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序号
内容
(1)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
大家好,欢迎来到安全课堂,这堂课我们学习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3)
重点问题导学:
1、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有哪些?
2、公路工程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公路工程施工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5)xx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驻地总监阮某、现场监理徐某对吊装作业现场监理不到位,对该起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33)
触电事故
事故经过:2006年x月x日,赵某、李某在某桥梁工地加工一个钢构件需用电钻,李某去工具间拿来电钻,试了一下认为好用,就交给赵某,赵某拿着电钻开始钻眼。此时,李某突然发现赵某浑身颤抖,立即拔下电源线,过去观察发现赵某手里拿着电钻不动了。李某马上喊来了工班长孙某某说赵某触电了。孙某某马上对赵某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措施进行急救,同时叫李某打电话叫车送医院。约半小时后赵某被送到当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2)分包单位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未落到实处,导致抹灰工擅自开启搅拌机。
3)施工现场劳动组织不合理,大量抹灰工作业仅安排三名工人和一台搅拌机进行砂浆搅拌,造成抹灰工在现场停工待料。
4)事故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施工现场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8)
防范措施:
(1)工程施工必须建立各级安全管理责任,施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应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的情况发生。
(36)
(3)物资装备部经理,未严格按照公司《手持电动工具管理规定》要求对手持电动工具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导致绝缘损坏的电钻还在使用,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
(4)项目部经理,对外来员工缺乏教育培训,组织隐患排查不彻底,对事故的发生负领导责任。
(29)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x年7月4日下午3时许,xx高速公路xx标段K109+240桥在吊装梁板,一块梁板由运梁拖车从梁场运往K109+240桥途中,梁板撞到一台12t吊车右后支腿,使梁板侧翻倒地。然后使用一台12t吊车和一台16t吊车将倒地梁板翻正装车,起吊时,12t吊车和16t吊车起吊未同步,造成梁板向12t吊车方向摆动,洪某某见势向前用双手推梁板,因梁板摆力过大,一端撞向洪某,并将其推向12t吊车尾部,造成挤压,臀部被吊车吊钩抵伤,胯骨骨折出血。洪某被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19)
(20)
(21)
(22)
(23)
(24)
(25)
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x年x月24日,在x局总包、x公司分包的x工程工地上,现场使用一台JGZ350型混凝土搅拌机用来拌制抹灰砂浆。上午9时30分左右,由于从搅拌机出料口到x工程西北侧现场抹灰点约有200m左右的距离,两台翻斗车进行水平运输,加上抹灰工人较多,造成砂浆供应不上,工人在现场停工待料。身为抹灰工长的文某非常着急,到砂浆搅拌机旁督促拌料。因文某本人安全意识不强,趁搅拌机操作工去备料时,私自违章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转过程中,将头伸进料口查看搅拌机内的情况,被正在爬升的料斗夹到其头部,人跌落在料斗下,料斗下落后又压在文某的胸部,造成头部大量出血。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将文某急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2)桥梁工队队长蔡某对吊装施工组织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对该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32)
(3)梁板吊装现场负责人周某某对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制止不力,对该起事故负一定责任。
(4)九标段项目经理部对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落实未到位,安全管理不够,项目部主持工作副经理曹某某对该起事故负领导责任。
(18)
(3)隧道二衬钢筋绑扎2板约25m后,在没有任何支撑受力的情况下,各种施工车辆二衬台车由其下面通过产生的震动对二衬钢筋的结构产生影响,由于车速车辆通过二衬钢筋下时产生的风动力造成钢筋的变形,钢筋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变差。
(4)隧道在洞内施工挖掘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爆破作业产生的冲击波(向洞口方向)对衬钢筋产生的冲击造成结构变形,当变形达到钢筋无法承受的弯曲极限时,发生失稳突然塌落。
(26)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身为抹灰工长的文某,安全意识不强,在搅拌机操作工不在场的情况下,违章作业,擅自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将头伸进料斗内,导致料斗夹到其头部,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7)
(2)间接原因
1)总包单位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督促不力。
(1)协作单位总经理对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不严,导致事故的发生,应付这起事故的主要领导责任。
(2)协作单位委派到大桥负责钢结构施工的管理和安全生产负责人李某,未按项目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要再次对钢结构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思想教育”的规定,对作业人员没有进行第二次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思想教育,应对这起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12)
(6)负责本项目部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的专职安全员,虽然制订了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和高处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但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负事故监督检查不够的责任。
