形成 稳定的适应性强的混交林结构。缺点:实 生幼苗生长慢,更新过程较迟缓,且往往 有较多的次生非目的树种滋生,会降低商 品林中目的树种的产量。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在有天然下种的 条件下,对采伐迹地或林下影响天然更新 的杂草、灌木进行局部管理(割灌与去草 皮)、松土、整地,为种子接触土壤得以 发芽,为幼苗幼树能良好生长创造条件。
第 四 章 择伐作业与森林更新
林学与园林学院
第一节 森林收获作业与更新简介
森林收获作业法的概念 森林作业的目的与要求 森林作业法的分类 森林更新
一、森林收获作业法的概念
森林收获作业法,简称森林作业法,是对 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 伐(通常称作主伐),而后采取适宜的更 新方式,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资源 得到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生态环境能够维 持与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2)异龄林 择伐作业法:单株或群状采伐掉成熟林木,形 成并始终保持异龄林。 (3)同龄或异龄林 ①更新作业法:无论是同龄或异龄的成熟林, 当不宜采用上述3种作业法时,但又需要对其中 枯死木、病虫害木与部分成熟木进行采伐,以 次促进林内天然更新,使森林保持良好结构者, 则应采用更新作业法
②拯救作业法:是当森林受到火灾、风灾等自 然灾害损伤后,需及时采伐利用,并为更新创 造条件的作业。因此,它是不分年龄,不分树 种进行采伐的作业法。 2、矮林作业法 萌芽条或根蘖更新。 矮林作业是砍伐林木后,以伐桩或树根的休眠 芽与不定芽发育成植株,并形成一代新的森林
选择采伐木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在上层林内,首先伐去受害的、弯曲的、罹li 病的、冠形不良的、阻碍幼树生长的的成熟木 或“霸王树”,疏伐上层能促进保留木的结实 和加快生长。 ②在中层林内,采伐衰亡的、干枯的、树干价值 不大和冠形不良的林木。此层林木是将来的培 育木,不可过渡疏伐 ③在下层林内,采伐将来不能成为用材的受害木 和弯曲木以及非目的树种。此层林木尽可能要 密些,有助于中层林的良好整枝。
二、按林分培养目标划分 1、用材林择伐 特点: ①提高下层林木生长,促进林木更新 ②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促进形成异龄林, 提高木材质量 ③节约更新成本 ④加强树种培育的定向性
2、防护林择伐 特点: ①调节林分形成良好的结构 ②充分发挥林分的防护效益 ③提高林分(木)的抗逆能力 ④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
集约择伐应始终保持有各种大小林木的均 匀分布 择伐后的森林结构仍接近于原始林相,其 重要区别在于,天然林内通常存在着衰老 木、枯死木及风倒木,而人工经营的林分 则较规整。
采伐强度严格说来,应该采伐量与林木净 生长量保持平衡。 间隔期决定于采伐量与生长量。 采伐木的选择应本着“采大留小、采劣留 优” 作业技术要求高,适用于水源涵养林、水 土保持林、护坡林、护岸林等.公益林不 得以取得木材为主要目的.郁闭度>0.5
由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采伐林木获得木材, 因此它叫做森林收获作业法。 选择森林作业法时,往往需要考虑生物学 要求与社会经济利益的结合,使树木能在 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更新。在选择森林 作业法时,要善于解决林分本身的需要与 具体的作业法所能达到的目的之间的矛盾
二、森林作业的目的与要求
伐去主伐木,保证定期内恢复与建立新林 分 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以利于目的树种生 长并及早成林 提供一种办法,使它能有选择地只有利于 某一两个树种,而不利于其他树种; 为满足景观、娱乐、野生动物、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等方面要求而提供各种可能的林 分处理办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内蒙古、东北林 区普遍运用了另一种更新方法——人天混 更新:是在皆伐或火烧迹地上利用强大的 阔叶树的天然(萌生)更新,再适当人工 补栽部分针叶树苗,形成人工与天然相结 合的更新幼林。也有的在择伐林地补栽部 分幼苗,形成人天混的更新层。
人天混的更新方法的优点:节省人工栽苗 的数量与工时;因势利导,形成混交林; 可提高幼林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维持林地的 生态环境质量,只要对幼林加以适当的管 理,幼林的生长往往比人工更新或天然更 新者要好一些
1、选用条件: 择伐适用于特殊用途的森林,如风景林、 防护林; 适于由耐荫树种组成的复层异龄林和准备 培育为异龄林的单层同龄林; 适于采伐后不易引起林地环境恶化的森林 适于混有珍贵树种的林分
2、技术要求 采伐木的确定:老世代个体,上层霸王木,成 熟的大径级木(在有珍贵阔叶树、成分复杂的林 分),生长不良木、干形不良木. 采伐强度与间隔期的确定:强度根据自然生长 量和立地条件而定.间隔期—般为10-20年, 条件较好可为5~10年. 更新抚育要求:幼苗幼树数量不够应补植,萌 丛 只留1-2株.
