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pt课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pt课件

4.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 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曾经出现过和尚未出现过的各种突发事件。当前,非传统安全 因素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显现。在做好传统领域工作的同时,对卫生、信息、能源、粮食 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对防范恐怖主义威胁、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加强。要建立健 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 障机制等。设立调查制度,公正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把应对突发灾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 立突发灾难应对基金监管、物资储备、民间援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制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如下所示: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总要求) 5.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重点) 6.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着力点) 走共同富裕道路, 7.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同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1.3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即6个特征)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1.民主法治
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 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 泛调动;
2.公平正义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 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 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 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 现;
3.诚信友爱
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 处;
4.充满活力
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 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 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 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
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 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 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
1.4
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 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 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社会。
1.2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主要动力。
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1.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四个尊重"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尊重”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 励和支持其他社会各方面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 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在2006年10月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中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 重大部署。
பைடு நூலகம்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重要性,并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 全面部署。
2.妥善协调利益关系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往往会出现有些政策前后矛盾、互相打架的情况,导致一部分群众没有享受 到应该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这种现象必须努力克服。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 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 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3.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现在,中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 适应,从而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要求深入 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 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 职能、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关于和谐社会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 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 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 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 社会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