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协议编程应用课程设计

网络协议编程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网络协议编程应用课程设计

系(院):机算计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网络11003班

姓名:王小贱

学号:201006421

指导教师:张为邱机

设计时间:2013.6.7 - 2013.6.18

设计地点:四号楼1楼2号机房

一、目的与任务

网络协议编程应用课程设计是《TCP/IP协议分析》课程后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网络协议编程方面的训练。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网络应用中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2)通过编程实践学习掌握网络协议的运行原理。

(3)练习多线程的网络编程模式,为以后开发真实的应用协议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1)合理设计系统框图和程序结构图。

(2)根据系统框图设计,编写程序代码。

(3)编写程序说明书。

三、实验环境

安装有vs2010以及虚拟机的计算机

四、课程设计内容

(1)、熟悉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开发环境。是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0版本于2010年4月12日上市,其集成开发环境(IDE)的界面被重新设计和组织,变得更加简单明了。Visual Studio 2010同时带来了NET Framework 4.0、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CTP( Community Technology

Preview--CTP),并且支持开发面向Windows 7的应用程序。除了

Microsoft SQL Server,它还支持IBM DB2和Oracle数据库。学习使用好vs2010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意义。

(2)、套接字编程练习

使用TCP/IP协议的应用程序通常采用两种应用编程接口(API):socket和TLI(运输层接)。前者有时称作"Berkeley socket",表明它是从伯克利版发展而来的。后者起初是由AT & T开发的,有时称作XTI (X/Open运输层接口),以承认X/Open这个自己定义标准的国际计算机生产商所做的工作。XTI实际上是TLI的一个超集。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实现了windows版本的socketAPI,又称winsock。

TCP/IP还是OSI的ISO协议都是分层模式的,用层的概念屏蔽的下层的细节,只要完成自层的功能即可,因而程序员在做网络编程时并不需要去关心网络底层的具体实现,只需要关心软件的功能即可极大的简化了程序的编写。因而我们在学习网络socket编程时并不一定要很多的网络方面的知识,甚至是TCP/IP协议的知识也不需要太多。因而在着我就不介绍那方面的知识了,如果要了解网上也四处都有那些被别人应用了N遍的经典的介绍。在这只介绍基于TCP和UDP的简单的编

程实现。

现今的网络程序一般都是基于C/S模型,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型。这种结构将主要运算操作放在中心计算机上。同集中式大型计算系统比较,"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良好的实用性、灵活性、交互性和可扩展性。"客户-服务器"以数据库服务器取代集中式文件共享进而实现了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松耦合。

Windows Sockets是Microsoft Windows的网络程序设计接口,它是从Berkeley Sockets扩展而来的,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提供给我们使用。Windows Sockets在继承了Berkeley Sockets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又对它进行了重要扩充。这些扩充主要是提供了一些异步函数,并增加了符合Windows消息驱动特性的网络事件异步选择机制。Windows Sockets 1.1和Berkeley Sockets都是基于TCP/IP协议的;Windows Sockets 2从Windows Sockets 1.1发展而来,与协议无关并向下兼容,可以使用任何底层传输协议提供的通信能力,来为上层应用程序完成网络数据通讯,而不关心底层网络链路的通讯情况,真正实现了底层网络通讯对应用程序的透明。

套接字的类型总共有三类:

1)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无差错、无重复的发送,且按发送顺序接收。这种类型是基于TCP协议的。

2) 数据报式套接字(SOCK_DGRAM)

提供无连接服务。数据包以独立包形式发送,不提供无错保证,数据可

能丢失或重复,并且接收顺序混乱。这种类型是基于UDP协议的

3) 原始套接字(SOCK_RAW)。

用于编写基于IP协议的程序。它可以访问ICMP和ICMP等协议包,可以编写内核不处理的IP数据包,还可以创建自定义的IP数据包首部。(3)、TCP套接字编程

当使用TCP/IP协议一发客户服务器服务程序时,服务器需要等待任意数量客户端的连接,以便以他们提供服务。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时,必须先知道服务器的名称。在TCP/IP中,就是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bind()函数实现将服务器绑定到一个已知的名字上的功能。接下来要将服务器套接字设置为监听状态,这是通过listen()函数完成的。在监听状态下,如果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服务器通过调用accept()函数来接受该连接请求。服务器与客户端完成连接后,就可以进行数据通信了。

对客户端来说,首先调用connect()函数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如果服务器接受了该请求,接下来就可以与服务器通信了。

开发套接字应用程序时,首先应进行Windows Sockets的初始化,加载Windows Sockets的实现,然后创建套接字,对TCP套接字来说,需要在socket()函数或都WSASocket()函数中指明SOCK_STREAM套接字类型。当服务器和客户端通信结束时,关闭套接字,释放Windows Sockets的实现。

流程如下:

服务器:创建套接字—>绑定—>监听—>接受连接—>收发数据—>

关闭

客户端:创建套接字—>连接—>收发数据—>关闭

Windows Sockets API重要函数说明如下:

一、WSAStartup()函数:

不管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开发Windows Sockets应用程序时,必须首先加载Windows Sockets动态库(DLL)。WSAStartup()函数实现此项功能。该函数是套接字应用程序必须调用的第一个函数。

