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景区
西山南入口区:布置石窟艺术陈列馆。拆除龙宫后,规划为 沿河绿地和停车场。 东山石窟区:建设观景点、改善石窟及山体环境,结合自 流泉眼,增加小型休息设施,扩大游人活力空间,增加绿地, 减少干扰,形成参观游览干线。 伊河风景区:保持伊河水面平静,并且有一定宽度,恢复 历史环境风貌。在北入口一带设游船码头,允许仿古游船在 水面上游览,形似古时伊河船只。禁止水上游乐项目,严禁 各类“现代”快艇驶入伊河风景区。 规划还包括了游览服务设施、植物景观和实施规划措施等 方面的内容。
评论:洛阳龙几点 重要的保护文案、开发方向、未来规划。 创新与特色的理念挖掘和发展龙门石窟, 创新与特色的理念挖掘和发展龙门石窟, 对景区做出深入的土地、文物保护。 对景区做出深入的土地、文物保护。举 例出了相关政府法律规定, 例出了相关政府法律规定,在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也做了详细的研究
七、实施效果 1、经过几年来的实施,龙门石窟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 经过几年来的实施,龙门石窟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 受到国内外专家与社会和界广泛赞扬, 2000年11月30日正 受到国内外专家与社会和界广泛赞扬,于2000年11月30日正 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根据《规划》已拆除、搬迁的企事业单位有龙门购 根据《规划》已拆除、 物中心、中华龙宫、环幕影城、市饮料厂、龙门煤矿中学北 物中心、中华龙宫、环幕影城、市饮料厂、 居民区、龙门镇医院、某部队生活区等10处 居民区、龙门镇医院、某部队生活区等10处,均改为绿地及 停车场用地。并对其他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造。 停车场用地。并对其他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造。封闭了万寿 山和卧龙台两个营业性墓园。 山和卧龙台两个营业性墓园。活龙路已作为旅游专用道路进 行建设,洛伊、洛临等公路的改造完成了项目可行性论证, 行建设,洛伊、洛临等公路的改造完成了项目可行性论证, 工程将于近期实施。 工程将于近期实施。 3、洛阳市政府为了加大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力度,按规划 洛阳市政府为了加大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力度, 建议, 2002年组建了龙门石窟管理局 年组建了龙门石窟管理局, 建议,于2002年组建了龙门石窟管理局,全面负责龙门的保 护与建设工作,为全面保护世界遗产奠定了基础。 护与建设工作,为全面保护世界遗产奠定了基础。
3、满足文物保护的特别要求 在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规划过程中,应用文 物保护的可逆性原则、可识别原则、只采取最必 要的原则、尽量避免增添与减少的原则以及全面 保护原则等。 4、对内外交通提出建设性意见 经过深入调研和仔细研究,再次提出焦枝铁路 (复线)的改线方案,引起专家们的热烈反响。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本次规划面积:15.26平方千米。 、本次规划面积:15.26平方千米。 重点保护区:3.54平方千米(其中绝对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3.54平方千米(其中绝对保护区 0.96平方千米); 0.96平方千米); 建设控制地带:11.72平方千米。 建设控制地带:11.72平方千米。 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坐标) 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坐标) 2、规划拆除或搬迁企事业单位及居住区13处, 、规划拆除或搬迁企事业单位及居住区13处, 占地约:32.6平方公顷。改造、整治企事业单位 占地约:32.6平方公顷。改造、整治企事业单位 及居住区9处,占地约:106平方公顷。 及居住区9处,占地约:106平方公顷。
一、基本景点规划原则 以石窟文物保护、进入世界历史文化 以石窟文物保护、 遗产、统筹协调为基本规划原则。 遗产、统筹协调为基本规划原则。规划 成果包括三个部分:石窟区总体规划、 成果包括三个部分:石窟区总体规划、 中心区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中心区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内容 涵盖文化遗产、风景名胜、 涵盖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保护规划等 多方面问题。 多方面问题。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案例
08旅游策划2班 黄齐略
