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试题库一、单选题1 、( C)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A 、企业精神文化B 、企业制度文化C、企业行为文化 D 、企业物质文化2 、( A )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A 、企业精神文化B 、企业制度文化C、企业行为文化 D 、企业物质文化3 、( D)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A 、企业环境B 、英雄人物C、文化仪式 D 、文化网络4 、( A )是企业立业、员工立身的道德基石。
A 诚信B 守法C 创新D 奉献5 、( A)是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
A 创新B 责任C 守法D 奉献6 、加强“三个建设”是国网公司的( C )A 战略目标B 战略途径C 战略保障D 战略重点7 、全面推进“两个转变”是国网公司的( B )A 战略目标B 战略途径C 战略保障D 战略重点8 、( C),这是公司实现共赢的战略选择。
A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B服务电力客户C服务发电企业D服务经济社会发展9 、( D),这是公司光荣的社会责任。
A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B服务电力客户C服务发电企业D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0、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企业实践,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A)。
A 、日本B 、美国C、韩国D、德国11、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创建于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B)。
A 、日本B 、美国C、韩国 D 、德国12、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忠诚企业、(A)A 、奉献社会B 、努力超越C 、追求卓越D 、服务祖国13、国家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观是:发展公司,(A),以人为本,共同成长A、服务社会B、服务祖国C、奉献社会D、服务人民14、( A)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
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
A、企业环境 B 、价值观 C 、英雄人物 D 、文化仪式15、( B)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
A、企业环境 B 、价值观 C 、英雄人物 D 、文化仪式16、( D)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的宣传和体现本企业的价值观。
A、企业环境 B 、价值观 C 、英雄人物 D 、文化仪式17、( B )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A 、企业精神文化B 、企业制度文化C、企业行为文化 D 、企业物质文化18、( A),这是公司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A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B服务电力客户C服务发电企业D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9、以下企业理念中,( D)不是公司在处理企业对待员工、员工对待企业、企业对社会关系时确定的基本信条和行动准则。
A、以人为本 B 、忠诚企业 C 、奉献社会D、服务祖国20、( A)是“三个建设”的首要任务。
A、党的建设 B 、企业文化建设 C 、队伍建设 D 领导班子建设21、( D)是“三个建设”的重中之重。
A、党的建设B、企业文化建设C、队伍建设 D 各级领导班子建设22、(A)是“三个建设”的重要基础,A、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B党的建设C、队伍建设D各级领导班子建设23、“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是国网公司的( B )A、企业宗旨 B 、企业使命 C 、核心价值观 D 、企业精神24、“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是国网公司的(C)A、企业宗旨 B 、企业使命 C 、核心价值观 D 、企业精神25、“四个服务”是国网公司的(A)A、企业宗旨 B 、企业使命 C 、核心价值观 D 、企业精神26、“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是国网公司的(D)A、企业宗旨 B 、企业使命 C 、核心价值观 D 、企业精神27、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精神、经营哲学、管理理念、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内容,它是以( A)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D、企业环境34、( D)是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自觉行动。
A、诚信B、责任C、创新D、奉献35、( A),即热爱企业、关心企业、为企业尽心尽力,忠实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
A、忠诚企业 B 、奉献社会 C 、服务人民 D 、回报社会36、推进( A)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途径A、两个转变 B 、企业文化建设 C、三个建设D、三集五大37、加强(C)是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保证。
A、三集五大 B 、一强三优 C 、三个建设 D 、企业文化建设38、“四化”指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 D)、标准化建设A、信息化 B 、自动化 C 、互动化 D 、精益化管理39、“一流四大”是指建设一流( D)、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
A、科研水平 B 、企业文化 C 、企业环境 D 、人才队伍A、企业精神 B 、经营哲学 C 、管理理念 D 、40、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三大工程是建设统一的优秀群体意识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下不是其内容的是(D)。
28、( A )是“三个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A、精品工程 B、落地工程C、评价工程D、阳A 提高全员素质B 各级领导班子建设C 企业文光工程化建设 D 队伍建设二、判断题29、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 C )1、“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本质是以人为本、A 、相互包含B 、完全重合C、你中有开拓进取、科学发展。
(×)我,我中有你,是一种交叉关系,互为依存的关系2、30、企业文化“四统一”不包括哪项内容?(D)推行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体系是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
(√)A、统一的价值观 B 、统一3、企业文化是内质外形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的发展目标现。
(×)C、统一的品牌战略 D 、统一4、“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的企业形象念,是公司在处理企业对待员工、员工对待企业、31、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三节约”活动,增强企业对社会关系时确定的基本信条和行动准则。
( √ )全员节俭意识,形成日常节俭习惯,推动公司平稳较快发展,其中不包括(D)。
5、“一特四大”中的“四大”是指大煤电、大水A、节约一分钱 B 、节约一张纸电、大风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
(×)C 、节约一寸导线D 、节约一度电6、“四化”是指集团化运作、多元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32、( A)是企业文化的核心7、“三集”是指人力资源、财产、物资的集约化A、价值观 B 、英雄人物 C 、文化仪式 D 、管理。
(×)企业环境8、“五大”是指大规划、大建设、大投资、大生33、 (D) 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
产、大营销。
(×)A、价值观 B 、英雄人物 C 、文化仪式9、“三抓”是指抓生产、抓管理、抓队伍。
(×)10、企业文化“四统一”是指建设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品牌战略和管理标准。
11、企业文化建设“三大工程”包括精品工程、落地工程和推广工程。
(×)12、国家电网公司的“两个转变”的内涵: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
(√)13、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优质服务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的思想,践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理念。
(√)14、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三个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5、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是“三个建设”的首要任务,(×)16、党的建设是“三个建设”的重中之重。
(×)17、提高全员素质是“三个建设”的重要基础(×)18 、文化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
(×)20 、企业文化不属于管理范畴。
(×)21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2、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活的灵魂,是广大职工投身发展实践、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价值导向。
(√)23、国家电网公司的奋斗方向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
( √ )24、国家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观是发展公司,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共同成长。
(√)25、公司上下实施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战略,开展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建设,塑造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 √ )26、“一强三优”的内涵:“一强”是指电网坚强;“三优”是指资产优质、服务优秀、业绩优良。
( × )27、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忠诚、创新、奉献。
(×)28、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建设”的内涵是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建设。
(×)29、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即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
( √ )30、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
(×)31、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企业生产环境、产品服务、企业广告、员工面貌仪容和建筑布局等。
(√)32、美国学者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 5 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33、创新精神集中反映了公司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
(√)34、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35、文化网络是指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
(×)36、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订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 √ )37、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必须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
(√)38、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新旧文化的更替和协调是战略实施获得成功的保证。
(√)39、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和为了人。
( √ ) 40、“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奋斗方向,是公司的远大理想,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
(×)三、简答题1、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答: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2、企业文化理论出现的原因答:( 1)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新型办公工具如因特网等的普及应用,企业的日常管理规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劳动工具的变化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2)是劳动中人的智力因素比例增加,脑力劳动者人数相对增长,相应地,企业管理者也不能再把这些高素质的员工视作机器人,而是要给员工以感情尊重、理智尊重;(3)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要满足层次攀高,企业必须适应这一新情况,从而制定出适合现代人的管理方法,这一点与“社会人” 在管理界的提出有相同的现实基础;(4)是竞争加剧,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劳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必须提出符合需要的价值观念,如创新、服务、信誉等;(5)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出现,成千上万人,甚至是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在一个公司工作,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