该函数声明如下:

int WSAStartup(

WORD wVersionRequested,

LPWSADATA lpWSAData

);

wVersionRequested:指定准备加载Windows Sockets动态库的版本。高字节指定所需要库文件的副版本,低字节指定主版本。在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MAKEWORD(X,Y)方便指定该参数。X是高位字节,Y是低位字节

lpWSAData:指向lpwsadata结构的指针,该参数返回被加载动态库的有关信息。

WSADATA结构声明如下:

#define WSADESCRIPTION_LEN 256

#define WSASYS_STATUS_LEN 12

struct WSAData {

WORD wVersion;

WORD wHighVersion;

char szDescription[WSADESCRIPTION_LEN+1];

char szSystemStatus[WSASYSSTATUS_LEN+1];

unsigned short iMaxSockets;

unsigned short iMaxUdpDg;

char *lpVendorInfo;};

WSADATA结构被用来保存函数WSAStartup返回的Windows Sockets初始化信息。

wVersion :Windows Sockets DLL期望调用者使用的Windows Sockets规范的版本。高位字节存储副版本号, 低位字节存储主版本号,可以用WORD MAKEWORD(BYTE,BYTE ) 返回这个值,例如:MAKEWORD(1,1)

wHighVersion :这个DLL能够支持的Windows Sockets规范的最高版本。通常它与wVersion相同。

szDescription :以null结尾的ASCII字符串,Windows Sockets DLL将对Windows Sockets实现的描述拷贝到这个字符串中,包括制造商标识。文本(最多可以有256个字符)可以包含任何字符,但是要注意不能包含控制字符和格式字符,应用程序对其最可能的使用方式是把它(可能被截断)显示在在状态信息中。

szSystemStatus :以null结尾的ASCII字符串,Windows Sockets DLL 把有关的状态或配置信息拷贝到该字符串中。Windows Sockets DLL应

当仅在这些信息对用户或支持人员有用时才使用它们,它不应被作为szDescription域的扩展。

iMaxSockets :单个进出能够打开的socket的最大数目。iMaxUdpDg:一个进程发送或接收的最大数据报长度

lpVendorInfo :指向销售商的数据结构的指针。这个结构的定义(如果有)超出了WindowsSockets规范的范围。

二、socket()函数

初始化Windows Sockets DLL之后,创建套接字。socket()函数和WSASocket()将实现此功能。socket()函数声明如下:

SOCKET socket(

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

);

af:协议地址家族。创建TCP/UDP套接字时该参数为AF_INET。type:协议的套接字类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和SOCK_RAM 3种类型

protocol:协议。对于SOCK_STREAM套接字类型,该字段为IPPROTO_TCP或为0,对于SOCK_DGRAM套接字类型,该字段为IPPROTO_UDP或为0

三、bind()函数

bind()函数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已知的地址。该函数声明如下:

int bind(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

int namelen

);

s:套接字

name:地址

namelen:sockaddr结构长度来源:魁网学习频道-计算机二级考试

四、listen()函数

listen()函数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模式。listen()函数声明如下:

int listen(

SOCKET s,

int backlog

);

s:套接字

backlog:指定等待连接的最大队列长度(例如客户端的同时可连接数)五、accept()函数

accept()函数实现接受一个连接请求的功能。accept()函数声明如下:SOCKET accept(

int s;

struct sockaddr FAR* addr,

int FAR* addrlen

);

s:监听套接字

addr:该参数返回请求连接的客户端的地址

addrlen:该参数返回SOCKADDR_IN结构的长度

六、recv()函数

recv()函数和WSARevc()函数用于接受数据。recv()函数声明如下:int recv(

SOCKET s,

char F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

s:套接字

buf:接收数据缓冲区

len:缘冲区的长度

flags:该参数影响该函数的行为。如果为0表示无特殊行为,MSG_PEEK会使有用的数据被复制到接收缓冲区内,但没有从系统缓冲区中将其删除MSG_OOB表示处理带外数据。来源:魁网学习频道-计算机二级考试

七、send()函数

send()和WSASend()函数用于发送数据。send()函数声明如下:

int send(

SOCKET s,

const char F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s:套接字

buf:发送数据缓冲区

len:发送数据长度

flags:该参数影响该函数的行为。如果为0表示无特殊行为,MSG_DONTROUTE要求传输层不要将数据路由出去,MSG_OOB表示处理带外数据。

八、closesocket()函数

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释放后占资源。该函数声明如下:

int closesocket(

SOCKET s

);

s:套接字

九、shutdown()函数

shutdown()函数用于通知对方不再发送数据,或者不再接收数据,或者即不发送也不接收数据。该函数声明如下:

int shutdown(

SOCKET s,

int how

);

s:套接字

how:如果参数为SD_RECEIVE,则表示不允许再调用接收数据函数;

如果该参数为SE_SEND,则表示不允许再调用发送数据函数;如果该

参数为SE_BOTH,则表示即不允许调用发送数据函数也不允许调用接

收数据函数。

十、connect()函数

connect()函数实现连接服务器功能。该函数声明如下:

int connect(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

int namelen

);

s:套接字

name:服务器地址

namelen:sockaddr 结构的长度

(4)、聊天室程序的设计及实现

(5)、PING程序的设计及实现

五、实验调试结果及代码

(1)实验调试结果

聊天室实验:

