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灵菇与杏鲍菇栽培技术

白灵菇与杏鲍菇栽培技术


平板培养的菌丝体
2020/11/18
母种培养基中的菌丝体
2020/11/18
原种培养基中的菌丝体 2020/11/18
(2)子实体
• 子实体是白灵菇的繁殖器官,在菌褶上产生孢子-----种子,孢子萌发并进行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
• 白灵菇子实体有三种类型

手掌形

马蹄形

圆柱形
• 手掌形白灵菇质量最好,通体白色,菌盖大而厚,菌 柄粗短,品质优。
1.白灵菇生产的工艺流程
(2)反季节栽培(春种秋收)
合理选择栽培季节----科学配料----精细 拌料----突击装袋----彻底灭菌----严格 无菌条件下接种----发菌管理----后熟期 管理----低温冷藏----变温催蕾----疏蕾 ----出菇管理----及时采收----包装销售 。
反季节栽培可以降低污染率,提早上 市,提高栽培效益。
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2020/11/18
主要内容
一、 白灵菇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二、 白灵菇生产的理论基础 三、 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四、 白灵菇生产中的异常现象及防
治措施 五、 问题解答,经验交流
2020/11/18
一、白灵菇的生产现状及前景
• 1.栽培、驯化回顾
• 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综合考察队在新疆北部荒漠区 考察时,采集到的标本经邓叔群教授教授鉴定记载并 记载于《中国的真菌》(1963)一书中,命名为阿魏 蘑菇(Pleurotus ferulae ),为新疆特产。
2020/11/18
2.顺季节栽培的技术关键
2020/11/18
②根据市场安排生产
夏菇价高:需要冷库栽培,投资大,风 险大。新疆宣传的619不可信。
早秋菇价格较高:前期发菌温度变化大 ,存在一定风险。可以通过一定措施降温发 菌,提早上市。焦作等地采用春种秋收,可 以明显提前上市,效益较高。
春菇价低:9月下旬以后栽培,或虽然9 月上旬栽培,但管理跟不上,拖到春节后出 菇上市,想赚钱很不容易。
2020/11/18
③矿质营养 白灵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质营养 主要有钙、磷、钾、硫、镁、铁、锌、铜等 ,其中以钙、磷、钾、硫、镁、铁最为重要 。在生产中常用石膏和生石灰等作为钙肥, 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或磷酸二氢钾等作为 磷肥。由于各种原料中含有丰富的钾肥,所 以不必另外添加。锰、铁、锌同时存在能促 进菌丝生长(2ppm)。
2020/11/18
栽培、驯化回顾(续)
• 2019-2019年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 99年冬:广州交货价:38-40元/kg;由于每 天销量只有1吨,多于产品被加工成铁听罐头 (固形物400g),售价25元。
• 2000年夏菇90-140元/kg ,冬季40元/kg以上 。
• 2019年春20元/kg ,夏季100-200元/kg ,冬 季30-40元/kg 。
2020/11/18
白灵菇(手掌形 )
2020/11/18
白灵菇(白手灵掌菇形()手掌形)
2020/11/18
马蹄形 白灵菇(马蹄形)
2020/11/18
白灵菇(圆柱形 )
2020/11/18
2020/11/18
(1) 四大营养要素
2020/11/18
①碳源
概念:凡是能够为白灵菇生长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
2020/11/18
1.白灵菇生产的工艺流程
(1)顺季节栽培(秋种冬收)
合理选择栽培季节----科学配料---精细拌料----突击装袋----彻底 灭菌----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发 菌管理----后熟期管理----变温催蕾 ----疏蕾----出菇管理----及时采收 ----包装销售。
2020/11/18
。 2020/11/18
栽培、驯化回顾(续)
• 2019-2019年为市场开拓阶段。2019年北京金信食用 菌有限公司孔传广经理和新疆木垒县赵炳合作,从新 疆木垒县赵炳处引进(白)阿魏蘑菌袋,赵炳作技术指 导在北京大面积出菇成功。
• 金信公司97年栽培40万袋,98年栽培70万袋。当时 鲜菇40元/kg,市场较小。后和广州销售商联手在广 东、深圳推广,于99年春打开广州市场。
• 2019年夏季80-90元/kg ,冬季下降到20-30 元/kg 。
2020/11/18
栽培、驯化回顾(续)
• 2019年价格下降:受非典影响,价格下降,多 数亏损。但修武县王自成越夏菌袋10余万袋, 11-12月出菇,最高时52元/ kg。
• 2019年春价格回升:市场价20元/kg 左右。 • 2019年价格偏低:春节前稳定在6-10元/ kg,
2020/11/18
2.顺季节栽培的技术关键
(1)合理选择栽培季节
①根据白灵菇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安排 白灵菇属于中温发菌、低温变温出菇型
的食用菌。发菌温度25℃,出菇温度15℃左 右。据此,白灵菇最适宜的栽培季节是9月上 旬。接种后30-40天菌丝长满,经30-40天左 右后熟过程,在接种后70-80天开始出菇, 90-100天结束生产。 9.1左右---10.5左右----11.10左右---11.25 接种-----菌丝长满-----开始现蕾----采收
分支,无色透明。 • 根据菌丝生长的位置将菌丝分成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根据细
