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课件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课件

红细胞、肌组织、骨 组织均能发挥这种作 用。
2020/10/7
肾脏的调节
肾脏通过排酸(H+或固定酸)以及重吸收碱 (HCO3- )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
调 节 方 式
2020/10/7
近曲小管泌H+ 重吸收HCO3-
NH4+的排出
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泌H+ 重吸收HCO3-
2020/10/7
近曲小管(泌NHa++—和HHC+O)3-重吸收
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酸:主要通过体内代谢产生
挥发性酸:这类酸性物质能变成气体,由肺
排除。 H ++HCO3-
H2CO3
CO2 + H2O
CO2 CO2 CO2
类型及 来源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 生最多的酸性物质
固定酸
不能变成气体 由肺排除,只 能通过肾由尿 排出。
2020/10/7
蛋白质:H2SO4 H3PO4 尿酸 糖酵解:甘油酸 丙酮酸 乳酸 糖氧化:三羧酸 脂肪代谢:乙酰乙酸
AG增高型代酸(血氯正常)
常 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大时的代酸。
见 原
HCO3-缓冲固定酸H+而消耗,其酸根增高。 见于:乳酸,酮症酸,水杨酸中毒。

硫酸,磷酸排泄障碍。
AAGG
+ HHCCOO33-Na
Cl -
AG正常型代酸(高血氯)
常 见 原 因
2020/10/7
HCO3 -浓度降低,同时伴有 Cl-浓度 代偿性增高。 见于: 消化道直接丢失HCO3 -
意义: ✓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 ✓呼吸性酸碱紊乱后的肾代偿
标准条件:PaCO2为40mmHg,温度38,血氧饱和度100%。
2020/10/7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 意义:
✓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的影响 ✓正常人:AB=SB
均低,代酸。
✓AB ,SB 同时升高或降低,反映代谢因素 均高,代碱。 AB-SB 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BE负值增加,代谢性酸中毒 ✓BE正值增加,代谢性碱中毒
2020/10/7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
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Cl-

Na
HCO3-
AG =UA - UC =Na +-(Cl-+HCO3-) =140 - (104 + 24) =12mmol/L (10-14)
PaCO2>46mmgHg,表示肺通气不足, 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 的代谢性碱中毒。
2020/10/7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 是指动脉血液标本在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 的条件下,用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后所 测得的血浆[HCO3-]。为判断代谢性酸碱中毒的 指标。(标准化后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2. HCO3 –直接丢失过多 腹泻,肠瘘,大面积烧伤
2020/10/7
Na+-H +转运体功能障
碍,碳酸酐酶活性降 低,HCO3- 在近曲小 管重新吸收减少,尿
中排出增多导致血浆 中HCO3-减少。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3. 代谢功能障碍
乳酸酸中毒:见于缺氧,低灌流。休克,心力衰竭等。 酮症酸中毒:见于体内脂肪大量动员。糖尿病,严重饥饿。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 原因和机制:细胞外液HCO3 -减少和或H+增多
1.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
肾衰竭,固定酸不能排除。
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远端泌H+障碍,尿液不能被酸化。 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CA活性降低。反常性碱性尿。 应用CA抑制剂,碳酸生成减少,泌H+和重吸收HCO3-减少。
2020/10/7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其来源与调节
一、酸碱的概念 正常人体血浆的酸碱度7.35-7.45
H2CO3
NH4+
H2PO3
HPr

2020/10/7
H++HCO3H++NH3 H++HPO42H++Pr-

凡能释放出H+的化 学物质称为酸。
凡能接受H+ 的化学 物质称为碱。
一个酸总是与相 应的碱形成一个 共轭体系。
2020/10/7
pH值和H+离子浓度
pH值是H+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 = pKa+lg A-
HA
HCO3H2CO3
PaCO2
=7.40 (7.35-7.45)
意义:
✓判断酸 或碱紊乱
✓不能确 定紊乱的 性质
pH
取决于
HCO3-