(7)项目部领导班子在这次事故中,也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13)
物体打击事故
事故经过:x年4月24日,xx路桥集团公路一局一公司在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电动升降机杆件突然断裂,吊桶下落,砸死l人。
(11)
(3)钢结构班组长廖某,看到苏某在没有系好安全带的情况下作业,也未及时制止,应付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
(4)死者苏某,在没有人安排其工作的情况下,私自上到0号块支撑架上面作业,安全带未系(挂扣)好就进行操作,严重违反了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的规定,是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5)工区负责人虽然在拆除、安装0号块平台支撑架时交代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但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应对这起事故负有监管不力的管理责任。
(4)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
(5)
公路工程施工具有点多线长、工种复杂、工程量大、涉及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多,同时施工过程受自然因素及外界干扰的影响很大,建设项目规模大,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事故隐患多,易产生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爆炸、触电等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司索工洪某某手推摆动梁板,被梁板撞到12t吊车后部,造成挤压。
(2)间接原因
1)桥梁工队对吊装作业施工组织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
2)梁板吊装现场负责人周某某对工人违章作业制止不力。
3)九标段项目经理部对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落实未到位,安全管理不够。
(34)
事故原因分析:
(1)电工赵某使用电钻打眼作业过程中,由于电钻电气绝缘损坏使电钻外壳带电,造成赵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钻孔作业中,电源箱上的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电钻发生漏电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作业中未严格按照公司《手持电动工具使用规范》的要求穿好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5)
事故结论与经验教训:
(1)电工赵某在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时,未按照规范要求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违反电器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因本人已死亡不再进行追究责任。
(2)工班长对员工缺乏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对使用的电动工具、电源箱等未严格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导致有缺陷的设备、设施还在继续使用,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17)
事故原因分析:
(1)QA5合同段xx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二衬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大跨度又没有对承力部位进行挂吊和支撑的情况下,拖延了15天的时间没有及时衬砌,致使钢筋产生疲劳失稳。
(2)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考虑不安全因素,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检查制度,现场管理不到位,发现施工人员在没有衬砌的钢筋结构下进行施工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固。
4月24日14:30贺家坪互通4号桥挖孔桩1-B号桩施工过程中,当电动升降机提渣至距井底7m左右时,固定钢丝绳的卡口突然断裂,致使吊桶下落击中孔内施工人员头部,造成重伤。事故发生后,项目部迅速将伤者送至医院,医院诊断为颅脑机能障碍,因伤势过重,于当晚抢救无效死亡。
(14)
事故原因分析:
(1)项目部及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施工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9)
(3)项目部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现场工区负责人、工长没有落实高处作业安全措施防范工作。
(4)虽然项目部已对作业班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但经常性的教育、宣传开展不够,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思想意识不够,发现违章现象没人制止。
(10)
事故结论与经验教训:
经事故认定,协作单位安全工作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项目部负有连带责任。
(2)项目部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够,未在井下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减少意外事故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危害性。
(3)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忽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15)
防范措施:
(1)项目部应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人员、机械、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尤其对桩孔提升设备每天必须进行例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
(2)事故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不能仅仅放在口头,而应落到实处,要热闹过每个施工从业人员都知道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3)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加强对施工危险源的监控,完善有关的安全防护设施。
(4)施工现场应合理组织劳动,根据现场实际工作量的情况配置和安排充分的人力和物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