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一】为进一步开掘自身潜能,做到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更好的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更多地培养优秀学生,特制订我的职业规划。

一.目前状态分析了解并认清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

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为了更好地规划自己,寻找前进的步伐,必须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

1.个人优势热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尊重、信任、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工作之余不忘充实自己,平时喜欢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与研究,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对于新事物,勇于探索,乐于研究,能吃苦耐劳,有上进心。

2.个人不足由于任课班级较多,还连年担任单招班班主任一职工作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和教材深入研究的时间不够宽裕。

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课外辅导材料把握不够,对学生理解能力判断不够,因而在课堂教学上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小差错,不能那么得心应手。

对于科研,由于前期重视不够,目前还只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二.职业发展规划1.总体规划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立足岗位,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以致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利用 3—5 年时间,成为研究型教师,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2.具体措施a.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先进的事迹,把教育教学真正作为事业来做,踏踏实实做好班主任工作,诚心诚意为了每一个学生未来,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

用自己的知识及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b.探索合适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主阵地。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探索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求索。

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吸收学生的追求,使课堂上的学生个个成为爱学习,对学习有探索欲的学生。

c. 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科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创新、总结、积累知识,自我发展,不断自我充实与更新。

同时,多听别的老师授课,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可谓教学相长,就是要与学生一起成长,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教师。

d.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立信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创新。

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要提高能力,积累经验,总结方法,还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真正实现创新教育,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争取为立信的蓬勃发展尽自己的一分光与热。

xx立信职教中心校数学组20xx 年八月二十日【篇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中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

因此,教师不断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教师做出的新要求,让自己能够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和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我按照培训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充分认识个人发展状况1、自身素质特点反思1、自身素质状况当年,怀揣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步入教师行列。

认真、勤勉、负责,是年轻的我生活的主旋律,虽然中间有困惑、无助乃至动摇。

但因为有责任,因为要对那一个个年轻而单纯的生命负责,走到今天,且自认为走得比较出色。

但今天回首实际上也仅仅是做了一个教师份内之事,依靠的是最朴素的职业道德。

工作的过程慢慢改变了我,使我从内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更懂得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职业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智慧的成熟性、坚定的道德观、对世界的洞察力、积极乐观、朝气蓬勃、对学生的关心。

2、专业知识状况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讲,自己的学科知识应该说是比较系统、全面和扎实的,也能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但缺乏广阔的知识文化视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与生产、生活的知识联系受到个人生活体验狭窄所限。

希望自己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挤出一些时间,多涉猎、多阅读、多走出学校去体验,能有比较雄厚的知识群做后盾,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灵性,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开放起来。

3、专业能力状况从专业能力角度讲,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应该是做好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目前自己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较好,组织教学活动能力尚可,也有一定的调控课堂、调控自我的能力,也具备对学生的感染力。

近年来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有了比较强的反思意识,也开始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不再是关注而已,但深感自我更新拓展的能力特别不足。

但幸运的是能拥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团体氛围,能拥有导师们的指点、引领,使自己不断前行。

2、成长历程反思在教学岗位工作的二十多个年头里,经历了老师生存的适应阶段、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和教师“成名”阶段,最终到了教师“成家”阶段,期望自己能在教学中有所造诣。

目前,自认为能熟悉和胜任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同,自认为有点满足的感觉。

曾经经历过几次教学改革,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压力,认为自己的方法已经够好了,形成懒惰的情绪。

新课程标准出现以后,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发现这一次教学的改革与前几次的教改有所不同,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增减、难度的变化和知识次序的调整,而且还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新教学理念的形成、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涉及到为谁而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从知识传授向方法、能力培养过度,这是一次触及深层的变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原来形成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在这时必须要改变了。

1、现代教师要求不断地学习我们都知道,教学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和青少年,为明天培养人才的活动具有时代性、超前性,这就要求教师把现代社会最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教给新一代,教师就应该首先接受新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不失时机的引入课堂,现代教师应该是将教学活动和学习提高联系在一起的,要求终身学习。

2、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实践的过程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自己充分认识到了,教师不但要了解广泛的科学、人文与社会方面的新进展、新认识,而且要把“学会学习”放在未来教育四支柱,学会认识、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之首,把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发挥出作用,大胆地实践,做到与时俱进,身体力行。

3、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该进行一定的反思总结,形成自身形象,个性和特点不断趋于成熟,但是即便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好象就是一年工作的二十多次重复,形成的固定模式又似乎是比较顽固的、僵化的习惯和套路,要改变这种定式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善于从经验中反思吸取教益,才能有所提高,否则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教师的水准上。

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让自己不仅是教学经验数量的增加,经验范围的扩大,更主要的是教师经验质的提高,教师教学层次的升级。

使自己从一个教员向一个教育工作者转变,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二、职业发展目标与行动措施1、长期目标个人发展规划长期目标主要在两方面课堂改革和课题研究。

1、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突破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认真学习新形势下的优质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取得实效。

2、其次要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成果,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学会写教学心得,学会积累素材,把课堂教学心得记录下来形成材料,积累成绩,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开拓创新奠定更加坚定的基础。

2、阶段目标第一阶段、明确自我发展目标,不断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在明确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建立有效的自我发展目标,继续提高自我教学水平。

1、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建立和健全自我发展目标,继续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同时将发展目标分阶段地落到实处。

2、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向同行教师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表现,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

3、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

所以要更加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继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坚持终身学习,从老教师的心态中摆脱出来,以更加年经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使二十多年积累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实践。

所以要更加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继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坚持终身学习,从老教师的心态中摆脱出来,以更加年经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使二十多年积累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实践。

第二阶段、继续加强教育技能培养,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强化自我修炼1、学科课堂技能是立足讲台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向成为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要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得到最优化,切实打造“效率课堂”。

2、在教育经验和技能已经熟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3、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因为学生对知识渴望是永无止境的。

对于始终站在学术前沿的教育来说,始终需要教师保持对教育新动向的敏感度和掌握度。

在扎实的学术根底与理论底蕴之上,要不断加强学习、进修,始终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时代脑后相接轨。

第三阶段、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形成自我教学特色1、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并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大胆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求索。

2、时刻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3、处于教师的“成家”阶段要不满足于在学科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

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实践上,在做好“经师”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人师”,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

同时,在对教育有深厚的积淀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不断创新,高屋建瓴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最终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大放异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