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中国矿业大学《幸福心理学》课程论文论文名称谁是金庸笔下最幸福的女人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在学院所在班级中国矿业大学谁是金庸笔下最幸福的女人—幸福心理学课程杂说摘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以其超人的才华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异彩缤纷的武侠世界,金庸的小说无论从那种意义上说,都是一个奇特的文学的现象,近年更有“金学”,专门研究他的小说,足见他的影响力,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没有华人的地方,也有人在读他的译本。
他所构建的武侠世界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在这篇文章中仅对他的书中一些主要女性做些比较,以一家之言说说她们谁更幸福,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教。
关键字:金庸幸福说起金庸,也许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即使不知道金庸其人,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也会非常熟悉的,金庸的小说,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都是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
在全球,我们除了金庸之外,20世纪的中国作家还有哪一个能让我们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作如此的夸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读者!没有华人的地方,也有人在读他的小说的译本。
金庸所构建的武侠世界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其内容是那样的丰富,可以当故事读,可以当寓言读,可以当神话读;可以从中看语言,看叙事;看人性,看社会,看政治,看历史,看思想,看哲学;看人类学意蕴,看文化学内涵,看民俗学遗韵;看传统与现代的葛藤,看文人趣味与大众喜好的纠葛,看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交汇,看千姿百态的世界……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
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
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
金庸在群雄逐鹿的武侠创作中,作品并不多。
从1955年下海,到1972年封笔,连长带短一共才有十五部作品—十七年写了十五部作品,这是很慢的,平均一年不到一部,但是他每一部都出手不凡,每一部都别开生面,每一部都给人留下难忘的、深刻的印象。
这当中塑造了许多姿态各异的人物,每一个都有故事可说,尤其其中的女性更是令人难以忘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尽情演绎了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
纵观金老先生笔下,不幸的女人比比皆是:“塞上牛羊空许约”的阿朱,却死在自己最心爱的男人手中;清纯脱俗的小昭,爱如大海般深沉,只落得“东西相隔永相参”;善良痴心的穆念慈,苦恋杨康竹篮打水一场空;可爱的小郭襄,痴心一片也成镜中花;金枝玉叶的华筝公主,远走他乡嫁西夏;仪琳,菩萨岂能轻易动凡心;袁紫衣,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当那个人翻然悔悟的时候自己却又慧剑斩情思……黄蓉,我觉得她的爱情来的有些太容易,典型的一见钟情,就如同戏文里边唱的“才子佳人、书生美女”,为什么好事都让呆子给碰上了?小龙女,爱恨别离十多年,若是常人早就心胆俱裂、身心俱疲了。
周芷若,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在下以为她有骗婚的嫌疑洞房花烛夜还让赵敏给搅了……那到底金老的笔下有幸福的女性吗?谁又是最幸福的呢?说道幸福,那幸福的定义是何呢?也许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幸福寄托了人们最美好的愿望……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下面就金老笔下一些主要的女性做一比较,看看她们的幸福与不幸,谁又是最幸福的:金老的作品按创作规模来划分,可以分成“三六六”的结构,我选的一些人物也基本安这个顺序,白马未驮夕照去,西风已送伤心来。
中原可有英雄泪,为洗秋兰带露开。
这首诗写的是金老中短篇小说中《白马啸西风》的主要人物李文秀,可以说中篇小说《白马啸西风》具有悲剧风格。
第一次看《白马啸西风》时候,我十一岁。
只知道李文秀是江南人,她的双亲是名震江南的侠盗白马李三和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
她逃难到了大漠,梦中常见到江南美丽的杨柳燕子桃花金鱼。
她唱歌如天铃鸟般清柔动人,草原人的人都会驻足聆听;她容颜娇美;她善良宽厚;她聪明极有悟性,武功高强。
但是,她居然不爱江南,不想回江南。
那时候,真是觉得她好奇怪,江南多好多美啊。
有杏花春雨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孤山红梅;有戴望舒的窄窄雨巷和撑油纸伞的紫丁香姑娘;有生着浅浅青苔的青石板小路;有美丽古老的水乡小镇;有迷倒苏东坡白居易的西湖风荷;有醉倒秦少游温庭筠柳永韦庄的春水斜阳美女佳人;春天有桃花纷飞如梦秋日有桂花飘落如雨。
上有苏杭,下有天堂,江南多美好,她为什么不爱江南,不想回家呢?上大学时再读《白马啸西风》,这一次是真正看懂了。
她不爱江南,她不想回江南,是因为她深深地爱上了苏普,她的心整个交给了那片大漠。
这一次,我是真正懂了李文秀,这一次,我突然想哭。
为了李文秀,为了她深切却无望的爱情,为了她的心,已留给了那片茫茫草原。
无疑,表面上看来李文秀的生活是不幸的,但细细想想她也并不是没有幸福的时刻,小时候她和苏普一起牧羊,一起在大漠夕阳下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也许正是这小时候的幸福才令她更加不幸,当曾经的画面变为心酸的回忆,那才是真正的不幸“你若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
