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喉科正常体格检查-文档资料

耳鼻喉科正常体格检查-文档资料

12
3、外侧壁:上、中、下鼻甲及鼻道
上鼻甲
下鼻甲
鼻前庭 下鼻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鼻道
中鼻甲 中鼻道
13
鼻腔:
14
鼻腔:
15
三、咽的检查
咽的分部
鼻咽 口咽 喉咽
16
三、咽的检查
鼻咽又称上咽,前方—鼻中隔后缘、 后鼻孔;后面—第1、2 颈椎;顶部— 呈穹窿状,有腺样体;两侧有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扁桃体、咽鼓管园枕、咽隐窝;下 方—鼻咽峡。
口腔顶盖称腭。前2/3为硬腭,后 1/3为软腭;口腔下方为舌和口底部,舌 后1/3为舌根,有舌扁桃体。
22
上唇 软腭 悬雍垂 咽后壁
下唇
口咽
腭咽弓 扁桃体 腭舌弓 舌
23
三、咽的检查
喉咽又称下咽,位于会厌软骨上缘 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前面为喉入口; 会厌前方左右各有1个浅凹陷称会厌谷。 在喉口两侧各有两个较深的隐窝为梨状 窝;两侧梨状窝之间,环状软骨板之后 方为环后隙。
后上 后下
前上
前下
38
外伤性鼓膜穿孔
39
听功能检查
分类:主观测听法和客观测听法两大类。 主观侧听法包括语音检查法、表试
验、音叉试验、纯音听阈及阈上功能 测试、Békésy自描测听、言语测听等。 临床上常用的客观测听法有声导抗 测试、电反应测听及耳声发射测试等。
40
音叉试验
气导:(air conduction, AC) 骨导:(bone conduction, BC)
41
音叉试验
Rinne试验fork
42
weber试验
43
音叉试验
Schwabach试验5
44
音叉试验
音叉试验结果比较
试验方法
正常 传导性聋 感音性聋
林纳试验 (RT)
(+) (-)(±) (+)
韦伯试验 (WT)
(=)
施瓦巴赫试验 (ST) (±)
→ 患耳 (+)
→健耳 (-)
45
24
25
喉部
26
口咽、喉咽和喉的检查法
27
纤维喉镜检查
28
29
四、耳的检查
外耳:耳廓、外耳道。 耳 中耳: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
内耳:(迷路:包括骨、膜迷路)
鼓室有六壁:外壁即鼓膜
30
四、耳的检查
外耳道:
起自耳甲腔底,向内至鼓膜,长 2.5~3.5厘米,由外1/3软骨部和内 2/3骨部两段组成。
分三层(上皮层、纤维组织层、粘膜层)。
• 鼓膜形状:正常鼓膜呈椭圆形浅漏斗状。 • 鼓膜位置:前下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
成45~50°角。 鼓膜颜色:正常鼓膜呈珍珠样银灰色,半
透明,有光泽。 35
鼓膜的正常标志:
36
鼓膜检查内容
检查时注意观 察鼓膜的形状、 位置、颜色和 标志。
37
鼓膜分前上、前下、后上、后下4个象限。
耳鼻咽喉正常检查
1
一、检查设备
光源 额镜
2
额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3
4
检查体位
5
6
器械
7

药品及配置
羟 甲 唑 啉
8
二、鼻的检查
鼻分为: 外鼻 鼻腔 鼻窦
9
外鼻:
1、外观: 呈三梭形锥体状。
2、各部名称: 鼻根、鼻尖、鼻梁、鼻背、
鼻翼、前鼻孔、鼻小柱、鼻唇 沟。
10
11
鼻腔:
1、鼻前庭 2、内侧壁 (鼻中隔)
17
间接鼻咽镜检查
18
2 3 4
1
65 7 8
1腺样体 (咽扁桃体) 2咽隐窝 3圆枕 4咽鼓管咽口 5鼻中隔后缘 6上鼻甲 7中鼻甲 8下鼻甲
19
鼻咽部
20
鼻咽镜检查
21
三、咽的检查
口咽又称中咽,介于软腭与会厌上 缘之间。咽峡—由悬雍垂、软腭游离缘、 舌背、腭舌弓、腭咽弓所围成的环形狭 窄部分。
31
四、耳的检查
外耳道弯曲,略成“S”形: 外段:向内、向前、微向上; 中段:向内、向后; 内段:向内、向前、微向下。
故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 后上提,使外耳道成一直线方向而易窥见。
32
33
耳的检查法
34
鼓膜的检查
•检查时注意观察鼓膜的形状、位置、颜色和
标志。
• 鼓膜大小与厚度:9mm×8mm×0.1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