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名词解释(一)1、组织: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
2、公众: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3、“便士报”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
即报纸从低廉的价格和通俗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
从此,价格低廉,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大量出版发行。
由于这种报纸售价低,一般大众买得起,故称“便士报”运动。
4、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借助个人媒介所进行的相互沟通,也即“人际沟通”,它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之一。
5、全员PR管理: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共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共氛围与公关文化。
6、知晓公众:即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权益要求。
7、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公众对象,这类公众是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投入较大的公关资源来重点保护的对象。
8、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9、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10、两级传播:它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模式进行的,这种模式的信息传播叫两级传播。
11、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
12、公共关系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组织形象,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
13、公关广告: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某些广告特征的,但不限于商业活动的,不以赢为目的的传播行为。
14、CI:是指企业通过传播媒介,以增进社会认同的符号传达,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向社会大众进行有效传达的过程。
15、企业文化:是企业以价值观念和经营管理哲学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6、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从动态上看,它是指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式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的行为与状态;从管理学角度看,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与管理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
17、巴纳姆时期: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叫巴纳姆,故将公共关系发展史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
18、名流公众:即那些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名望人士。
19、维系型公关:适用于组织机构的稳定、顺利的发展时期。
为了维系组织已享有的声誉,稳定已建立的良好关系,采取的一种持续不断、较低姿态的传播方式,20、观念广告:是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或转变公众的看法,影响公众的姿态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21、公共关系活动: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等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22、危机处理: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利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前者是危机事件的一种特殊形态,后者指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
23、心理定势:是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
24、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这种认识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5、被追求的公众:指符合组织的利益和需要,但对组织却不感兴趣、缺乏交往意愿的公众。
26、定型作用:即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也称“刻板印象”。
27、组织的人员形象:即公众对组织人员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
28、公共关系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组织形象、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
29、交际型公关:即运用各种交际方法和沟通艺术,广交朋友,协调关系,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为组织创造“人和”的社会环境。
30、议题设置: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公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
或者说,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议题设置”。
31、公关礼仪:指公关人员在公关活动中应遵循的礼仪要求。
32、理念识别系统:是指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属于思想文化的意识层面,经营理念是由内向外扩散,经由这种内蕴动力的贯彻,最后达成认知识别的目的,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
33、人际关系: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4、公共组织机构:指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主体,是公关工作的专业智能机构。
35、行动公众:即已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并迫使组织相应采取行动的公众群体。
36、公关传播:是指组织在公关策划的基础上,为塑造和推销良好的社会形象,正确选用传播媒介和相应公关活动方式,以影响公众舆论,优化组织环境的过程。
37、公共关系状态:指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38:临时公众:是因为某一临时因素、偶发事件或特别活动而形成的公众对象。
39:舆论对象:指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大家共同兴趣,需要公众认真对待的社会事件。
40:政府形象:是政府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的反映,即政府组织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总体评价。
41、论题处理:又称“问题处理”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对策和措施。
42、逆意公众:指组织的政策、行为或产品持否定意向和反对态度的公众对象。
4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44、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45、狭义公关主体:指专门执行公关职能的公关机构和人员。
46、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47、公众:即与公众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对象。
48、公益广告: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直接投资于公益事业,将公益事业本身作为传播主题的一种公共关系广告。
49、社区公众: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及居民等。
50、公关社会效益评价: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就企业组织和社区公众有关活动事项做出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报告,用一定量货币来反映和衡量公共关系的社会效益。
51、主题线法:是整合营销传播方案中的一种实施方法,主题线法是使用非广告传播方式来提醒消费者进行广告会议,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
52、组织公众:是以一定的组织或团体形式出现,以组织团体作为意见、态度和行为的表达者,并与公关主体相互交往的公众对象集团。
53、组织实际形象分析:是组织通过舆论调查和民意测验,了解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测定和分析组织在社会上的实际形象状况的活动过程。
54、产品定位:是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为你的产品设置一个特定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只为你的产品独占,产品定位是广告诉求的基点。
母亲的眼神是那么的慈爱,自打儿女呱呱坠地起,那一抹温柔的眼眸,就有如一道无形的细线,系在儿女的身上,儿女走到哪里,母亲的牵挂就延伸到哪里。
冬天怕儿女冻着了,夏天怕儿女热着了;晴天怕儿女晒着了,雨天怕儿女淋着了……担忧似乎就是母亲的专利,操心好像就是母亲的代名词。
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若想让母亲不为儿女担忧,不为儿女操心,那似乎是毫不可能的事。
所以,母亲就习惯性地用她那无言的牵挂,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儿女,寸步不离。
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都不会嫌弃自己的儿女,不会置自己的儿女于不顾。
母亲像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儿女的人生路;母亲像雨伞,挡住狂风暴雨的吹打,只为给儿女一份温暖;母亲像孺子牛,用自己的血汗,哺育儿女茁壮成长。
母亲是山,总能包容儿女的过错;母亲是水,总能涤尽儿女心灵的污垢;母亲是树,总想为儿女洒下一片阴凉;母亲是路,总是尽力为儿女铺就一条阳光大道。
儿女的生日唯有母亲不会忘记,儿女打个喷嚏唯有母亲会在意,儿女的喜好唯有母亲能铭记在心,儿女的点点滴滴就是母亲的整个世界。
母亲的一辈子好像就是为儿女而生,为儿女而活。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辈子,母亲不停歇地为儿女操劳,用她那无声的母爱,缔结母子情缘,生生不息。
母亲是世界上最平凡的女人,她却倾尽自己一生的心血来书写那份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母亲是世界上最柔弱的女人,她却用自己瘦弱的双肩诠释出一份最坚强、最刚毅的不屈精神。
母亲是平凡的,母爱却是伟大的;母亲是平实的,母爱却是绵长的。
天底下的母亲,高矮、胖瘦、容貌不一,但为子女奉献的精神却是一样的可贵,期盼子女成龙成凤的心愿却尽皆相同。
母亲如和煦的春风,不仅孕育了我们,还用她的爱滋润着我们成长;母亲如坚实的路,默默无闻地为我们构建人生;母亲如奔腾不息的长江,用她的青春铸成绵绵不绝的爱来哺育我们;母亲如沉稳的高山,用她的血与肉来维护我们的幸福。
世界上任何的语言都无法来歌颂母爱的伟大,因为母爱的力量,总是在无形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母爱,是一首不需歌颂,却静静流淌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不老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