错过李文秀,苏普,真可惜。
“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万骑却回千骑分,将军无计御香尘。
世间一死宁无惧?君为家山我为君。
这是金老小长篇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
这是金庸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
香香公主是美丽的,这种美是自然而成,如明珠,似美玉,明艳无伦。
在遇到陈家洛之前,一直简简单单的活着,陈家洛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生。
香香公主真的只能以童话中的形象来看待,她不像是一个现实中的人物。
她明艳圣洁,像婴儿一般纯粹和自然健康,她完全没有遭遇过文明的侵蚀。
她是真正的天真,不明白世事的太多复杂。
在湖中裸浴,她不知道避人;遇到陈家洛这样的陌生人,她不知道有危险;对汉人的知识,她几乎是零;只为了陈家洛给她摘下雪莲花,她就能立即感动得落泪;她还有童话般的奇癖,爱吃花不爱吃肉;她口中说的事尽是牧羊、采花、觅草、看星,以及女孩子们游戏闹玩之事;她还像小女孩一样对小鹿说话。
香香公主有着最为女人性感的美貌,但她的心智却只是一个小姑娘的水平,实在是与陈家洛不在同一档次上。
陈家洛爱上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女人,而是爱上了一个水中月、镜中花,一个童话的幻影,一个男人们都会沉醉其中的白日梦。
如果没有陈家洛,也许她会这样生活一辈子,但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当她遇到陈家洛的时候,就注定她的一生不会平凡,与陈家洛在一起时她是幸福的,当她为陈家洛自杀时也许也是幸福的,为心爱的人去死,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说明的幸福。
然则最终阴阳相隔两地,令人不得不感慨。
“茫茫愁,浩浩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灵枢终未得天枢,素问何曾问髯胡。
烛泪滴残海棠冷,忍听山歌到晓无。
这是《飞狐外传》中的程灵素,读《飞狐外传》多年,我一直想知道海棠为何没有香气,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一切只能成为追忆,两部古老的医经《灵枢》《素问》,在沉埋了千年的药气萦香之后,一同飞跃出一个灵动的名字:灵素。
金老虽吝于把美貌赐于灵素,但他无疑是很钟爱她的。
胡斐初次见到程灵素,印象是容貌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
惟一可取之处是其一双眼睛明亮至极,眼珠黑得像漆。
女人最大的悲剧便是没有美貌。
程灵素不漂亮,所以这就是她致命的悲剧。
尽管她聪明、能干、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但在爱情的天平上,砝码却不会向她倾斜。
程灵素爱上了胡斐,但胡斐还是忘不了那个古怪、爱耍性子、捉摸不透但美丽的袁紫衣。
张爱玲说: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
这句话在程灵素身上得到完整体现。
如果不是胡斐,程灵素仍然会在洞庭湖畔培植她的花草,平静的终了此生。
而自从遇见了胡斐,她的身心似乎俱已不由己。
她随他出来远离家园,为苗人凤医治眼睛;她助相救过他的恩人马春花,石屋中拒敌愿与他生死与共;湖南至北京路途遥远,长途跋涉,她一路相伴。
她是欢喜的,她心里愿意伴他走天涯。
而他却说希望和她结拜为兄妹。
她的脸刹那间由红变成苍白,翻身下马,言行癫狂。
这是程灵素唯一的一次失态,一直以来,她隐忍冷静而沉着。
那个时候她的心是怎样的苦呵!悲愤?酸痛?苦涩?难以名状?是不是还有真心被负的屈辱?他把她的真心丢在了风里。
即便这样,她还是愿意伴着他,或许在他身边也是欢喜的。
也许这段路程是程灵素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许在城门口她希望这段路程一直没有终结,能永远走下去,也许她早已料到了结局,也许在此之前她的心里一直藏着美好的梦想。
每当看到程灵素为胡斐吮毒身亡那一段,总是不禁为之黯然泪下。
七心海棠的主人死了,安静地死在了爱人的身旁,那盆不起眼的神奇的小花,也凋谢在清晨的微风里……燕子坞前从此醉,杏花林里向来痴。
红颜老去英雄在,落日牛羊归去迟。
这是《天龙八部》中的阿朱,曾相约和萧大哥一起关外牧羊的阿朱,阿朱美: 金老说她肤润如玉,晶莹剔透宛若透明一样的肌肤,嘴边的嫣然一笑显得是很俏皮,脸颊雪白,小手滑腻至极,玉足细巧娇小,睫毛甚长,双眸如星,容貌娇美俏丽,脸颊粉红如同桃花,病时脸若梨花,楚楚动人,神色娇羞。
阿朱巧:阿朱在《天龙八部》第十一回才出场,但一出场绝对是四座皆惊,扮老公公、管家、老婆婆,简直是出神入化,连武功高强的老江湖鸠摩智都被骗的晕头转向,如果不是少女的清香,段誉也要蒙在鼓中。
阿朱数次深入虎穴,却安然无恙,不得不佩服阿朱的胆大心细,这样的聪明才智,天龙中其他女子谁能与之比肩?阿朱更有深情:雁门关,阿朱等了乔峰五天,阿朱对乔峰说,这样罢,我算是给你掳掠来的奴仆,你高兴时向我笑笑,你不开心时便打我骂我?好不好呢?听来让人心疼。
更人心疼的是,阿朱最后的一个扮相,段正淳。
雨夜中,青石桥上,用身体挨了乔峰一掌。
为了心爱的男人,而死在心爱男人的手上,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最好的死亡?最后乔峰终于明白阿朱扮段正淳,不是为了她父亲,而是为了他乔峰。
“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罢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她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与萧峰在一起的时光,萧峰失意时只身陪伴。
虽是寻找所谓仇人,但仍旧是两人感情发展时期,一路相依往返。
然而最大的失误:却是以自身性命换取萧峰复仇之心。
少室山头琴未冷,风陵渡口似闻声。
人间自有情难老,不信娇女白发生。
桃花斜倚华苑, 润玉笼绡香暖, 春入眉心愁一点, 芳情共争国事乱, 襄城凭栏对狼烟. 伤流景应悔恁娇蛮, 才空惹梦里相思残。
这两首诗中的女子是两个姐妹,她们有着不凡的家世,却有着不同的幸福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