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型糖尿病知识点

2型糖尿病知识点

2型糖尿病知识点
一、问诊的注意事项:
1.要明确问诊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早餐后、午餐后和晚餐后)血糖、糖化
血红蛋白的值是多少,如以上任何一项增高必须建议患者行OGTT(糖耐量试验)
和C肽试验,以协助明确诊断。

2.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家属史,如有糖尿病家属史他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对你判断他患病的情况很有帮助,并这类病人起病很隐蔽,往往发现已有并发症
的发生。

3.患者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包括饮食和运动,是否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患者,
运动较少者。

4.并发症的问诊:因糖尿病是血管病变,它影响到大、中、小、微血管的病变。

大血管病变:是否有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一般往往糖尿病患者胸痛不典型,因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使胸痛不典型。

中血管的病变:A.是否有脑血管意外,是否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可问是否有短暂的黑朦、头晕和一侧肢体麻木等。

B.是否有双下肢的血管病变引
起踩棉花感、无力、发凉、发木等。

微血管病变:A.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一般早期无明显改变,早期建议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判断它是否有白蛋白的漏出。

晚期会造成肾功能衰
竭,尿毒症期。

B.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要问是否有视物模糊、双
影等。

C.糖尿病引起的皮肤异常:是否有蚁行感、干燥、发痒等。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结果,往往这类病人对痛、温感觉较差,即使足部已溃烂都没有感觉,即使洗脚时水温较高,也无感
觉,要问是否有双足的裂口不愈、发凉、发干等。

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由于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造成胃轻瘫,表现为腹胀、纳差、消化不良和便秘等。

二.治疗:
1.五架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自我监测。

2.药物降糖: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治疗。

药物的作用是促使胰岛素分泌,就是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让胰岛细胞多干活,满足患者血糖的正常。

胰岛素的作用是让胰腺细胞充分休息,或干脆患者的胰腺功能已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了,让胰岛素注射液发挥胰岛细胞的作用。

胰岛素有短效效、中效和长效三大类,速效一般是30分-60分起效,2-4小时达高峰,故一般速效为三餐前皮下注射。

中效一般是2-4小时起效,4-8小时缓慢释放胰岛素,故一般为睡前注射,中效又分为30R、50R、70R三类,30R是30%的短效,70%的中效。

50R时短效和中效各占50%,70R是70%的短效,30%的中效。

30R、50R、70R三类一般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二次注射。

长效胰岛素一般现在临床上用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就是24小时就注射一次来控制血糖。

3.血糖的达标:非常重要,虽然有些人一直在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但没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等于没有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会增高。

一般目前空腹血糖在5mmol/l 左右,餐后血糖7 mmol/l左右达标,糖化血红蛋白在6%以下,但这要看病人的一般情况,如患者同时合并冠心病我建议不要把血糖降得太低,因达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达标的同时所承受的风险可能更大,如低血糖引起的急性心梗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