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主要病害成因分析1、梁底板有纵、横向裂缝并伴随渗水结晶该桥主要问题是梁底板有纵、横向裂缝并伴随渗水结晶,裂缝主要是由于汽车动载长期通过桥面系传递动荷载给梁体,当荷载累积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疲劳次数时,承重部件会从底部开始产生横向裂缝。
裂缝的出现暂时不会对桥梁造成危害,但随着混凝土裂缝的增大,水和空气的侵入,将会导致钢筋的锈蚀,大大缩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同时,由于裂缝的增大,必将显著地降低构件的刚度,导致结构物变形的增大。
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裂缝的发展扩大。
保保护层厚度不够、温度变化以及收缩不均匀都会导致梁底横向裂缝的产生。
由于混凝土表面收缩大,而内部收缩小,致使收缩不均匀,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
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沿箍筋方向会出现垂直于道路前进方向的裂缝。
2、T梁腹板裂缝裂缝的产生的位置主要是在T梁处.斜向裂缝是受到纵向力以及剪切应力而至。
台帽错位,荷载作用以及受力不均匀都会产生梁片的受力变形,最后导致产生裂缝。
此桥由于通车时间较长,所受的重复荷载作用已经超过其所设计的疲劳强度,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一定较高;同时墩台帽梁与支座在荷载的长期振动下已经移位,这样此时梁片所受的由于不平整造成的剪切力明显增加,在跨中或者1/4处,振动的破坏明显增强,于是,超过混凝土的设计荷载;在振动方面由于频率是固定的,而振幅是由两边向跨中逐渐增大的,由于横隔板的作用,在跨中以横隔板中间处,振幅达到最大,于是先产生了裂缝,并且此裂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会很快的延伸,尺寸由窄变宽,深度由表层到内部。
在梁片的其它部位,也会逐渐的产生裂缝。
3、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底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底出现的裂缝主要是由于长期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受力裂缝。
如果在规定限制范围内是正常的,如果超出规范限值范围则必须进行处理。
尤其是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如果出现横向裂缝则必须进行处理。
由于桥梁处于长期湿润环境下,裂缝处很容易出现泛白流膏晶体。
而对于深度较深裂缝则会造成梁内钢筋锈蚀膨胀,从而导致钢筋锈蚀与混凝土剥落的恶性循环。
4、翼墙产生的裂缝翼墙产生的裂缝是由于梁体自身产生的恒载和汽车产生的活载由支座传递到桥台,桥台长期受剪力作用,当荷载累积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疲劳次数时,翼墙会从受力处产生倾斜向下的裂缝。
并逐渐由于动载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裂缝逐渐向下延伸。
5、护栏产生的裂缝护栏的裂缝是横向力不断累积的结果,路面传来的汽车的作用力传到护栏上并逐渐累积,当达到护栏的疲劳强度的时候,就会使护栏产生裂缝。
6、铰缝的剥落铰缝的剥落主要是由于施工质量不高引起的,另外长时间的重车作用以及空气中腐蚀性物质的反应,使得本来就握裹力不足的铰缝发生填料剥落。
长时间下去会造成钢筋网片的断开,严重者会发展到单板受力使得梁体发生较大程度的破坏。
7. 梁底渗水腐蚀梁底渗水腐蚀主要是由于桥面排水不畅,泄水孔堵塞使得桥面积水下渗,导致梁底混凝土的腐蚀、剥落等现象。
翼板和梁体的水蚀对结构暂时不会造成较坏影响,但不对其控制会加速混凝土保护层的老化、腐蚀,严重会导致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大大缩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
进而影响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
上部构件出现腐蚀是因为混凝土保护层设置较薄,环境湿度大,水分容易渗入混凝土造成钢筋锈蚀。
上部一般构件如铰缝是现浇施工,施工细部控制较差,造成腐蚀的情况。
8、梁底混凝土剥落、露筋梁底混凝土的剥落腐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包裹力不足加上长期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导致的。
由于混凝土会与空气中化学物质作用,很容易导致梁片的大面积剥落,进而造成钢筋锈蚀与梁底剥落的恶性循环。
对破损、露筋处应及时予以维修加固以防病害的继续发展。
9、横隔板混凝土破损、露筋横隔板剥落、露筋、竖向裂缝主要是因为运营中偏载和扭转产生垂直剪力所造成。
端横隔板的裂缝还与支座不平及活动支座转动不灵活有关。
另外,内外侧梁体受太阳照射的程度不同,向阳的梁因温升膨胀使横隔板承受弯矩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剥落和露筋。
另外施工质量不高也会造成横隔板混凝土的破损和露筋。
10、桥台裂缝由于桥台受力不均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桥台前墙出现多条竖向细微裂缝。
细微裂缝的出现暂时不会对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但随着桥梁的运营,对裂缝如不及时进行修补将会导致病害继续发展,进而对桥梁结构产生大的影响。
11、桥墩裂缝桥墩的裂缝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混凝土保护层不够,造成钢筋锈蚀膨胀。
二是受力裂缝,桥墩接受上部承重构件传来的动载,重复作用下使得地基沉陷,造成桥墩受力不均匀,如此产生裂缝,鉴于此桥桥墩裂缝比较严重,应立即予以修补,将裂缝填充。
桥墩的纵向裂缝主要是受力裂缝,地质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致使桥墩受力托空,在动载的作用下,桥墩出现了很大的裂缝。
