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最后一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2. 通过对重要语句的探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突出小说的主旨。
3.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熟悉了文章的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堂实录
一、分析人物形象
1. 本文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明确: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2. 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 从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小弗郎士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要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怕老师、幼稚、贪玩、不爱学习)
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朦胧的爱国心)
铁匠对我的喊话我认为是在拿我开玩笑。
(强烈的自尊心)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4. 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
5.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能够反映人物当时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刻画韩麦尔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
二、寻找关键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寻找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再读课文,寻找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交流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
环境描写: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
作用: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
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细读文章,找出细节描写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人物的性格,寻找能细节描写的句子,组内交流质疑,班内展示解惑。
“细节描写”是指文艺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艺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
文艺用形象反映生活。
而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
因此,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
细节描写是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明确: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
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
充。
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四、体会重点句的深刻含义
1. 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2.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 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4. “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明确:
1. 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
表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2. 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 小弗郎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
4.“使出全身力量”:倾注他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敌人的恨。
“法兰西万岁”: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挚的爱,而且坚信法兰西必胜。
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深化了主题。
课上小结
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布置作业
1.记忆小说的有关知识。
2.这篇小说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同学们想想其它爱国的故事、名言、诗句等。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都德(法)
环境:(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敬仰
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唤醒
贪玩、不爱学习、幼稚普通教师、不大负责任的人情节:变
懂事、爱学习、爱祖国爱国志士
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