启动服务器端

客户端连接服务器

连接上服务器

开始发送消息

服务器端显示连接状态

PING程序实验

Ping主机名

Ping ip地址

(2)实验代码

1、聊天室实验

服务器端: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

using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Sockets;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Xml;

namespace Server

{

public partial class ServerMain : Form

{

public ServerMain()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ServerMain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CmdStar.Enabled = true;

this.CmdStop.Enabled = false;

}

private int GetPort()

{

{ return 6600; }

}

private IPEndPoint ServerInfo;

private Socket ServerSocket;

private Thread ServerThread;

private Socket[] ClientSocket;

private int ClientNumb;

private byte[] MsgBuffer;

private void CmdStar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erverSocket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ServerInfo=new IPEndPoint(IPAddress.Any,this.GetPort());

ServerSocket.Bind(ServerInfo);

ServerSocket.Listen(10);

ClientSocket = new Socket[65535];

MsgBuffer = new byte[65535];

ClientNumb = 0;

ServerThread = new Thread(RecieveAccept);

ServerThread.Start();

CheckForIllegalCrossThreadCalls = false;

this.CmdStar.Enabled = false;

this.CmdStop.Enabled = true;

this.StateMsg.Text = "服¤t务?正y在¨2运?行D..."+" 运?行D端?口¨2:

êo"+this.GetPort().ToString();

this.ClientList.Items.Add("服¤t务?于?¨2 " + DateTime.Now.ToString() + " 开a始o?运?行D.");

}

private void RecieveAccept()

{

while (true)

{

ClientSocket[ClientNumb] = ServerSocket.Accept();

ClientSocket[ClientNumb].BeginReceive(MsgBuffer, 0, MsgBuffer.Length, 0, new

AsyncCallback(RecieveCallBack),ClientSocket[ClientNumb]);

this.ClientList.Items.Add(ClientSocket[ClientNumb].RemoteEndPoint.ToString()+" 成¨|功|连¢?接¨?服¤t务?器??.");

ClientNumb++;

}

}

private void RecieveCallBack(IAsyncResult AR)

{

try

{

Socket RSocket = (Socket)AR.AsyncState;

int REnd = RSocket.EndReceive(AR); string msg = Encoding.UTF8.GetString(MsgBuffer,0,REnd);

MessageList.Items.Add("["+DateTime.Now.ToString()+"]"+ msg);

for (int i = 0; i < ClientNumb; i++)

{

if (ClientSocket[i].Connected)

{

ClientSocket[i].Send(MsgBuffer, 0, REnd,0);

}

RSocket.BeginReceive(MsgBuffer, 0, MsgBuffer.Length, 0, new

AsyncCallback(RecieveCallBack), RSocket);

}

}

catch { }

}

private void CmdStop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erverThread.Abort();

ServerSocket.Close();

this.CmdStar.Enabled = true;

this.CmdStop.Enabled = false;

this.StateMsg.Text = "等쨨待?y运?行D...";

this.ClientList.Items.Add("服¤t务?于?¨2 " + DateTime.Now.ToString() + " 停a?ê止1运?行D.");

}

private void ServerMain_FormClosing(object sender, FormClosingEventArgs e)

{

try

{

ServerThread.Abort();

ServerSocket.Close();

}

catch { }

}

}

}

客户端: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

using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Sockets;

namespace Client

{

public partial class ClientMain : Form

{

public ClientMain()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IPEndPoint ServerInfo;

private Socket ClientSocket;

private Byte[] MsgBuffer;

private Byte[] MsgSend;

private void Connection() {

this.CmdSend.Enabled = false;

this.CmdExit.Enabled = false;

ClientSocket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MsgBuffer = new Byte[65535];

MsgSend = new Byte[65535];

CheckForIllegalCrossThreadCalls = false;

Random TRand = new Random();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erName.Text = "Tina" + TRand.Next(10000).ToString();

}

private void ClientMain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Connection();

}

private void CmdEnter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ClientSocket == null || !ClientSocket.Connected)

{

Connection();

}

ServerInfo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Parse(this.ServerIP.Text),

Convert.ToInt32(this.ServerPort.Text));

try

{

ClientSocket.Connect(ServerInfo);

ClientSocket.Send(Encoding.UTF8.GetBytes("用??户?ì: " +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erName.Text + " 进?入¨?系|ì统a3!ê?\n"));

ClientSocket.BeginReceive(MsgBuffer, 0, MsgBuffer.Length, 0, new

AsyncCallback(ReceiveCallBack), null);

this.LoginList.Items.Add("["+DateTime.Now.ToString()+"]"+"登ì?录?服¤t务?器??成¨|功|!ê?");

this.CmdSend.Enabled = true;

this.CmdEnter.Enabled = false;

this.CmdExit.Enabled = true;

}

gijmlAAA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1、实验一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Wireshark是一种开源的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软件,本实验通过Wireshark软件的安装使用,监控局域网的状态,捕获在局域网中传输的数据包,并结合在计算机网络课 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常用网络协议的数据包做出分析,加深网络课程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Wireshark软件的安装; Wireshark软件的启动,并设置网卡的状态为混杂状态,使得Wireshark可以监 控局域网的状态; 启动数据包的捕获,跟踪PC之间的报文,并存入文件以备重新查; 设置过滤器过滤网络报文以检测特定数据流; 对常用协议的数据包的报文格式进行分析,利用协议分析软件的统计工具显示网 络报文的各种统计信息。 2、实验二网络层实验—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层协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实验设计内容 本实验为ICMP实验。实验内容:Ping命令实现的扩充,在给定的Ping程序的基础上做如下功能扩充: -h 显示帮助信息 -b 允许ping一个广播地址,只用于IPv4 -t 设置ttl值,只用于IPv4 -q 安静模式。不显示每个收到的包的分析结果,只在结束时,显示汇总结果 Ping命令的基本描述

