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10)讲解
第二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10)讲解
综合疗效。
所以中医运用中药基本都是以炮制后的饮片配方。
第二章 第一节
二、通过炮制调整中药性能以符合治疗要求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但中医治 病往往又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 有所选择,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物原有的性能,
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力求符合疾病治疗
要求。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肝肾精血不足。 生首乌——润肠解毒:疮疡、肠燥便秘。
第二章 第二节
生黄柏——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 酒黄柏——清上焦热(上清丸)
炒黄柏——清热燥湿(二妙散)
盐黄柏——泻肾火退虚热(知柏地黄丸)
黄柏炭——止血(固经丸)
共同功效 党 参 补中益气 不同炮制品的的功效 生党参:益气生津 米炒党参:和胃健脾止泻 应第二章 第二节
常山质地坚硬,往往屡经长时间的浸泡才能切片, 据报道,浸泡7天生物碱损失近 1/3 。
槟榔,夏季要浸泡 7 天,冬季要浸泡 40 天,据 报道槟榔经水浸泡后切片,槟榔碱要损失 24.7% , 若采用减压冷浸新工艺 (润) 可提高槟榔的软化率, 缩短浸泡时间,保证饮片质量。 丹皮浸润时间越长丹皮酚损失量越大。浸润后当天 切制,丹皮酚只损失3.1。
第二章 第二节
(三)饮片干燥与临床疗效
药物经过软化处理、切制成饮片后含水量较
高,如不及时干燥,就会霉烂变质,影响疗效。
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恰当,也会造成有效
成分损失,特别是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很敏感
的成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
降低而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章 第二节
丹皮饮片
干燥方法 80℃烘干 115 ℃烘干 日光(48℃) 远红外干燥
炙麻黄绒 作用更缓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
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P11)
古代医家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疗
效的影响。清代《修事指南》载“炮制不明,药性不
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这说明了炮制与药 性、炮制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 一、净制与临床疗效 净选是炮制的首要工序,十分重要。药材净制的 目的是使药物纯净,利于切制和炮炙,保证用药安全 与准确,提高疗效。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
由于原药材中常常混有泥沙、杂质,或有霉烂、变质, 以及非药用部分,而有些药物各部位的作用也不相同,
如果不认真净选而一并入药,则会影响临床疗效,难
以达到治疗目的,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如 茎:发汗解表,平喘:表证、喘咳证 麻黄 根:专于止汗:自汗、盗汗 肉:甘平,养心益胃,补脾固肠 莲子 心:苦寒,清心火,降血压
第二章
第二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10)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2.熟悉炮制如何影响临床疗效。 3.了解传统制药的原则。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节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P10)
一、中医临床用药多以炮制后的饮片配方
中医理论认为 ,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组
织器官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体 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 化也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唐代《新修本草》载:“用枇杷叶须火布拭去毛,
毛射人肺,令咳不已。”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
二、加工切制与临床疗效
药材切制的目的是为了利于进一步的炮制和调配,
使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缩短汤剂的煎煮时间,保证汤剂的质量。 (一)软化 药材切制前须经过润泡等软化操作,使之便于 切制。但润泡时必须注意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 若浸泡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药材中的成分会大量 流失,使疗效降低,并给饮片干燥带来困难。
三、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性能以适应不同的气
候、环境
气候环境
春夏季 秋季 冬季 北方 南方 北方人
特 点
气候炎热,腠理疏松 气候转凉,空气干燥 气候寒冷腠理致密 气候干燥 气候炎热潮湿 一般禀赋较强
用药宜忌
用药不宜过于燥热和辛散 用药不宜过燥 用药不宜过于寒凉 用药偏润 用药不宜过于滋腻 要求药力较猛,若药力较 弱,则药不胜病 用药宜清淡,若药力太猛, 则易伤正气
丹皮酚损失率 30.88% 54.61% 34.6% 3%
槟榔饮片曝晒后醚溶性生物碱损失率比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节
(二)切制
中药饮片的规格有十余种,切制时都有具体的要求。 饮片的厚度、大小、长短、颗粒粗细的差距太大, 在煎煮时就会出现先溶、后溶、易溶、难溶等问题, 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饮片切制太厚,煎煮时不易透心。 一些含淀粉多的药材切制太薄易破碎,煎煮时也易 发生糊化,增加汤剂的粘稠度,煎煮液也难于过滤。
南方人
一般禀赋较弱
第二章 第二节
因此,为了适应气候、环境,就需要通过炮制来 调整中药的性能。
炮制品 生麻黄 炙麻黄 麻黄绒 功 效 主 治 使用季节 冬季
发 汗 解 表 , 宣 肺 利 风寒表证 水力强
发 汗 解 表 力 缓 , 宣 咳嗽气喘 肺平喘力胜 作用较麻黄缓和 老人及虚人风 春、夏季 寒感冒 表解而喘咳者
蜜党参:益气升提,润燥养阴
中气下陷,内脏下垂
第二章 第二节
白虎汤为清热泻火剂,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组成,为了防止石膏、知母大寒伤中,故方中甘草要 用蜜来炮制。
生——温燥之性甚强(易伤胃阴,助
苍术:燥湿
胃热):风湿痹痛。 麸炒——燥性缓和,且有焦香气,健 运脾土的作用增强:脾虚湿盛
第二章 第二节
因此,治疗原则的确定,以及遣方用药都必须根据
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决定。
第二章 第一节
由于中药来源于自然界,不但含有一些非药用部分,
影响疗效,而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也不相同,再加上
原药材的性能和作用多有偏性,不能完全适应临床治
疗的要求。
因此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引导药物直达病所,
使其升降有序,补泻调畅,解毒纠偏,以发挥药物的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章第二节
非药用部分,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用药剂
量难以掌握,从而影响疗效(巴戟天的木心)。 药材中混有外形相似的有毒药物,如黄芪中混入狼 毒等,这些异物若不拣出,轻则中毒,重则造成死亡。 《雷公炮炙论》在记述远志的炮制时说:“凡使, 先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