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法周珂第一编 第三章

环境法周珂第一编 第三章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问题与思考
• • • • • 1、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什么? 2、试述环境法的协调发展原则。 3、试述环境法的预防为主原则。 4、试述环境法的环境责任原则。 5、试述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与国家干预的关 系。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பைடு நூலகம்
问题与思考
• 8. A发电集团与 B省政府之间签署了电力发展的 合作协议书,根据此协议书,A在B省的主要河流 C旁,建成了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D。D的建成, 带动了B省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得B省政府的财政 收入得以增加。但是,也必须要看到伴随着 D的 建成,诸如地质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 系列环境问题也产生了。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 • (1)B省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是否要引入公众参 与机制? • ( 2)结合此案例,谈谈公众参与原则如何才能 更有效地实施?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 环境责任原则
• 环境责任原则(又称为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 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也曾被简称为谁污染谁治理、 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是指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或 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对自然资源造成减损者,应承担 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这项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 护所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用以消除环境成本外部 化或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性,寻求利益与责任相一致的实 质公平,是作为环境法的法理学依据的民法原则的延伸。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总主编 曾宪义
环 境 法
周 珂 著
(第四版)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编 环境法学总论
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 我国环境法的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四项:
• • • •
(1)协调发展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环境责任原则; (4) 公众参与原则。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协调发展原则
• 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 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的统一。这项原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和环境政策中均有直 接规定,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 这一原则表明,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是我国环境法的两 个并行不悖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具有二元价值的意义, 这就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四节 公众参与原则
• 公众参与原则(又称为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或环 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是指环境法通过各种法定的形式 和途径,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 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这项原则 最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环境法的民主与法治要求,是环境 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预防为主原则
• 预防为主原则(又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 原则),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以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破坏 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 富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度之内,并对已造成 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积极治理的原则。预防为主原则也已 经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共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 社会在气候变化应对等重要事项上提出的“风险预防原 则”与我国的预防为主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