二、实验环境 实验一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1.联网计算机 或linux 系统 3.在PC中安装协议分析软件(如:Wireshark) 4.物理基础: 标准的以太网采用的是持续 CSMA 的方式,正是由于以太网采用这种广播信道争用的方式,使得各个站点可以获得其他站点发送的数据。运用这一原理使信息捕获系统能够拦截的我们所要的信 5.工作模式: 1) 广播模式(Broad Cast Model):它的物理地址(MAC)地址是 0Xffffff 的帧为广播帧,工作在广播模式的网卡接收广播帧。 2)多播传送(MultiCast Model):多播传送地址作为目的物理地址的帧可以被组内的其它主机同时接收,而组外主机却接收不到。但是,如 果将网卡设置为多播传送模式,它可以接收所有的多播传送帧,而不 论它是不是组内成员。 3)直接模式(Direct Model):工作在直接模式下的网卡只接收目地址是自己 MAC地址的帧。 4)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l):工作在混杂模式下的网卡接收所有的流过网卡的帧,信包捕获程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运行的。 实验二网络层实验—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1.联网计算机 2.Linux系统 3.系统自带编译环境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设计-IPsec隧道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网络安全协议》 课程设计 题目IPsec隧道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 7 月 4 日

目录 一、概述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2) 1.3课程设计的要求 (3) 二、问题分析 (3) 2.1系统需求 (3) 2.2 GRE协议分析 (3) 2.3 IPsec协议分析 (4) 三、协议漏洞 (5) 3.1协议漏洞解决措施 (5) 3.2协议漏洞解决详解 (5) 四、协议完善具体实现 (6) 4.1实现分析 (6) 4.2 GRE实现流程分析 (8) 4.3简单设备设置 (10) 五、案安全性分析 (11) 六、程设计心得、总结 (11) 七、参考文献 (12)

一、概述 网络如若想实现交流传输,必须以网络协议为载体进行。而网络协议(Network Protcol)是控制计算机在网络介质上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和约定。网络协议通常会被按OSI参考模型的层次进行划分。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提供各种网络互联的标准,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往往被合并称为高层。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以TCP/IP协议为主的Internet结构。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计算机安全界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因此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安全核心系统、VPN安全隧道、身份认证、网络底层数据加密和网络入侵主动监测等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安全技术极大地从不同层次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网络安全的实现首先需要网络协议的安全,但是网络协议都是人为写的,存在先天的不足与缺陷,以至于只能慢慢实践发现并给与补充。这里先谈一下VPN中的GRE协议。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协议是由Cisco和Net-smiths等公司于1994年提交给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网络工程工作小组)的,标号为RFC1701和RFC1702。GRE协议规定了如何用一种网络协议去封装另一种网络协议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隧道封装技术,它提供了将一种协议的报文在另一种协议组成的网络中传输的能力。GRE协议就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第三层VPN隧道协议。GRE隧道使用GRE协议封装原始数据报文,基于公共IP网络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GRE隧道不能配置二层信息,但可以配置IP地址。本文从GRE协议的工作原理入手,从安全性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GRE隧道协议的不足与缺陷,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安全防护方案。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详细分析IPsec隧道协议不支持对多播和广播的加密的不足,并针对其漏洞设计实施完善可行的策略。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将GRE与IPsec结合使用,弥补IPsec不能保护组播数据的缺陷。因为GRE可以封装组播数据并在GRE隧道中传输,所以对于诸如路由协议、语音、视频等组播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 网络协议分析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的抓包软件,了解ARP 、ICMP 、IP 、TCP 、UDP 协议的结构。 二、实验环境 1.虚拟机(VMWare 或Microsoft Virtual PC )、Windows 2003 Server 。 2.实验室局域网,WindowsXP 三、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四、实验内容 注意:若是实验环境1,则配置客户机A 的IP 地址:192.168.11.X/24,X 为学生座号;另一台客户机B 的IP 地址:192.168.11.(X+100)。在客户机A 上安装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若是实验环境2则根据当前主机A 的地址,找一台当前在线主机B 完成。 1、从客户机A ping 客户机B ,利用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ARP 协议; 2、从客户机A ping 客户机B ,利用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icmp 协议和ip 协议; 3、客户机A 上访问 http://biz.doczj.com/doc/7b5718878.html, ,利用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TCP 和UDP 协议; 五、实验步骤和截图(并填表) 1、分析arp 协议,填写下表 客户机B 客户机A

2、分析icmp协议和ip协议,分别填写下表 表一:ICMP报文分析

3、分析TCP和UDP 协议,分别填写下表

网络协议分析与仿真课程设计预习报告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网络协议分析与仿真课程设计预习报告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学院) 网络协议分析与仿真课程设计 预习报告 专业名称:__________ 网络工程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8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起止时间:2013年12月2日一2013年12月13日

