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

出生的太阳。 ◆ 北魏的宣武帝为
他父亲孝文帝
做功德而建。
奉先寺 唐代
龙门历史大事件
龙门石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 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 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 级旅游景区”。 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 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 国之最。 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理论分析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 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 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 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卢舍那佛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
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 迦牟尼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 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 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 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 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 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 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部分细部的雕像吧。。。
欣赏这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 造型艺术 。。。
莲花洞 北魏
万佛洞 唐代
药方洞 始凿于北魏,唐代建成
摩崖三佛龛 唐代
宾阳北洞 唐代
宾阳南洞 唐代
老龙洞 唐代
清明寺 唐代
敬善寺 唐代
潜溪寺 唐代
卢舍那佛像【最大】
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中 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龛[ kān]
本义1:龙的样子。 本义2:盛放神圣物品的盒子 。 在此意为: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 佛像之所。 佛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如佛 龛、神龛等
宾阳中洞 北魏
宾阳中洞 北魏
“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 太阳。
◆ “宾阳”意为迎 接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 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 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位置概况
分布于伊水【一条河流】东西两岸的 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雕像概况
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 kān]2345 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大 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 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 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 最具有代表性。
创作缘由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 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 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 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后还在洛阳以南 的龙门伊水两岸,依山开窟造像,由此一 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
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 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河南省洛 阳市城南13公里处,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 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
龙门石窟
——石雕艺术的宝库
龙门来源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 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 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古称“伊阙”。隋朝隋炀 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máng],远远望见 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 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 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并非不知,只是在等 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 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 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