3、森林更新际准 更新必须跟上采伐,这是中国林业对更新 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一个林业单位 更新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按照中国《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1987年9月10日公布)的规定,更新 跟上采伐的标准为:在采伐后的当年或者 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更新质量要达到: 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85%,3年保存率>80%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播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达到人工更新标准;天然下种整地的,达到规定的 天然更新际准. 天然更新:皆伐迹地应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 >3000株/hm2,或者幼苗>6000株/hm2,更新 均匀度>60%.择伐、渐伐地的更新目的树种幼苗 >3000株/hm2
如:皆伐作业要求用人工更新的方式; 渐伐与择伐作业都采用天然更新方 式,有时辅以人工更新 矮林作业完全依靠天然更新 故,森林更新与森林采伐是一个整体,是 森林作业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2、森林更新类型 根据森林更新发生于采伐前后的不同,可 区分伐前更新和伐后更新。伐前更新(简 称前更)是在采伐前,在林冠下面的更新; 伐后更新(后更)是在森林采伐后的更新。
五、用材林主伐年龄表
第二节
择伐作业的含义
择伐作业(selection system)这个术 语用于形成或保持复层异龄林的育林过程。 择伐(selective felling)是每次在林中有 选择性的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终 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森林的天然更新是连 续进行的,择伐后更新的林分是异龄复层 林。
由于择伐作业伐去了一部分上层木,改善了林 内光照条件,提高了土壤温度,同时采伐后, 保留有较多的林木与下木,森林环境条件保持 得较好,这都能有助于种子的发芽一幼树的生 长。因此,采伐得好的择伐林,天然更新是容 易获得成功的,因为它符合森林发生发展进程 规律,很接近形成原始林的更新过程,其不同 点仅在于择伐是通过采伐成熟林木造成林冠的 疏开,而原始林则是通过老龄过熟木自然枯死 和腐朽造成林冠的稀疏。
三、异龄林的培育与择伐
四、复层林的形成与择伐
五、近天然林经营模式 1、近天然林经营思想的形成 2、近天然林的经营模式 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以天然植被为模 板,采取单株或群状择伐,通过天然更新, 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
六、林隙理论与择伐更新 1、林隙理论 2、择伐与林隙更新
第四节 择伐作业的应用条件与评价
为保持或发展一定的林分结构创造机会 为适应经营上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而 采取不同的采伐方式 针对存在的病、虫害或火灾的危险采取相 应的更新办法 为有效采用新采伐工艺、新利用方式和新 产品形式选用适当的作业方法
三、森林作业法的分类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每一类有其相应的更新方式: 1、乔林作业法 种子更新。 (1)同龄林 ①皆伐作业法::一次采伐全部林木。多采用人工更新, 也有的情况下宜采用天然更新,形成的新林为同龄林; ②渐伐作业法:在一定时期内(不超过一个龄级期)分 若干次采伐掉伐区上的林木,利用保留木下种,并为幼 苗幼树提供遮荫条件。新一代林分仍是同龄林。
单株择伐:是在林地上伐去单株散生的已 达伐轮伐期和劣质的林木。采伐后,林地 上所形成的每块空隙地面积较小,时常只 有较耐荫的树种才能得到更新。 单株择伐虽然以森林环境的影响不大, 但在每块空隙地上更新起来新林木会受毗 邻树木延伸树冠的压抑。
群状择伐:是小团状或小块状的采伐成熟木, 每块可包括两株或更多的林木,块的最大直径 可达周围树高的2倍。块状地的大小可根据树种 对光照的要求来确定,喜光树种可大些,耐荫 种可小些。 在实行群状择伐的林分中,每一个块状林 是由同龄的树木所组成,但从全林来看,仍是 异龄的。此种择伐一般采用天然更新,但更新 不良时,也要用人工更新加以辅助。
3、作业评价 优点: 能保持森林的整体性、连续性、再生性和 长期性 改善林分卫生条件和林分结构,缩短轮伐 期 使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 创造有益于防护效益发挥的稳定森林环境
3、中林作业法 有性与无性更新相结合。 中林作业是在同一块林地上将乔林作业与 矮林作业结合起来的一种作业方法,既有 种苗更新,又有无性繁殖更新。
四、森林更新的概念、类型与标准
1、概念: 天然或人工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其他自然 灾害消失后,在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方 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叫森林更新 森林更新与森林采伐密切相关,有什么样 的采伐方式就有相应的更新方式。
2、粗放择伐(extensive selection felling) 以木材为主要目的. 径级采伐、“拔大毛”等均是粗放择伐。 强度30%~60%,郁闭度>0.4 间隔期长或无固定的间隔期。 目的树种被砍掉,次要树种占优势,易 发生枯梢、风倒,是一种对森林进行破坏 性的掠夺式采伐
森林更新的方法有: 人工更新:是通过人工播种或植苗形成新 林以代替老林的方式。优点:幼苗幼树生 长较迅速,便于更换树种,及时将整个林 分伐去而避免过熟立木留存过久。缺点: 更新成本较高,林分伐光后地面暴露,易 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栽植的如是耐 荫树种则易遭受霜害,特别是所形成的同 龄林易遭受病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