题目一网络流量分析 一、课程设计目的 里加深对IP、DNS、TCR UDP、HTTP等协议的理解; 里掌握流量分析工具的使用,学习基本的流量分析方法。 二、课程设计地点及时间 二号实验楼442网络实验室,12月2日至12月6日,每天8: 00-14: 00 三、课程设计实验条件 工具:Wireshark (Windows 或Linux), tcpdump (Linux) 要求:使用过滤器捕获特定分组;用脚本分析大量流量数据(建议用perl)。 内容:Web流量分析 四、课程设计原理 1、DNS域名解析:首先,客户端的应用层会封装数据到达传输层,在传输层标识源端口号 与目的端口号(源端口号为大于1023随机,目的端口号为UDP5狒口)及应用层服务(这 里因该是请求DN硒询服务吧)。传输层封装数据产生数据段传给网络层,在网络层标识源IP地址及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为客户端IP ,目的IP地址为DNS服务器IP地址),网络层将数据段封装为数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将会在数据包里加入源MACM址及目的MA砸址(源MACM址为客户端网卡MA弛址,目的MAC%址为DNS服务器MACM址),这里应该查询MA或存。数据链路层根据客户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链路,将数据包封装成 帧,传给物理层。物理层会将数据帧转化为电信号放到物理介质上。 电信号到达DNS服务器后会从物理层到达应用层(这里和客户端发送数据差不多,只不过这 个过程变成了解封装),DNS服务器做完域名解析后再将数据传给客户端,传输过程同客户端发送数据。 2、建立TCP/IP连接:客户端知道WE囹艮务器IP地址之后,在网络层产生建立TCP/IP三次握手的数据包(TCP/IP三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SYN信息,服务器端收到SYN信 息后回复给客户端SYN+AC褊认信息,客户端收到确认信息后再向服务器发送ACK信息建立 连接),应用层标识HTTP服务将数据发送到传输层,传输层将数据+源端口号(大于1023)、目的端口号(80)+上层服务WW如装为数据段传给网路层。网络层将数据段+源ip与目的 ip (WW服务器的ip地址)封装为数据包发送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参照ARP缓存表确定源MAC%址(本机MACM址)及目的MACM址(客户端与路由B相连端口的MACM址)将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这里还需要CR破验。。。。。。数据帧到达物理层后变成电信号发送 到介质上(这里还需要访问控制方法DSMA/CD 路由B收到电信号后传给路由器的数据链路层,这里还需要CRC,FC眼验。。。…确定数据 帧没有损坏后查看目的MACM址与路由器端口地址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将解封装,将数据包 发送到路由器B的物理层,路由器查看路由表确定数据包的转发端口,路由器B确定与路由 A之间的链路,创建帧。 路由B与路由A可以看成是点对点,即路由B将创建PPP帧。路由A收到电信号后,确定帧的完整性,如果完整即将数据帧解封装发送到网络层,路由A查询路由表将数据包转发到与WEBf连的路由端口。 路由A的数据链路层将查询ARP缓存表确定WW服务器的MACM址,路由A将创建源MAC 地址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局域网多人聊天室 班级:0991132 学号:1099113202 姓名:赵燃 指导教师:宋毅、王家宁、徐红梅、姚璐 周期:一周 成绩: 2011年12 月23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网络高级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计是学习该课程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vc++语言进行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面向对象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任务:局域网多人聊天室 该程序实现局域网内的聊天功能,包括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两部分。 客户端程序:可连接到服务器,并将消息发送到服务器端和接受服务器端发送来的信息。 服务器端程序:可将消息发送到客户端和接受客户端发送来的消息。 (二)题目要求 该系统要求完成聊天室的全过程,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两大部分的编程及其连接。服务器端聊天程序负责接收和发送来自客户端的聊天信息,客户端聊天程序负责建立和维护与服务器端的连接,想服务器发送本客户的聊天内容。系统采用VISUAL C++语言程序设计编程实现。并且按要求编写程序设计报告书,能正确编写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技术文档。 二、设计正文 1系统分析 (1)服务器聊天程序要在待定的端口上等待来自聊天客户的连接请求,并且需要维护一个客户连接表,以记录所有成功的连接。 (2)服务器聊天程序要及时接受从各个聊天客户发送过来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转发到一个或多个客户连接。对于公共聊天室,服务器将把接受到的信息除源端外的所有客户发送过去。 (3)服务器还要监控这些连接的状态。在客户主动离开或发生故障时从列表删除相应的表项,并及时更新连接表。 2功能详细描述及框图 用户首先启动客户端,登陆服务器并向服务器发送信息,启动服务器,服务器等待客户要求并向客户反馈在线用户信息,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信息,服务器处理用户的数据,然后用户开始聊天,客户端的聊天分为对群聊天和私聊的信息,该信息应通过程序控制分别进行处理。

网络协议实践课程设计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网络协议实践》 课程设计报告 签名:

目录 第一章 TCP和ARP协议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什么是TCP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TCP报文类型与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什么是ARP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ARP报文类型和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抓包验证TCP协议和ARP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实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实验步骤与抓包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实验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OSPF路由协议验证分析.. (3) 3.1实验环境及工具介绍 (9) 3.2实验步骤及抓包结果分析 (10) 3.3实验结论--OSPF运行过程说明 (12) 3.4实验心得体会 (12)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设计报告SSL协议

