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



用房名称


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
Ⅱ 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
Ⅲ 刷手间消毒预备室预麻室一次 性物品、无菌敷料及器械与精 密仪器的存放室护士站洁净走 廊重症监护单元(ICU)
Ⅳ 恢复(麻醉苏醒)室与更衣室 (二更)清洁走廊
沉降菌(浮游法)细菌 最大平均浓度
局部0.2个/30min·90皿 (5个/m3)
1、洗手方法不正确 2、洗手力度 3、频繁洗手(暂居菌、常驻菌) 4、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洗手后干手方法不正确或
手未完全干燥使用速干手消毒凝胶
四、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包括对 其有效成分的监测、浓度监测和 染菌量的监测。有效成分监测必 须在实验室内进行,临床一般不 用。我们对含氯消毒剂一般只进 行浓度和染菌量的监测。
z 防水设温计度压,,完力时全蒸间避汽,免包冷饱括凝和三水蒸个的汽:影质响量; 爬行卡统统监测到!
判读
爬行卡却 不受影响
冷凝水引起变色呈银灰色
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
z监测频率:每周进行 z 植入物应随锅进行,且结果为阴性后放行
z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新安装、移机、大型维修、 灭菌失败后应先进行物理、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应 满载连续3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
10000 10000 级 0级

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 术)、 妇产科等手术
Ⅳ 准洁净手术室
5个/30minΦ90皿 (175个/m3)
5
300000级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2、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Ⅳ 肛门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
结果判定2、洁净辅助用房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1、采样频率:每季度 2、结果判断:
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ml 皮肤粘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 cfu/ml 其他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0 cfu/ml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
含氯消毒剂的监测 化学消毒剂浓度试纸测定法
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 ¾ 采样时间:配置后使用前 ¾ 结果判定:在自然光下立即与标准色块进行比较,
过氧化氢等离子工作记 录
(三)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
物理监测 法
化学监测法
生物监测 法
每灭菌批次应进 行物理监测。详 细记录灭菌过程 的参数,包括灭 菌温度、湿度、 压力与时间。灭 菌参数符合灭菌 器的使用说明或 操作手册的要求
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
使用包外化学指示
应每周监测一
物,作为灭菌过程的 次,监测方法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
许婷
主要内容
物表
空气

监测对象
灭菌器
无菌 试验
消毒剂
物体一表、面空消气消毒毒效消果毒监效果监测 测
通风
消 毒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方法
中央空调
(有净化装置)
在消毒处理 后或怀空疑气与洁 医院感净染技暴术 发有关时进 行采样
紫外线
采样频率?
空气 消毒机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二)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方法
3、万级手术间:手术区布放3点,周边区布放4点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方法
4)十万级:布放5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方法
5)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m2布 放2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空气消毒效果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1、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监测频率:每季度 被检科室:感染高风险部门 判定标准:细菌总数
≤5cfu/cm2
手卫生管理 — 落实手卫生是重中之中
33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频率:每季度 2、被检科室:感染高风险部门 2、结果判定: % 卫生手消毒菌落总数应≤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菌落总数应≤5cfu/cm2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5min
1m
1min
紫外线消毒
合格
使用前

六、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¾ 监测时间: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 暴发与医疗器械有关时
¾ 结果判定:三级医院感染指标医疗器械消 毒灭菌合格率100%
案例分析
某医院对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心导管 等进行抽查,结果发现30%的物品不合 格,既有细菌生长。
间 空
使用的布巾、敷料
选择无纺布或长绒棉布
素气
带入的物品
进入室内的物品的清洁度
麻醉废气
接废气管道及设排风口
保证——手术室洁净
• 严格的入室制度 • 严格的更衣制度 • 严格的保洁制度 • 严格的换鞋制度 • 严格的参观制度
讨论
讨论
GB50333-2013
含尘浓度测点位置表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容积小于60L B类、N类、S类
小型蒸汽灭菌器类型及适用范围
B类 N类 S类
带真空泵,可对带包装的实体、带孔/腔体器材及敷料 类进行灭菌,但必须通过PCD测试;灭菌监测包内可 采用第五类和第六类指示物,或批量PCD(植入器械 )
不带真空泵,靠蒸汽的挤压排气,原则上只对裸露实 体器材灭菌,可采用第五类和第六类指示物进行监测 ;灭菌物品不能转运,不能储存,应立即使用。(卡 式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z在下列情况也应进行BD测试; - 灭菌器大修后; - 移机后或者安装测试时; - 灭菌失败后;
z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不需进行B-D试验
结果判读
压力蒸汽灭菌 — 化学监测
指示胶带
追溯贴
PCD批量监测装置
化学指示卡
爬行卡
包外化学指示剂
z 使用在每一个待灭菌的物品外; z 用于分辨处理过和未处理过的物品; z主要包括了指示胶带、指示胶贴以及追溯贴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 表面最 空气洁净度级
均浓度
大染菌

手术
密度(
切口
手术区
周边区 个/cm2 手术区 周边区 类别

适用手术提示

特别洁净手术室
0.2个 /30minΦ90皿
(5个/m3)
0.4个 /30minΦ90皿 (10个/m3)
5
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 100级 1000级 Ⅰ 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
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
¾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 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测试包,置 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 载状态。
¾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程序灭菌时,应直接 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 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送检培养。
结果判定
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判读: 对照管:紫 黄;必须阳性 测试管:紫 黄;灭菌失败 测试管:紫 紫;灭菌通过
若显色在预计范围内,即为合格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监测时间:每半年,累计使用5000h更换 监测科室:有紫外线灯管或紫外线推车的科室 监测结果: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
新安装紫外线新灯的辐射强度≥90μW/cm2 注意事项: (1)每周至少用75%酒精擦拭消毒一次 (2)记录每根紫外线灯管使用累计时间 (3)每根紫外线灯管均需每半年监测其辐射强度
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注意事项
(1)室内测试人员不能多于2人; (2)采样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布点应由内向外; (3)洁净室必须设空白对照; (4)采样前标明培养皿的相关信息(手术区/周边区); (5)放置培养皿时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 (6)采样后尽快将培养皿送至检验科培养; (7)检验报告单应注明房间名称、洁净级别及培养皿数;
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

标准洁净手术室
0.75个 /30minΦ90皿 (25个/m3)
1.5个 /30minΦ90皿
(5个/m3)
5
1000级
10000 级
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

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 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
手术

一般洁净手术室
2个/30minΦ90 皿
(75个/m3)
4个 /30minΦ90皿 (150个/m3)
洁净手术间空气中 细菌菌落总数超标
1、湿度不达标 2、过滤器未更换
案例1
普通科室空气中细 菌菌落总数超标
案例2
1、紫外线灯管故障 2、过滤器未清洗
不容忽视的问题?
空气消毒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不到位!!!
质影
量响
进入的空气
洁净空调机组
的手 主术
进入的人员 制度:控制人员数量和着装,手术病人准备
要 因
怎么办?
普通医院不具有做 无菌试验的条件
七、各类灭菌器监测
过氧化氢低温等菌方式
快速、简单、无污染
高温高压蒸汽灭菌
时间长、污染大
化学灭菌
时间长、污染大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
成本高
低温等离子灭菌
(一)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
• WS 310.1-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 第1部分:管理规范 • 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 WS 310.3-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案例
• 灭菌器使用前 应仔细阅读其 使用说明书
(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监测
• 物理监测 每锅记录相关参数 • 化学监测 每个灭菌物品包内与包外均使用 • 生物监测 至少每天监测一次(第一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