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2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2)第一章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HS) (2)运行要求 (2)第二章安全消防治安常识 (3)第一条:安全责任制及意识 (3)第二条:社会治安知识 (4)第三章应急事件处理常识 (4)第一条:居家灭火十法 (4)第二条: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5)第三条:应急报警 (5)第四章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求 (6)第五章违反安全管理的有关处罚规定 (7)第六章公司常用化学品性质及应急处理 (7)第七章安全生产禁令 (14)第八章安全管理网络图 (15)序言欢迎您成为华派大家庭的成员。
本《员工安全手册》将为您介绍有关公司的概况、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安全生产、劳动管理规定等事项。
目的是为了帮助您了解华派、了解华派的有关政策。
随时查询本手册将会有助于您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工作,有助于您更好地发挥您的才能。
本手册所载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
您对本手册有任何意见、建议或疑问,请随时与您的主管或公司安全部商讨,也可通过公司设置的董事长、总经理信箱转达您的意见,公司将非常高兴与您一起完善这本手册。
本手册员工人手一本,由公司安全部负责解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创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和保卫体系是公司的头等大事,同时也被视为每个员工的重要责任。
员工必须对您自身和您同事的安全和健康负责,同时也应承担由于您的不慎行动而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第一章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HS)运行要求我们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HS)主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相关控制,要求如下:1. 人: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持特种作业证上岗,岗位操作工持安全作业证上岗,规范操作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劳保用品佩戴齐全。
2. 机:设备安全操作,危险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前的各项安全检查到位,重点是锅炉房岗位。
3. 料:生产现场的材料定置存放,数量不超标,对易燃易爆易腐蚀品的管理,特别对氯化岗位、精馏岗位、液氯仓库和使用、苯酚贮槽、盐酸贮槽等重点介质和部位进行控制,形成一套较规范的管理制度。
4. 法: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
5. 环:对涉及安全生产的危险环境和有毒有害环境、噪音环境、存放区重点控制。
6. 月度安全例会,每月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分管安全工作人员开专题会,总结工作,分配下月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
7. 安全检查采取自检、联检和专检形式,严格控制隐患的出现和整改。
8. 发现隐患闭环受控100%。
第二章安全消防治安常识第一条:安全责任制及意识1. 全体员工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思想及意识,并且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
2. 国家消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在消防方面“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
3. 新职工入司必须经过厂级、车间级、岗位级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转岗必须经转岗培训。
4. 新、扩、改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环保、卫生措施的设计、施工、验收三同时,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5. 在工厂应充分了解何处有安全隐患、哪些为安全重点控制区域,对于安全重点控制区域,不经过允许禁止随意出入。
6. 对财务等特殊部门保险柜内严禁存放大额现金,如特殊情况需存放现金时,必须提前上报行政部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第二条:社会治安知识公司对员工进行治安法规和法律常识的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维护好正常的工作秩序,并增强员工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热爱企业,与企业同心同德,忠于职守的准则。
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直接采取反击,使其造成一定损害的办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所进行的直接反击。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只有在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进行正当防卫。
②必须在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实行正当防卫。
③防卫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实行。
④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第三章应急事件处理常识第一条:居家灭火十法1. 迅速拨打火警电话号119,讲清地点、失火材料并到路口等候消防车。
2. 用干粉、砂子、毛毯、棉被罩住火焰,然后浇水扑打。
3. 用面盆、水桶等器皿传水灭火,能找到消防栓更好。
4. 个别物品着火,要赶紧把着火物搬到室外灭火。
5. 油锅起火,直接盖上锅盖,关掉电源。
6. 家用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如仍未熄灭,再用水浇。
7. 电视机着火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时,人要站在电视机侧后,以防晶体管爆炸伤人。
8. 煤气、液化气灶着火,要先关闭阀门,用围裙、衣物、被褥等浸水后捂盖往上浇水。
9. 救火时门窗要缓慢打开,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焰蔓延或火焰突然窜入伤人。
10. 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或液化气罐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第二条:火灾逃生注意事项1. 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底、大橱内钻。
2. 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的冲出去,千万别披塑料衣物。