SSL协议的安全性研究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人们对Internet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当今时代,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严重束缚了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应用。安全套接层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是由Netscape公司设计开发的安全协议,主要用于加强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安全性。SSL协议是基于Web应用的安全协议,它采用了RSA算法、RC4—128、RC一128、三重DES算法和MD5等加密技术实现两个应用层之间的机密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并采用X.509数字证书实现鉴别,其加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安全的通讯通道,而且该通道可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两端同时实现支持。 2 SSL协议简述及相关概念 SSL协议用来建立一个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安全的TCP连接,尤其可被用来认证服务器,可选地认证客户,执行密钥交换,提供消息认证,而且还可以完成在TCP协议之上的任意应用协议数据的完整性和隐蔽性服务。SSL为在Internet上安全地传送数据提供了一介加密通道,建立一个安全连接,主要实现以下工作:加密网络上客户端和服务器相互发送的信息;验证信息在传送过程是否安全完整:运用非对称密钥算法验证服务器;验证客户身份;交换应用层数据。 2.1 SSL---安全套接层协议。 是由Netscape设计的一种开放性协议,它提供了一种介于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数据安全套接层协议机制。SSL位于TCP/IP协议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TCP/IP连接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器认证、消息完整性以及可选的客户机认证。其目的是为客户端(浏览器)到服务端之间的信息传输构建一个加密通道,此协议是与操作系统和Web服务器无关的。 2.2 SSL协议可分两层: 2.2.1 SSL记录协议: 它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TCP)之上,位于SSL协议的底层,为高层协议提供数据封装、压缩、加密等基本功能的支持。在SSL中,所有数据被封装在记录中,SSL握手协议中的报文,要求必须放在一个SSL记录协议层的记录里,但应用层协议的报文,允许占用多个SSL 记录来传送 (1) SSL记录头格式 SSL记录头可以是2个或3个字节长的编码。SSL记录头包含的信息有记录头的长度、记录数据的长度,以及记录数据中是否有填充数据,其中填充数据是在使用块加密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网络协议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 2 2.课程设计要求 ---------------------------------------------------- 2 3.课程设计题目分析 ------------------------------------------------ 2 3.1 网卡设置 -------------------------------------------------- 2 3.2 程序设计 -------------------------------------------------- 3 3.2.1 使用原始套接字------------------------------------------ 3 3.2.2 接收数据包---------------------------------------------- 4 3.2.3 定义IP头部的数据结构---------------------------------- 4 3.2.4 IP包的解析 --------------------------------------------- 5 4.解析IP数据包设计相关知识 -------------------------------------- 5 5.程序流程图------------------------------------------------------- 6 6.程序设计--------------------------------------------------------- 7 6.1 协议的定义 ------------------------------------------------ 7 6.2捕获处理--------------------------------------------------- 7 6.3 运行界面 -------------------------------------------------- 8 7.实验结果--------------------------------------------------------- 9 8.自我评析和总结 -------------------------------------------------- 9 8.1 实训心得-------------------------------------------------- 9 8.2 实训日记-------------------------------------------------- 9 9.主要参考资料 -------------------------------------------------- 10 [2]《网络协议分析》寇晓蕤罗俊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3]《C语言程序设计》张建伟李秀琴主编科学出版社--------- 10 [4]《C++程序设计教程——面向对象分册》郑秋生主编 --------- 10电子工业出版社 -------------------------------------------------- 10 10.附录 ---------------------------------------------------------- 10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报告书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 班级:14计算机网络1班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 姓名学号: 起迄日期: 6月10日-6月24日 课程设计地点:实验楼C211 指导教师:庄晓华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5 年06月16日

一、内容要求 独立设计一个小型网络的安全方案,采用的安全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加密技术、认证技术、VPN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病毒系统等局域网核心服务功能。其中必须用Packet Tracer实现的功能为防火墙技术的配置与管理或网络安全隔离。 二、评分标准 (一)网络安全方案评分标准(40分) 网络安全方案及测试报告(40分) 1、网络安全方案2000字(30分) 1)相关概念定义准确。(10分) 2)安全方案叙述完整清晰。(10分) 3)设计合理,符合实际应用需求。(10分) 2、测试报告(10分) 确定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完成测试总结报告。 (二)网络设备系统配置评分标准(60 分) 1、系统设计(10分) 1、在Packet Tracer中实现,要求:网络设备选型合理,(5分) 2、网络设备连接,要求:正确使用连接介质(5分)。 2、网络设备配置(40分) 1、PC机、服务器配置,要求:能作必要TCP/IP属性设置(10分) 2、网络设备接口配置,要求:正确配置端口,实现网络连通。(10分) 3、网络安全配置,要求:实现设定的网络安全防护(20分) 3、安全防护测试(10分) 使用正确测试方法,步骤完整.(10分) 三、设计要求: 1、所有PC机的默认网关地址中第四个数为学生学号,如“a.b.c.学号” (注意:PC机的地址不能与此默认网关地址冲突)。 2、所有网络设备、PC机的名称以学生姓名开头,如“azgSW1”。 四、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提交网络安全方案(.doc文档),文件命名格式:学号姓名.doc, 如01安志国.doc。 2、提交Packet Tracer文档(.pkt文档),文件命名格式:学号姓名.pkt, 如01安志国.pkt。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实现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___ _ 学号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 _____ 2010 年 1 月 5 日

设计摘要 关键词:SOCKET编程,FTPclient/server程序 摘要:本课程设计包含了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 文件传送是各种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基本功能,文件传送协议是一种最基本的应用层协议按照客户/服务器的模式进行工作,提供交互式的访问,是INTERNET使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TCP/IP 网络体系结构之上,使用socket 编程接口编写两个程序,分别为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实现下述命令功能:get , put, pwd, dir, cd, ?, quit 等,利用了已有网络环境设计并实现简单应用层协议。 本设计包括了具体设计任务,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设计流程图,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实验运行结果,核心程序,个人体会及建议等。