胞内细胞核的数目将菌丝分为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和双核菌 丝(次生菌丝)。生产中应用的菌丝都是双核菌丝,只有双核 菌丝才具有出菇能力。 • 双核菌丝的细胞间隔处具有明显的锁状联合。
2020/11/18
菌丝体
2020/11/18
• 白灵菇首次定名:在通州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卯晓 岚先生推荐使用这个商品名,现已被广泛使用。对赵 炳从木垒带到北京大面积栽培的阿魏蘑的分类地位, 卯晓岚先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鉴定为白灵 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 ( Inzengae ) Quél.],
记载于2000出版的《中国大型真菌》中。
④维生素 维生素对白灵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 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白灵菇生长 必需从外界提供维生素B1 (100微克/升), 其他可自行合成。
2020/11/18
2. 五大环境因子
(1)温度
白灵菇为低温、变温出菇型菇类,在不同生长阶 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白灵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 范围是5-32℃,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高于 28℃,菌丝生长纤细无力,低于15℃菌丝短而浓密, 但生长速度减慢。
• 生产量变化: • 2019年:7300吨 • 2019年:34325吨 • 2019年:52000吨 • 2019年:81839吨 • 2019年: • 产地:新疆、北京、河南、山东(2.38万吨,
2019)、天津、河北。河南省濮阳、许昌、西 峡、泌阳
2020/11/18
3.市场前景
• 白灵菇栽培技术已趋成熟,栽培风险较小。 • 白灵菇消费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市场前
• 适温条件下,后熟期越长,单菇重及质量都有所提高 。
• 有效积温2300-2700℃。
• 正常情况下,采用17☓33cm的菌袋,从接种到现蕾为
2020/11/18
80天时间。
三、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白灵菇生产目的是实现高产 、优质,但最终目的是达到高效 益。
要想达到优质高产,科学管 理是基础,是关键;要想达到高 效益,需要对白灵菇的整个生产 过程进行统筹安排。
白灵菇菌丝体在pH4-9之间均可生长,最 2020/11/18 适pH为5.5-6.5。
3.后熟过程
• 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后不会马上出菇,必须在一定条 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才能出菇。
• 后熟过程与菌丝生理成熟是一个概念,目前对于后熟 的指标不能量化,只能从经验判断。一般在20-22℃ ,氧气充足,适当散射光条件下继续培养30-40天, 当菌丝浓白,菌袋变硬,有个别菌袋开始形成菇蕾时 ,集中进行出菇管理。后熟30天产量质量都最佳。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应 保持在60%-70%左右,空气湿度60%-75% 之间。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要求培 养料含水量保持65 % -70%,空气湿度提 高到85%-95%。低温条件下,如果空气湿 度低于80%时,菌盖表面容易开裂,降低 了商品质量。
(3)光线 光线是白灵菇的生长必要条 件。但菌丝生长完全不需要光,光会抑 制菌丝生长;无光绝不形成子实体,微 弱的光线(200-50lx)有利于子实体的形 成,分化的原基在黑暗下有徒长的倾向 。光线过强,固体颜色易发黄。
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结构元素;为白灵菇生 长提供能量。
来源:白灵菇能够利用的碳源非常广泛,单糖、双糖 、树胶、果胶、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均可利用。这些碳源主要存在于木屑、玉米芯和棉籽 壳等培养料中。
利用:小分子物质被直接吸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被 白灵菇菌丝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酶分解为简单的碳 水化合物后被白灵菇利用。半纤维素转化为戊糖(阿 拉伯糖、木糖)、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后 被利用,纤维素在转变为纤维二糖后才能被利用。
春节后价格急剧下滑,一级菇在5-6元,二级、 三级菇在3-4元/ kg,等外菇在2-3元/ kg 。 • 2019年预计价格会上扬:由于受去年低价的影 响,以及今年棉壳价格上扬,白灵菇由珍稀食 用菌逐步向大众食用菌过渡,市场需求不断扩 大,预计价格会有所回升。
2020/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2.生产量及生产区域
二、白灵菇生产的理论基础
• 1. 白灵菇的形态结构特征
• 白灵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 (1)菌丝体 • 菌丝体是营养器官,相当于植物的根茎叶,具有分解、吸收和
贮藏营养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繁殖体用于生产。 • 白灵菇菌丝体白色,绒毛状,菌丝浓密粗壮,气生菌丝较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