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打击各类腐败案例的故事纷纷在各省上演。

如广东从2012年2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三打”(打击制假售假、商业贿赂、欺行霸市)专项行动,以铲除非法犯罪土壤,还市场一片净土。

据相关报道,从4月28日至5月18日,广东省查处的商业贿赂案办案数量增加494件;查处涉及商业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增加263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增加193人,处级以上干部增加38人;查处“保护伞”人员新增14人,其中典型案例有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系列腐败案。

该案涉案303干部,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全案共涉及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其中立案查处61人,属省管干部19人、县处级以下干部42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人。

其他省份,像重庆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纵上来看,这些案例很大程度上为权力腐败。

但就是这些权力腐败案例,对国家,对社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那么,为什么这些权力腐败案例会屡屡出现在国人面前,又会对国家政权建设造成哪些影响,以及又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呢。

下面,我就这些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在我国,职务犯罪主要表现是权力腐败。

在生活中,人民已充分认识到权力腐败是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

其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

要加强对权力腐败的防治,就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首先,究竟为什么权力会衍生出腐败呢?
英国的阿克顿在《自由与权力》中说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
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这句话道明了腐败的根源。

而法国的孟德斯鸠
在《论法的精神》中所说的:“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
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则道明了约束腐败的方法。

就一般人而言,公共部门官员愿意做出非法的支付,以便从政府那里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一切。

可见,腐败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公共部门官员有能自由支配的好处和惩罚他人的权力。

但是,腐败的实质应该说是公与私的矛盾,与权力没有绝对的联系,如果没有个人的贪欲,也就不会有腐败行为的发生。

所以,我们就可把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经济根源,还有一类是社会政治根源。

(一)社会经济根源。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知我们,整个经济学都是建立在“理性人假定”基础之上的,即经济活动中的“人”时刻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马斯洛的心理分析学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满足层次是递进的(即一种欲望满足之后,新的更高层次的欲望就会产生)。

相对于无穷的欲望而言,每一个人用以满足的手段或
资源是有限的(稀缺性)。

这种欲望和手段的矛盾就构成了对腐败的
成因的最基本经济分析。

即腐败的最基本动力来源于无限欲望和有限手段的矛盾;我们知道,当个人不掌握公共权力时,其欲望的满足只能凭借个人所能独立支配的私有资源(如劳动能力,当然也能通过寻租,偷盗等形式来满足)。

相反,政治权力的客观存在,就为掌权者
利用公共资源满足个人私欲开避了一条新的途径。

也就是说,权力配置资源是腐败行为产生的制度基础。

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条件,权力腐败行为是不会产生。

当异化了的权力和资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权与钱的交易。

成克杰、胡长青、陈良宇等腐败案件无一不是如此。

(二)社会政治根源。

长期以来,对权力的制约问题缺乏足够重视和有效的实践,已成为目前一个薄弱环节。

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干部权力的限制措施主要是“软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权力的腐败;二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一把手”搞腐败,带来的危害性更大;三是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成为权力腐败的源头;四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为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古今中外,权力腐败的现象数不胜数,或多或少都对政权的建设
产生不良影响。

权力腐败是社会腐败的核心层。

它的危害程度是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腐败所无法比拟的。

权力腐败使公有权力转向反面而成为少数人发财致富的工具和手段,破坏了党和国家政权的威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危害社会稳定;干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破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断送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四化大业。

正如人们所说,权力腐败是腐败中的腐败。

鉴于腐败活动的猖獗及其带来的巨大危害,世界各国都投入巨大
人力、物力从事反腐败活动。

各国大多重视简历反腐败的机制,完善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腐败的发生不分地域,也不分时代,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中,也是每一个政权都面临的问题。

那么具体又该如何做出应对措施呢?下面,我将进行简要概括。

一、廉洁自律,强化自我约束力。

防止权力腐败,关键是领
导者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带头廉洁自律。

要真正做
到廉洁自律,提高自我约束力,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权
力行使者的素质,加强思想修养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
锻炼,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自觉
抵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

二、明确权限,严格权力行使“度”。

社会上很大一部分权
力腐败案例都是因为领导班子内部分工不明确,或者虽
分工定了责任但不给予权限,导致个别主要负责人独揽
大权,超越个人权限,“一把抓”、“一言堂”,这就直接
导致权力滥用,产生腐败。

三、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
行为。

始终保持严查安全生产违纪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坚决查办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问题。

四、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人民群众,加强体制改革和制
度建设。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腐败问题议论纷纷,大多
认为光靠制度反腐、职能部门反腐远远够,必须依群众,
动员群众参与。

是的, 只强调制度反腐、职能部门反
腐而不依靠人民群众,反腐斗争就在会隐隐约约,或明
或暗进行中使某些地方有意无意地让腐败分子钻了空
子,导致“前腐后继”。

很多地方的“前腐后继”说明,
相关部门监督不力。

其实,靠部门监督,同级别的不敢
管,想管也管不了;上级部门又常常鞭长莫及,远水救
不了近火。

制度反腐是必要的,但还要建立健全和完善
人民群众参与反腐的有效机制,确保群众依法有序地参
与。

健全制度和机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
长期性。

否则,人民群众往往不敢冒“鸡蛋碰石头”的
风险。

打击权力腐败,激浊扬清,任重而道远。

坚决惩治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虽然道路艰辛曲折,但决心信心永恒。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反腐倡廉任重道远,建设和谐社会众志成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