12、挡块裂缝挡块的裂缝是因为在车辆长期何载的作用下引起桥梁向横坡方向偏移,已致挤压挡快使得挡块产生裂缝。
13、锥、护坡破损、下沉导致锥、护坡破损、下沉的原因主要有地质地基的沉陷、锥护坡填土的自然下沉、雨水侵蚀冲刷以及人为破坏等。
随着长期雨水侵蚀,锥坡内部土分子间隙逐渐减小,在垂直压力作用下会导致锥坡出现一定程度的破损和下沉。
14、锥、护坡植物生长锥护坡植物生长是因为锥护坡施工质量差,在自然界条件下构造因地基沉陷不均引起的表面裂缝、破损。
给植物生长造成一定条件,植物的生长能加速表面混凝土的损坏建议尽快处理。
15、桥台渗水、腐蚀桥台出现的腐蚀一般是由于桥面伸缩缝止水带破损,桥面积水通过伸缩缝下渗至桥台引起的。
另外,混凝土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反应也会导致腐蚀现象的出现。
一般蜂窝麻面的混凝土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同时湿润碱性混凝土与空气中化学物质反应,导致混凝土变质,很容易造成剥落腐蚀与钢筋锈蚀的恶性循环,当腐蚀现象严重并伴有混凝土剥落、露筋现象出现时,需将病害构件及时进行清理维护,以防病害的继续发展。
16、桥台勾缝填料的脱落桥台勾缝填料的脱落主要是由于桥台长期受到浸泡以及勾缝材料材质下降造成的。
17、基础冲刷掏空基础由于长期受到水流冲刷造成基础裸露,并会有较严重冲刷掏空现象。
在河流冲刷下桩基础表面细骨料脱落,粗骨料在水流冲刷下也会部分脱落,进而造成桩基表面凹凸不平,遍布坑洞。
18、桥面铺装骨料脱落桥面铺装由于长时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造成铺装表面细骨料脱落,粗骨料裸露。
19、栏杆破损由于桥梁使用年限较久,栏杆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部分护栏丢失。
混凝土材料的栏杆柱产生裂缝后会造成钢筋锈蚀,钢筋锈蚀膨胀后也会使混凝土栏杆柱发生破损、剥落等病害。
20、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裂缝桥面铺装产生裂缝和拥包的原因主要是重车反复挤压。
另外沥青混凝土的老化也会造成个别处出现裂缝。
桥面铺装产生破损和坑槽的原因主要是重车反复挤压。
另外沥青混凝土的老化也会造成个别处出现破损和坑槽。
桥面铺装出现裂缝是常见的现象,由于长期重车以及高温作用而导致的病害现象。
桥面铺装层与预制板的粘结影响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裂缝产生,粘结越牢,铺装层使用寿命越长。
加铺铺装层在预制板上涂抹聚合物与水泥浆的粘结剂,可以预防裂缝的产生。
21、伸缩缝破损造成伸缩缝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不周引起的伸缩缝损坏(2)、选型不当引起的伸缩缝损坏。
(3)、桥墩台施工及梁(板)预制尺寸误差导致实际板端预留间隙与设计间隙悬殊而引起的伸缩缝损坏。
(4)、设计与实际伸缩量不符引起的伸缩缝损坏。
(5)、伸缩装置混凝土施工先于两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而引起伸缩缝尾端跳车。
(6)、重车的碾压。
22、伸缩缝堵塞伸缩缝堵塞是桥梁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是缺少日常的清扫和维护。
23、翼墙的横向位移翼墙的横向位移主要是由于地基地质沉陷造成的。
基础竖向的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加上长期车辆荷载所受的剪切力以及材质缺陷等原因均会导致翼墙结构的开裂。
24、拱圈裂缝拱圈裂缝主要是由于长期车辆荷载的作用加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另外施工质量不高也是造成拱圈开裂的主要原因。
由于裂缝的增大,必将显著地降低构件的刚度,导致结构物变形的增大。
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裂缝的发展扩大。
主拱圈开裂:主拱圈开裂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主要有横向开裂与纵向开裂。
主拱圈横向开裂多发生在拱顶下部或拱脚上部,有时甚至会开裂至拱壁。
造成主拱圈横向开裂的主要原因:主拱圈厚度太薄或材料强度不够。
石拱桥主拱圈内力分析表明,拱顶正弯矩最大,拱脚负弯矩最大,拱顶、拱脚为设计控制截面,若截面抗力小于设计荷载内力,将造成拱顶下部或拱脚上部开裂。
25、拱顶混凝土剥落拱顶混凝土的剥落腐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包裹力不足加上长期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导致的。
另外,施工质量不高也是导致混凝土剥落的主要原因。
由于混凝土会与空气中化学物质作用,很容易导致更大面积的剥落,进而造成桥梁承载能力的下降。
26、拱顶渗水、结晶拱顶的渗水腐蚀主要是由于桥面排水不畅,泄水孔堵塞使得桥面积水下渗,导致拱顶的渗水结晶。
拱顶的水蚀对结构暂时不会造成较坏影响,但不对其控制会加速混凝土的老化、腐蚀,严重会导致混凝土剥落,大大缩短桥梁结构的使用年限。
27、支座剪切变形支座的剪切变形主要是长期车辆荷载的作用导致的。
当恒载与活载之和长期超过支座的抗压容许应力时,支座就会表现为永久性非弹性变形直至严重损坏。
28、蜂窝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
4、混凝土末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9、麻面二、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
30、孔洞、露筋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其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隹,末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末进行振捣。
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