目录 1、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18 1. 1 具体设计任务----------------------------------------------18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18 1.2.1基本思路-------------------------------------------------18 2.2.2 相关理论--------------------------------------------18 设计流程图------------------------------------------------19 实验运行情况----------------------------------------------19 核心程序--------------------------------------------------22 2.5.1 服务器(sever)程序---------------------------------22 2.5.2 客户(client)程序----------------------------------29 心得体会-----------------------------------------------------------------------------37 参考文献--------------------------------------------------------38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设计报告SSL协议

协议的安全性研究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人们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当今时代,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严重束缚了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应用。安全套接层( )协议是由公司设计开发的安全协议,主要用于加强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安全性。协议是基于应用的安全协议,它采用了算法、4—128、一128、三重算法和5等加密技术实现两个应用层之间的机密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并采用X.509数字证书实现鉴别,其加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安全的通讯通道,而且该通道可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两端同时实现支持。 2 协议简述及相关概念 协议用来建立一个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安全的连接,尤其可被用来认证服务器,可选地认证客户,执行密钥交换,提供消息认证,而且还可以完成在协议之上的任意应用协议数据的完整性和隐蔽性服务。为在上安全地传送数据提供了一介加密通道,建立一个安全连接,主要实现以下工作:加密网络上客户端和服务器相互发送的信息;验证信息在传送过程是否安全完整:运用非对称密钥算法验证服务器;验证客户身份;交换应用层数据。 2.1 安全套接层协议。 是由设计的一种开放性协议,它提供了一种介于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数据安全套接层协议机制。位于协议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连接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器认证、消息完整性以及可选的客户机认证。其目的是为客户端(浏览器)到服务端之间的信息传输构建一个加密通道,此协议是与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无关的。 2.2 协议可分两层: 2.2.1 记录协议: 它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之上,位于协议的底层,为高层协议提供数据封装、压缩、加密等基本功能的支持。在中,所有数据被封装在记录中,握手协议中的报文,要求必须放在一个记录协议层的记录里,但应用层协议的报文,允许占用多个记录来传送 (1) 记录头格式 记录头可以是2个或3个字节长的编码。记录头包含的信息有记录头的长度、记录数据的长度,以及记录数据中是否有填充数据,其中填充数据是在使用块加密()算法时,填充实际数据,使其长度恰好是块的整数倍。最高位为1时,不含有填充数据,记录头的长度为2个字节,记录数据的最大长度为32767个字节;最高位为0时,含有填充数据,记录头的长度为3个字节,记录数据的最大长度为16383个字节。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实验一: unsigned short checkSum(char*pBuffer,int nLen) { unsigned short nWord; unsigned int nSum=0; int i; for(i=0;i>16) { nSum=(nSum&0xFFFF)+(nSum>>16); } nSum=~nSum; return((unsigned short)nSum); } int timeout=1000; setsockopt(sock_raw,SOL_SOCKET,SO_RCVTIMEO,(char*)&timeout,sizeof(timeout)); setsockopt(sock_raw,SOL_SOCKET,SO_SNDTIMEO,(char*)&timeout,sizeof(timeout)); ICMPheader*pIcmpHeader=(ICMPheader*)sendBuffer; pIcmpHeader->byType=8; pIcmpHeader->byCode=0; pIcmpHeader->nId=(USHORT)::GetCurrentProcessId(); pIcmpHeader->nChecksum=0; pIcmpHeader->nSequence=htons(nSeq++); memset(sendBuffer+sizeof(ICMPheader),'*',32); pIcmpHeader->nChecksum=htons(checkSum(sendBuffer, sizeof(ICMPheader)+32)); int nRet=sendto(sock_raw,sendBuffer,sizeof(ICMPheader)+32,0, (SOCKADDR*)&dest_addr,sizeof(SOCKADDR_IN)); IPheader*ipHdr=(IPheader*)recvBuffer; ICMPheader*icmpHdrRet=(ICMPheader*)(recvBuffer+sizeof(IPheader)); if(icmpHdrRet->byCode==0&& icmpHdrRet->nId==pIcmpHeader->nId&& icmpHdrRet->nSequence==pIcmpHeader->nSequence) { nPacketReceived++; unsigned long dwRecvTime=::GetTickCount(); int nRoundTime=dwRecvTime-dwSendTime; nTotalRoundTime+=nRoundTime;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2014年 6 月 29日

实验1 基于ICMP的MTU测量方法 实验目的 1)掌握ICMP协议 2)掌握PING程序基本原理 3)掌握socket编程技术 4)掌握MTU测量算法 实验任务 编写一个基于ICMP协议测量网络MTU的程序,程序需要完成的功能: 1)使用目标IP地址或域名作为参数,测量本机到目标主机经过网络的MTU; 2)输出到目标主机经过网络的MTU。 实验环境 1)Linux系统; 2)gcc编译工具,gdb调试工具。 实验步骤 1.首先仔细研读ping.c例程,熟悉linux下socket原始套接字编程模式,为实验做好准备; 2.生成最大数据量的IP数据报(64K),数据部分为ICMP格式,ICMP报文为回送请求报 文,IP首部DF位置为1;由发送线程发送; 3.如果收到报文为目标不可达报文,减少数据长度,再次发送,直到收到回送应答报文。 至此,MTU测量完毕。

ICM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用于传输出错报告控制信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协议,它对于网络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等情况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ICMP报文在IP帧结构的首部协议类型字段(Protocol 8bit)的值=1.

