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文化课的学习,更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都有开设音乐、美术课程,虽不涉及高考,但却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课程。

而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激发其创新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标签:全面发展;艺术视野;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美术教学分为5个系列9个模块,即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每一个系列,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完美的学习内容。

而被众多学校广泛运用的当属美术鉴赏这一模块,这一模块涉及内容较广,欣赏内容又延伸到其他模块,是很多教师的首选教材。

笔者就以《美术鉴赏》这本教材为主,谈谈美术教学的方法。

一、广泛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能够将教师的知识技能更直观地展现、传授给学生。

在美术课堂中,更是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

首先美术就是要创造美、欣赏美、展示美。

欣赏、展示就是要给大家看,看书本也好,看图片也好都是一种展现。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用投影仪清楚地放大,清晰地展现给学生,能达到学生更直观地欣赏美的目的。

其次书本展示、图片展示有一定的局限性。

仅薄薄的一本《美术鉴赏》所包含的艺术家作品是有限的,因篇幅有限,书中只是印刷了具有代表性的某些作品。

而有些教师会自带一些图片,一些材料进入课堂,这不失为一个授课的好方法,但也不是上上策。

教师要找的材料不一定都能找到,并非会全面,也会有一些遗漏之处。

而运用多媒体,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将教师能想到的,所需要的材料,通过大屏幕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多媒体与艺术达到零距离接触。

最后高中美术欣赏课没有涉及高考,是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开阔学生艺术视野而开设的课程。

因而,很多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时多媒体教学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具体作品鉴赏分析
《美术鉴赏》这本教材多以鉴赏作品为主。

那么如何进行美术鉴赏呢?纯粹的教师讲解难免会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兴趣顿失,从而导致课堂效率差。

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能力,笔者总结了几点提高学生对作品欣赏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1)教材作品鉴赏,取其熟悉,去其陌生。

《美术鉴赏》这本教材涵盖了很多内容,当然也包含了很多的艺术作品。

这些名作,我们不可能一一欣赏,了解其艺术价值。

这时可以找学生比较熟悉的名作来进行鉴赏,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
欣赏作品《蒙娜丽莎》,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这幅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谓是经典,学生欣赏起来自然是兴趣浓厚。

(2)多欣赏学校所在地的现实作品,从现实提高艺术兴趣。

仅仅欣赏书本,难免枯燥,许多学生闲暇时都已将课本翻阅完,已没有新意。

这时可以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找到学生较熟悉的作品进行鉴赏。

(3)渗透艺术家思想,了解艺术家生活。

鉴赏一幅艺术作品,先要了解其作者。

了解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作品,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那么,想要上好艺术鉴赏课,就要给学生渗透艺术家的思想,使其了解艺术家的生活。

三、开设艺术创作课
(1)创作能够提高课堂兴趣。

现在的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理论教学,尤其是艺术课。

理论的讲解过于枯燥,乏味,会使学生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从而在内心抵触美术。

因而美术课堂应在理论的基础上多开展创作实践课。

适当地让学生动起笔,动起手。

实践创作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性,触发其思考能力。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有了主观的求知欲。

(2)创作加深对欣赏的理解。

美术鉴赏离不开欣赏,离不开理论的讲解。

单调的理论讲解往往会使课堂效率变低。

因而在讲解完鉴赏时,可让学生自己创作,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起到更好的鉴赏作用。

总之,美术是学生从小就喜爱的学科,进入高中后更应延续他们的爱好,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

參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美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妮.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内江科技,2012(8):205-2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