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脱垂患者使用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40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手术)和观察组(实施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各20例,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0,P<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与对照组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56,P>0.05)。

结论在对子宫脱垂患者治疗时,使用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可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关键词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子宫脱垂;可行性;疗效分析
子宫脱垂是临床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对子宫脱垂患者治疗时,手术治疗,尤其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效果,并且其技术成熟,在当前得到了非常好的使用[1,2]。

但当前的诸多研究显示,常规子宫脱垂手术已经无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分析了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子宫脱垂患者,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63±6.74)岁。

所有患者均已经被确诊为子宫脱垂,将其隨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35±6.36)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91±6.7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需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治疗。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需实施全身麻醉,并对其会阴、腹部以及阴道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并取截石位,为患者留置尿管。

需注意患者足部需比头部高30°左右。

将脐孔作为穿刺点,建立气腹,压力为14 mm Hg(1 mm Hg=0.133 kPa)。

并在距离患者圆韧带约2 cm的位置对其实施5 mm Trocar穿刺。

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在临床治疗时,首先使用单极电凝钩将患者膀胱腹膜折返切开,在切开后需使用7号丝线缝合网片,将网片固定在子宫颈内口中,将分离钳置入患者子宫,将穿刺针撤出,将分离钳放置在切口腹膜外侧,并在患者圆韧带前方的阔韧带内部,进行膀胱腹膜折返处理,使用可吸收线将患者膀胱腹膜折返进行连续性的缝合,并将其直肠前壁的双侧底韧带以及浆膜放置在宫颈后壁中,使用可吸收线对其进行短缝合,将网片两端进行拉紧,让患者子宫可以悬吊在正常解剖位置[3-5]。

手术完成后排除患者腹中气体,将多余网片进行切除,在两侧腹壁切口实施筋膜固定治疗,最后可进行穿孔缝合处理。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在治疗效果上,需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情况进行观察。

若患者在术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则表示治疗有效。

在治疗安全性上,需使用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对安全性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0,P<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20)与对照组5%(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56,P>0.05)。

3 讨论
子宫脱垂是妇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造成极大危害。

尤其是经产妇,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更高,极有可能导致其出现死亡,造成严重后果[5-7]。

当前在对子宫脱垂患者治疗时,最为常见的方法即手术治疗,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脱垂手术开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腹腔镜子宫脱垂手术不仅可保证患者子宫完整,更是能够尽量减少创伤,对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手术治疗是对子宫脱垂患者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一治疗方法能够针对患者病灶治疗。

而当前普遍使用的腹腔镜手术,更是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8,9]。

但对于腹腔镜手术而言,其种类是非常多的,若没有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则无法起到预期的疗效,甚至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网面来实现并且强化子宫悬吊的效果的,并且也能够让子宫主韧带以及子宫圆韧带的使用得到明显提升,避免了自身由于力量缺乏而导致的韧带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而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手术器械对患者造成损伤,从而对提升治疗效果会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针对患者而言,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这一方法能够非常好的避免外源性组织损伤,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与对照组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属于改良微创手术,这类手术治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其治疗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金海红,孟津,姜丽,等.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22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51-5253.
[2] 伍燕,罗岳西,刘先平,等.腹腔镜下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近期疗效观察.西部医学,2015,27(10):1545-1547,1551.
[3] 苏燕燕,李海霞,张风格,等.子宫脱垂患者行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医学,2016,1(6):55-57.
[4] 梁婷,黎勇明,刘丽娟,等.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加圆韧带缩短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观察.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2):2330-2332,2367.
[5] 戴梅玲.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配合与护理.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284.
[6] 胡旻,陈黎,邵明君,等.腹腔镜骶骨岬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可行性初探.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61-62.
[7] 付小玲.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配合与护理.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15-216.
[8] 苏光明,高海港,黎颖,等.超声腹腔镜线阵探头经直肠诊断子宫脱垂的初步探讨.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416-418.
[9] 刘秀娟.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20例临床护理分析.中外医疗,2011,30(32):1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