历史背景: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下,距洛阳13千米。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下,距洛阳13千米。 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延绵约约一千 米,现存大小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 米,现存大小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 石质之优良,窟龛、造像和题记之多,自然山水环境之 优美,都居国内石窟前列。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 同云岗石窟合称为我国三大石窟宝库。龙门石窟具有世 界历史文化遗产意义;在亚洲石窟艺术群中地位十分重 要;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 我国石窟中独具风格。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 493年),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3年),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龙门石窟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12.46平 现状龙门石窟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12.46平 方千米,已划入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二、龙门石窟保护规划 根据调查研究和石窟保护需要 1、增加绝对保护区,以加大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保持窟区整体空间风 貌。 2、根据新的状况,分别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进行了调整。 3、为了保护石窟地下安全,防止煤矿等地下开采对石窟岩体稳定性的 破坏,以及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紊乱,恢复“泉水四溢”的自然 景象,划定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 景象,划定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 4、分别确定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安全保 护区的保护内容、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 提出了对龙门石窟周围(洛阳各县、市)十个“卫星石窟”的保护规 划建议。
三、保护区内用地规划与环境整治 1、居民点用地调整规划 2、过境公路调整规划 3、焦枝铁路改线规划 4、伊河两岸主观林带规划
四、龙门石窟中心区详细规划 编制详细规划以清理中心区文物景观空间环境为重点,处理好 文物保护和游览服务之间的关系,防止“人工化” 文物保护和游览服务之间的关系,防止“人工化”趋势,创造历 史文化遗址景观空间环境,并据此做出具体安排。 西山北入口区:为交通组织井然有序、空间功能明确、植物配 置简洁、建筑朴实含蓄的中心区主要入口。 西门石窟区:龙门大桥桥头至潜溪寺段是游览石窟的心理准备 地带,强调展示、休息两大功能,充分利用植物、泉水、露天休 息平台、展厅,创造宁静、安逸的空间环境。潜溪寺至摩崖三佛 段以观赏石窟为主,净化文化遗址环境。万佛洞至极南洞段是石 窟游览的高潮,强调青山、绿水和大片岩石的质感对比,突出石 窟的文化遗址气氛,限制高峰期游人量,加强防护和服务设施建 设。极南洞至新漫水桥段是通往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区的人流集 散地,突出其交通、服务和休息功能,创造出动静结合的空间环 境。
五、创新与特色 规划从总体背景上进行分析、研究、评价, 规划从总体背景上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进行 净化环境” 恢复历史风貌”为核心的规划布局, 以“净化环境”、“恢复历史风貌”为核心的规划布局,从地上到地下提 出立体保护原则与对策,对龙门石窟进行整体规划安排。 出立体保护原则与对策,对龙门石窟进行整体规划安排。 1、定位准确、措施得当 定位准确、 科学定位龙门石窟的世界遗产价值与地位,以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基 科学定位龙门石窟的世界遗产价值与地位, 本目标,综合治理石窟环境,恢复龙门历史风貌, 本目标,综合治理石窟环境,恢复龙门历史风貌,制定针对性强的规划原 保护措施与管理机制。 则、保护措施与管理机制。 2、勇于探索与创新 根据龙门石窟特点,规划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如为了防止地下采矿 根据龙门石窟特点,规划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等活动对石窟产生的振动和采空区陷落影响, 等活动对石窟产生的振动和采空区陷落影响,以及保护泉水水脉及地下水 需要,新增设了地下安全保护区(含四柱坐标); );针对重点保护区措施存 需要,新增设了地下安全保护区(含四柱坐标);针对重点保护区措施存 在问题,确定了严格的绝对保护区;提出了绿树、岩窟、碧水、 在问题,确定了严格的绝对保护区;提出了绿树、岩窟、碧水、蓝天的空 间景观控制层次;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对石窟影响, 间景观控制层次;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对石窟影响,提出了不同植物种 植与窟顶距离关系图表; 植与窟顶距离关系图表;探讨了文物区规划与城市等规划的相互促进关系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