20
H2CO3
1
20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7
pH在正常范围内,表示: 酸碱平衡正常 代偿性酸碱中毒阶段 同时存在程度相近的混合性 酸碱中毒。
酸碱平衡的调节
2020/10/7
体液缓冲系统 肺 肾
组织细胞
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
血液缓冲系统:由弱酸及其相对应缓冲 碱构成。
2020/10/7
2020/10/7
1、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1)可以缓冲所有的固定酸,不能缓冲挥发酸。
2)缓冲能力强
3)缓冲潜力大,能通过肺、肾的调节使缓冲物 质 易于补充和排出。
H2O+CO2 (呼出)
CO2
H+
中枢化学感受器
O2 CO2 H+
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体,颈动脉体)
2020/10/7
延髓呼吸中枢 肺泡通气量
PaO2过低对呼吸中枢 的直接效应是抑制
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一般在2~4小时完成)
细胞
通过离子交换进行
H+ K+ HCO3- Cl-
HCO3- Cl-
[H+] K+
2020/10/7
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disturbance)
概念:病理情况下可引起酸碱超负荷或调 节机制障碍,导致体内酸碱度稳态性破坏, 形成酸中毒或碱中毒,称酸碱平衡紊乱。
2020/10/7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中毒 pH= HCO3-
碱中毒
H2CO3
代谢性
酸中毒 碱中毒
呼吸性
AG
UC UA
意义:✓反映代谢性酸中毒的
指标(AG增高型代酸,AG>16 mmol/L)
常见于固定酸增多的情况。如乳酸堆积,酮体过多等。
2020/10/7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的特征是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
2020/10/7
小管腔
Cl -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H CO3-
H + H-ATP
的闰细胞借助氢泵 泌氢的同时, 在基侧膜以Cl –与 HCO3-交换的方式
H2 CO3 CA
CO2 +H2O
重吸收HCO3- ,称为远端酸化。
2020/10/7
H PO4 2 - 碱性
H 2 PO4- 酸性 pH 尿液酸化
NH4+的排出具有PH依赖性
正常值: 45~52mmol/L(48mmol/L)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2020/10/7
碱剩余(base excess,BE)
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 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用酸滴定,得正值,碱过多 用碱滴定,得负值,酸过多
正常值:-3.0 ~ +3.0mmol/L 意义: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变化
酸中毒 碱中毒
PH为7.4时,其比值为 20:1
代偿性,失代偿性酸或碱中 毒 单纯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2020/10/7
代酸 代碱 呼酸 呼碱
2020/10/7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AG增高型
AG正常型 盐水反应性
盐水抵抗性 急性
慢性 急性
慢性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
pH值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缓冲碱 碱剩余 阴离子间隙
食物在体内转化或经氧化后生 成
H+
H ++HCO3-
CA
H2CO3
CO2 + H2O
CA: 碳酸酐酶,------肾小管上皮细胞;红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
CO2: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天可产生300-400L, 可释放15mol左右H +。 碳酸: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成人每日固定酸释放出H+达50—100mmol
血管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Na +
Na-K-ATP
K+
2
Na +
H CO3-
H+
小管腔
1
Na +
H CO3- + H +
H2 CO3 CA
CO2 +H2O
H2 CO3 CA
CO2 +H2O
酸中毒时,碳酸酐酶活性增高。
2020/10/7
远曲小管及集合管泌H+和HCO3-重吸收
远端酸化作用
血管
集合管上皮细胞
轻度或中度肾衰,泌H+减少。 肾小管性酸中毒,吸收HCO3 - 减少 或泌H+障碍。
碳酸酐酶抑制剂
AG
+ HHCCOO33-Na
CCll --
代酸时机体的代偿调节
血液及细胞内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 肺的代偿调节作用 肾的代偿调节作用
谷氨酸 NH3 + 酮戊二酸+ 2e
酮戊二酸 2 H CO3-
酸中毒时,谷氨酰胺酶及 碳酸酐酶活性 。
酸碱平衡的调节(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