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骑楼城简史
骑楼城的标志性建筑
1.海关旧址 位于梧州地委大院内,建于 1918年,4层砖混结构,是梧 州第一座大量使用水泥建造的 楼房。1897年2月4日,梧州 成为对外通商口岸;6月4日, 在梧州大东桥下正式设立梧州 关,称新关(又叫洋关),由 外国人任关务主管,称税务司。 根据耻辱的《辛丑条约》规定, 中国战败赔款4.5亿银两,以 关税担保,凡通商口岸25公 里之内府关划归海关管理,府 关税款划作赔款。梧州为18 个实行这一规定的通商口岸之 一。
骑楼建筑艺术
梧州地处岭南,北回归线经过其间,旧时为了结合南方潮湿 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梧州建筑多采用骑楼形式,主 要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 。由于梧州是广西最 早的港口开放城市,受外来经济文化影响大,所以骑楼的西 化痕迹也较浓,如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等等,都是典型 的西方建筑语言。
梧州骑楼城的起源
梧州是西江、浔江和桂江三江汇 合处,广西784条河、80以上%的水流 经梧州,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江 水文化。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 商口岸后,逐渐发展成为珠江流域著 名的商埠,骑楼建筑开始在梧州兴起。 到了1924年底,梧州发生特大火灾。 当局决定“拆城筑路,挖山填塘”将 梧州的千年古城墙和城门全部拆除, 扩大城区面积,用城砖筑地下水渠、 铺砌街道马路,街市规格参照广州。 赞成者均自动照办,不愿意的就派兵 强制执行。梧州的河东区逐渐成为骑 楼城。
梧州骑楼建筑特色
梧州骑楼是开埠的产物。因此西方建筑理论和建筑 风格对梧州的建筑设计产生影响。梧州建筑主要有 四个风格: 1、仿巴洛克式。这种形式在东南亚和 我国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使用。 2、混合式。 这种形式骑楼建筑风格不明显,建筑造型和立面装 饰兼有多种风格。 3、中国传统式。这种形式骑楼 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居民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 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 两只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 4、现代式。这 种骑楼一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 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
中国骑楼博物城
梧州骑楼城位于河东老城区,基本上保留原始风貌的22条骑 楼长街上,共有560座中外经典设计的骑楼。骑楼面积之大、 长度之长、范围之集中、保存之完整,在岭南的城市中是罕 见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馆。 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楼 下是人行交通通道,骑楼建筑柱廊外侧是车辆交通通道。顶 饰、阳台、柱头等形式各异。浮雕、罗马柱、园拱形窗,融 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和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走进骑楼城,如同 走进了骑楼博物城。2.思达来自医院旧址3.金龙巷
金龙巷位于梧州河东老城区、北山 脚下,是梧州清代建筑保留较多的 老街。这个安静老旧的地方曾是几 百年乃至几十年前两广最繁华的商 业区之一,当年这个街区里最活跃 的,是那些带着鼓鼓钱包顺西江而 上的广东商人。金龙巷的骑楼都是 由结实的青砖层层叠起的,房子冬 暖夏凉。这些砖结构骑楼一般两至 三层高,墙上有花窗、砖雕、牌坊, 已因日晒雨淋而呈出斑驳的灰白, 蔓藤一直爬到屋檐顶,但精巧的做 工仍依稀可见,岭南建筑的况味仍 不可遮掩。一路过去,还可见到骑 楼的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等等, 又让人错以为走到了当年的法租界。
在这里,梧州骑楼最大的特色是水门和铁环。梧州 是西江、浔江和桂江三江汇合处,广西784条河、80 以上%的水流经梧州,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江水 文化。沿街骑楼二层普遍设有水门,那是为备洪水 上街的时候,楼上方便居民出入用的,可以在水门 放下竹篮向沿街巡游的售货小艇购买生活必需品; 临街砖柱上镶嵌铁环高低各一只,为洪水时栓泊船 艇系缆绳用的。过去,洪水上街时,市民并不惊慌。 水到门口,垫几块砖,继续做生意、打牌、摸麻将。 水到二楼时,市民将船系在铁环,也是从容不迫地 经水门上下船进出。
骑楼建筑艺术
在骑楼的外观上,可以看到 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语 言:花窗、砖雕、牌坊等, 都十分精巧。在大南路骑楼 城墙上,一幅浮雕为“连年 有余”,莲池下面游着两只 鲤鱼。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 一棵松树下有四只白鹤,其 寓意为“松鹤长春”;有寓 意为“平平安安”的宝瓶, 在龙母太庙广场的雕刻上有 “鲤鱼跳龙门”等等。
梧州骑楼简史
09对外3班黄冰冰 200900906308
骑楼简史
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由英国人首 先建造并称之为“廊房”的“外廊式 建筑”,在气候炎热、空气潮湿的南 亚、东南亚、东北亚较为集中。骑楼 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 凸出来,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 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 故名“骑楼”。 骑楼是我国南方许多古老城市发展 过程的一个印迹,但随着城市现代化 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城市的骑楼逐 渐消失了。庆幸的是在广西梧州市, 原有的商业骑楼街基本上被保留了下 来。
思达公医院旧址位于现梧州工人医院 处。1902年,一名美国富商为纪念其 亲属思达牧师而捐资并委托麦惠来牧 师在梧州厂前街(现大东邮局处)购 地建思达医院。1903年4月20日,正 式动工;次年4月24日竣工,5月27日 开业,驻梧外国人和梧州官员参加了 开张仪式。1914年7月27日,思达医 院租得竹园肚(现工人医院处), 1918年开工;1919年1月7日第一层建 成后,思达医院即由厂前街迁入新址; 1924年8月,思达医院建筑全部竣工, 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医院。1951年 11月1日,思达医院改名为工人医院。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曾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骑楼是昔日商贸繁华的标志。 连绵成片的骑楼,是梧州昔日辉煌繁荣的标志。骑楼街士 贾云集,最风光时街上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造就了上万富 商。骑楼城最经典的建筑为梧州海关旧址、思达公医院旧址、 大同酒店、新西旅社、大东酒家、粤西楼等,最有历史文化 底蕴的街道是马王街和金龙巷。骑楼城的中心在骑楼城牌坊 至中庭广场,里面展示有赵光、牟子等梧州历史名人雕像; 而新西旅店至龙母太庙的防洪堤内墙有一段长1.4公里的梧 州历史文化长廊,游骑楼城一日便可读懂梧州两千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