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

1时间)晶体熔化图非晶体熔化图时间) 物态变化 基础过关:一、温度: 。

温度与预测者的感觉没有关系,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准确的。

单位:国际单位制 ,而我们的常用温度是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沸水的温度为 ,成人正常体温为 ,某地气温-3℃读做: 。

测量工具: 。

温度计的原理: 。

温度计的使用:1、 。

2、 。

3、 。

二、物态变化1、 叫熔化。

熔化过程要 热量。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熔化特点: 。

非晶体熔化特点: 。

熔化的条件: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2、 叫凝固。

凝固过程要 热量。

晶体凝固特点: 。

凝固的条件: 。

水浴加热法优点: ,实验进度便于控制。

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用石棉网起到 。

如果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在烧杯上加盖、减少水、用热水替代水等。

熔化图像如右图:3、 叫汽化, 热量。

汽化现象分为:,都要吸热。

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

沸腾特点: 。

水沸腾图像:20A 段: ,AB 段: 。

4、蒸发 ,有 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5、 叫液化, 热量。

液化的方法:①降温;②压缩体积。

6、 叫升华, 热量,易升华的物质:碘、冰、干冰、樟脑、钨7、 叫凝华, 热量。

二、易混易错知识总结 :1、正确理解“白汽”与“白雾”:水蒸汽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找的,所以凡是看得见的“白汽”与“白雾都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者小水珠)。

2、“物体的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也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也保持不变,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3、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

在很冷的地区气温往往为-40℃--60 ℃,这种情况下水银已经凝固,但酒精仍是液态,水银温度计不能测温但酒精温度计可以测温,所以在很冷的地区,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4、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

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上。

5、云、雨、雪、雹、霜的形成: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雨: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

下落中,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

雪:云中水蒸气受冷直接在小冰晶上凝华形成雪花。

雹:夏季,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

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

3感受中招:一、选择题1.(2012浙江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2.(2012浙江金华)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铁块熔成铁水B .湿衣服晾干C .河水结成冰D .沸水上方出现“白气”3.(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 ℃,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4.(2012江西)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 .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5.(2012江苏连云)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 .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6.(2012江苏苏州)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7.(2012江苏宿迁)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上雾B.“下霜”C.降雨D.结冰8.(2012江苏扬州)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9.(2012山东滨州)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10.(2012山东)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 )411.(2012山东泰安)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12.(2012四川眉山)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 、CD 段物质在吸热,BC 、DE 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 ℃D.BC 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13.(2012四川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14.(2012四川宜宾)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A .铁块变成铁水B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冒汗”C .霜的形成D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15.(2012贵州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16.(2012四川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

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B .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大量的盐C .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D .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17.(2012四川凉山)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18.(2012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升华19.(2012宜昌)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 )5A .熔化吸热B .汽化吸热C .升华吸热D .液化放热20.(20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二、填空题21.(2012贵州铜仁)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_____ 现象。

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 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2.(2012江苏连云港)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升华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现象。

23.(2012江苏宿迁)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_;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填“ 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

24.(2012江苏泰州)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井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25.(2012湖南益阳)用如图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 .水蒸汽 B .小水珠(4)图10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26.(2012四川绵阳)如图,是教科书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是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

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先插进一根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实验操作中,要先后将小瓶放入 和中,并注意观察 。

27.(2012昆明)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加热,可以观察到:(1)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_____,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还图9 图10 时间温度/℃6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2)沸腾后,水的温度 ,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3)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气产生,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

28.(2012茂名)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

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 、 。

29.(2011年安徽省 第1题第1小题)写出下列事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1)自去年冬天以来,我省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有关部门利用于冰升华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点进行了人工降雨。

30.(2011年安徽 第12题) 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