ICMP原理 ICMP提供一致易懂的出错报告信息。发送的出错报文返回到发送原数据的设备,因为只有发送设备才是出错报文的逻辑接受者。发送设备随后可根据ICMP报文确定发生错误的类型,并确定如何才能更好地重发失败的数据包。但是ICMP唯一的功能是报告问题而不是纠正错误,纠正错误的任务由发送方完成。 我们在网络中经常会使用到ICMP协议,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用于检查网络通不通的Ping命令(Linux和Windows中均有),这个“Ping”的过程实际上就是ICMP协议工作的过程。还有其他的网络命令如跟踪路由的Tracert命令也是基于ICMP协议的。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网际控制报文协议)是为网关和目标主机而提供的一种差错控制机制,使它们在遇到差错时能把错误报告给报文源发方.是IP层的一个协议。但是由于差错报告在发送给报文源发方时可能也要经过若干子网,因此牵涉到路由选择等问题,所以ICMP报文需通过IP协议来发送。ICMP数据报的数据发送前需要两级封装:首先添加ICMP 报头形成ICMP报文,再添加IP报头形成IP数据报 通信术语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是指一种通信协议的某一层上面所能通过的最大数据包大小(以字节为单位)。最大传输单元这个参数通常与通信接口有关(网络接口卡、串口等)。 实验2 基于UDP的traceroute程序 实验目的 1)掌握UDP协议 2)掌握UDP客户机/服务器编程模式 3)掌握socket编程技术 4)掌握traceroute算法

《网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报告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电子商务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 网页界面 网站栏目网站功能(JS程序)合计 50分10分40分100分 2016年 06 月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属于设计性实验,在学习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学习网页制作的步骤与方法,使用CSS+DIV制作一个简单的网站,能够对网站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规划。进一步熟悉和领悟HTML语言、CSS样式表和JAVASCRIPT语言的语法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 二、实验步骤 1、进行网站整体规划,包括网站主题、栏目以及界面的构思,确定网站结构,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2、设计网站的主页以及栏目,利用CSS+DIV制作网站主页和弹出式导航条菜单,利用JavaScript制作动态效果,并用firework软件对主页进行切图。 3、设计并利用CSS+DIV制作列表页,并用firework软件对列表页进行切图。 4、设计并利用CSS+DIV制作内容页,并用firework软件对内容页进行切图。 5、进行调试和修改已形成最终实验结果。 三、网站设计思路 1、参照“唯品会”“折800”等电商网站,确定网站主题为“轻奢电商”。 2、设计网站主页,主页设置首页、美妆、服饰、零食、母婴、关于我们、在售分类等七个一级栏目。其中美妆、服饰、零食、母婴四个栏目含有二级栏目。 3、首页设置品牌热卖、限量抢购等图片展示,并利用Javascript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的表单验证,在图片之下设置一个新闻列表提供有关网站的最新消息,右侧设置账户、密码的表单验证,并在网页结尾处写上官方微信和版权信息。 4、由主页导航栏上的的在售分类引出列表页,在列表页中采用新闻列表样式具体展示本企业的全部商品分类并设置超链接。 5、由列表页中美妆|女士护肤|洁面弹出具体的内容页面,主要由图片以及相应的文字介绍组成。 四、网站的核心代码 1、主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利用java实现UDP协议

??????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利用java 实现UDP协议 系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4110415 姓名张振 指导教师王聪 2014年7月4日

1.需求分析 程序是如何通过网络进行相互通信的呢?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用物理链路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就形成网络。通信是人与人之间同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网络通信一般指网络协议。当今网络协议有很多,其中基本最常用的就是TCP/IP 协议族。UDP 协议就是属于TCP/IP协议族中的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在OSI模型中,UDP协议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与TCP 相比,UDP有不提供数据报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的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 本文利用Java语言网络编程的思想,编写UDP协议程序,实现UDP协议在网络中所要完成的功能。在Java语言为实现程序的相互通信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抽象应用程序接口(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这类应用程序接口被称为套接字(sockets)。 因此,本文UDP协议的编程所需要用到的接口就是套接字。 2.实验环境 开发环境: 个人PC+win8.1+myeclipse 10 3.实验原理以及相关内容 3.1 UDP简介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中文全称是用户数据包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在OSI模型中,UDP协议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与TCP相比,UDP有不提供数据报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的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 3.2 使用UDP原因 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 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这是因为UDP 有以下特点: (1)UDP是一个无连接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 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 (2)由于传输数据不建立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收发状态等, 因此一台服务机可同时向多个客户机传输相同的消息。 (3)UDP信息包的标题很短,只有8个字节,相对于TCP的20个字节信息包的额 外开销很小。 (4)吞吐量不受拥挤控制算法的调节,只受应用软件生成数据的速率、传输带宽、 源端和终端主机性能的限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系):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

实验四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本次设计以实用、够用、好用、安全为指导思想;以开发标准、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开放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 (2)先进性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校园网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校园网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3)可靠性原则: 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分层设计理念: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一般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