3. 在浓烟中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4. 身上衣服着火,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千万不要奔跑。
5. 生命受到威胁时,楼上居民千万不要盲目的向下跳,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栓在门窗档或重物上顺绳、布条慢慢滑下。
6. 若逃生之路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堵住缝隙,有条件的话向门窗浇水。
7. 充分利用房屋里的天窗、阳台、水落管或竹竿等其它物件逃生。
第三条:应急报警1、在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或现场目击者必须立即用电话或手机与生产部或安全部联系,并说明事故情况和发生地点,或立即向董事长或总经理报告,并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拨打“119”火警电话和请求社会援助的电话(注:等待救援队和社会援助会使小事故变成大灾难,因此,公司员工都要树立主人翁的精神,应按照应急救援预案,依靠自身的力量,对已发生的化学品事故采取正确的救援行动,尽量控制事故的蔓延)。
2、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有关人员联系电话5、公司设专门应急报警电话(24小时开通):第四章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求1. 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一项辅助措施,而不是人人有份的福利待遇,要按规定发放、领取。
各部门要在工艺、设备上努力进行革新和改造,努力的改善劳动条件,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2. 防护用品一定要正确使用。
比如:女工帽是保护女工发辫不被机器绞碾的;防护手套是防护手烧伤、烫伤、刺手和磨手的;防护服是防止烧灼、刺割、磨损、绞碾等危险的。
按操作规程要求,工人必须带好防护用品,方可进入生产岗位,不得借任何理由拒绝佩带防护用品。
3. 目前企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手套、防护眼镜、工作服、绝缘鞋、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安全帽等。
4. 各部门设专职人员领取发放劳保用品,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发放台帐,严格按标准发放。
5. 特殊岗位需增发劳保用品的需提前提出申请,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6. 严禁将劳保用品挪为他用。
7.职工对劳保用品的发放有意见的可以反馈劳动安全部门,主管部门现场落实后予以答复或解决。
第五章违反安全管理的有关处罚规定1、违反原化工部安全生产禁令及公司安全生产制度,罚款100元;造成损失的,视情赔偿50-100%,同时给予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损失较大情节严重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凡班后(连续生产工作的除外)发现未关好水、电、气(汽)的,每项次罚款50元;门窗,每项次罚款20元;3、未经批准不得带火种、香烟进入生产区,违者:火种处罚50元、香烟处罚100元,并责令将火种、香烟送交门岗(大、小接待室除外);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违者加倍处罚。
发现在生产区内抽烟,一律开除。
4、严禁酒后来公司上班,违者停班并以旷工论处。
5、未经公司批准带手机进入生产现场,罚款50元;在生产现场拨打或接听罚款100元。
6、各部门必须按QEHS管理体系要求运作本部门的管理活动,经内外部审核有一项不合格并确认是部门工作失职造成的,处罚责任人50元,有一项严重不合格项的处罚责任人500元;第六章公司常用化学品性质及应急处理(1) 苯酚发生泄漏:应急处理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碱水冲洗,冲洗水稀释后排入污水系统。
(2) 对氯苯酚发生泄漏:应急处理人员应戴好手套,用砂土混合,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3) 邻氯苯酚发生泄漏:应急处理人员应戴好手套,用砂土混合,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4) 2,4-二氯苯酚发生泄漏:用砂土混合,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5) 2,6-二氯苯酚发生泄漏:用砂土混合,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水洗涤,经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6) 2,4,6-三氯苯酚发生泄漏:用砂土混合,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7) 氯气发生泄漏: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快切断源,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严格限制出入并立即进行隔离150m以上,同时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溶液(酸式碳酸钠),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
(8) 盐酸发生泄漏:处理泄漏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耐酸手套,用稀碱水中和,经稀释的污水排入废水系统。
(9) 四氯乙烯发生泄漏:用砂土混合,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处理,被污染地面用洗涤剂刷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一、苯酚1、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等,也可作为消毒剂。
2、物化性质:无色或白色结晶、块状,带显著气味及尖锐燃烧味道。
若不完全纯粹或在光影响下变成粉红色或红色,由空气中吸收水份而液化,相对密度1.058,熔点41℃,沸点181.7℃,折射率1.576,溶于水呈酸性,溶液于乙醇、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油类及碱类,65℃以上时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3、危险特性:可燃,闪点79℃,加热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刺激性和毒性,腐蚀性较强,溅入眼睛内能结膜灼伤,甚至角膜坏死,皮肤接触致灼伤。
有毒,口服则致肠胃道灼伤,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或出现黄疸、肝、肾损伤。
4、灭火方法:用水、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
5、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6、急性中毒: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并伴有黄疸、肝、肾损伤。
7、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水冲洗15min以上,误服立即催吐、漱口、并急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