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论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浅析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系:法语系班级:3班学号:20201205030072 姓名:方婷婷
摘要:两场震惊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有着一些惊人的相似,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但是也有着很多不同点,历史背景下,中国状况比法国当时更让人堪忧;思想基础上,法国资本主义思想更加深刻明确,中国就显得软弱和被动;革命过程中,法国大革命更加轰轰烈烈;历史意义上,法国大革命更大留下的是是确立了一整套政治大变动的模式和典范。

关键字:背景思想革命过程意义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

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迅速而彻底地摧毁了代表封建特权阶级利益的旧制度体系。

122年后的10月10日夜里,武昌的几声零碎的枪响,在这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中国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辛亥革命。

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两场革命都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各自国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然这两场革命也是大不相同的,这里我将简单论述一下它们的异同。

从历史背景来说:法国大革命,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

金融资本雄厚。

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而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

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

“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1】马迪厄在其书中提到:“这次革命并非爆发在一个贫穷的国度里,反而是在一个正在极度繁荣的国度里。

贫穷有时可以引起骚乱,但不能造成伟大的社会激变。

社会激变往往是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

【2】法国大革命就起源于这种社会大激变。

而20世纪初的中国状况更让人恐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在帝国主义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限制与阻碍,而且其签订也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愿当‘洋人的朝廷’”。

【3】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除此之外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赔款等,财政开支激增了4倍之多。

然后就不断增加民众的税收,导致民怨沸腾。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两重主要矛盾导致了辛亥革命的诞生。

两国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为了推倒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爆发了革命。

只是辛亥革命还担负着打击帝国主义,挽救当时摇摇晃晃的中国的重任。

在思想基础上:欧洲的启蒙运动用其理性之光驱赶黑暗,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正在发生。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例如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法国大革命指明了方向,也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为大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而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力量更壮大,经历了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更成熟,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出较完整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理由和将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

与法国相比,中国人的思想启蒙要艰巨得多。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不断发展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

一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在民族危机加深,群众自发运动斗争高涨形势的推动下,开始摸索救过救民的道路。

但“这种思想变革只局限于中国的上层人物和知识分子群体。

孙中山的革命宣传。

大多局限于海外华人当中。

”【4】在此看来,在思想上,法国大革命的理念是坚定的,尖锐的,主动的,而中国的民主革命思想就显得有些软弱而被动。

在革命过程中:法国大革命显得繁琐冗长。

由于财政困难路易XVI被迫召开的三级会议,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但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毅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

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吉伦特派的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党人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过程就显得简单些了,在思想和组织基础都奠定好的革命形势下,1911年10月10日,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一时间,大江南北,到处燃起了革命的烈火。

到1911年底,孙中山建立了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

只是这个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至此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法国大革命历时5年,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人民在革命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辛亥革命就显得轻柔些。

且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局限于推翻清政府,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与到革命中来。

两场革命在彻底性上走向了两个极端,法国大革命取得成功,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而辛亥革命没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从历史意义上:“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或正在摧毁(因为它仍在继续) 旧社会中贵族制和封建制所产生的一切,以任何方式与之有联系的一切,以及即使带有贵族制和封建制最微小的印迹的一切⋯⋯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

这就是大革命的业绩”【5】“法国大革命采用暴力手段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法国也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资本主义革命。

”【6】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

正如列宁所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7】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列宁也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8】“法国大革命本身最重要的遗产是确立了一整套政治大变动的模式和典范。

而这套典范已为各地起义者普遍采用。

”【9】两次革命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深刻影响了人民走向民主与文明的历史进程。

【1】 /view/7189.htm#1 2013.5.20 法国大革命百度百科历史背景
【2】(法) 马迪厄.法国革命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4】《浅析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孙文沛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11年第11期
【5】 (法)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P60) 【6】 /view/7189.htm#6 法国大革命百度百科 2013.5.20
【7】《列宁全集》(第29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 1990 (P160)
【9】《革命的年代(1789-1848)》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