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五章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五章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区别(P95)
1. 使用权的主体比所有权的主体广泛,几乎任何单位和 个人都可以成为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主体;
2. 使用权内容受所有权和环境保护及生态规律的制约, 而不是无限制的使用。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分类 (P95)
1. 按类别分类: 土地资源使用权、草原资源使用权、森林资源使用权、矿产资源使 用权、水资源使用权、海洋资源使用权、野生动植物资源使用权;
征收方法
确定排污费数额→予以公告→送达排污费缴纳通 知单→7日内到制定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减免征收
重点污染源防治 区域性污染防治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
六、经济刺激制度
1. 财政援助 (P92)
从立法上鼓励各种控制污染的努力并给予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
2. 低息贷款(P92)
二、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1. 自然资源规划制度概念(P95)
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本 身的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 一定规划期内对管辖区域内各类自然资 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所 作的总体安排。
二、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2. 自然资源规划制度的目的(P95)
为了从宏观上解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当前 利益与长期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资源分配问题,以保证最佳 的结构和形式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2. 我国法律对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规定
主要包括: (1) 自然资源所有权 (2) 自然资源使用权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1) 自然资源所有权 (P94)
指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通过其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自然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所有权的四种权能
占有权能 使用权能 收益权能 处分权能
2. 按归属分类: 固有自然资源使用权、集体自然资源使用权; 3. 按是否向所有人支付使用费分类: 有期限使用权、无期限使用权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P95)
确认取得 授予取得 转让取得 开发利用取得
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变更和终止(P95)
因主体的合并或分立、转让、破产、抵债、合同内容变更而变更; 因自然原因、开发利用完毕、期限届满、闲置或弃置抛荒、非法 使用或非法转让、主体消灭等原因而终止。
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 既可以与所有权同属一人,也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分类 (P94)
1. 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
2. 按自然资源的种类:
土地资源所有权、森林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草原资源
所有权、矿场资源所有权、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是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 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 用。
目的
① 使企业参与和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② 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给企业施加经济压力,促使其完善
自身的管理制度,减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办法
对象范围 排放核定 费用征收 费用使用
第三节 环境标准制度
◦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性质 ◦ 二、环境标准的作用 ◦ 三、环境标准体系及其制定 ◦ 四、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三同时”制度 四、许可证制度 五、征收排污费制度 六、经济刺激制度
五、征收排污费制度
概念(P88)
法定孳息
是指由法律规定产生了从属关系,物主因出让所属物一定期限 内的使用权而得到的收益。
例如:存款得到的利息、出租房屋或物品得到的租金。也有观点认为租金属于经营性收益, 不属于孳息。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2) 自然资源使用权 (P94)
指单位和个人依法对国家 所有的或者集体所有的自然资 源进行实际运用并取得相应利 益的一种手段。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1.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概念(P94)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 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 成的规范系统。
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最有影响力的制度、不可缺少的制度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2. 我国法律对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规定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明 确规定“矿藏、水流,有法律规定为国 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 所有。”
第五章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பைடு நூலகம்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 一、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三、“三同时”制度 ◦ 四、许可证制度 ◦ 五、征收排污费制度 ◦ 六、经济刺激制度
第二节 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 二、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 三、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 ◦ 四、自然资源许可制度 ◦ 五、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取得方式(P94)
法定取得、开发利用取得、天然孳息、自然添附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变更和终止(P94)
可因征用、所有权的分离或合并、依法转让、对换或调 换而变更,也可以因法律剥夺、自然资源的消失而消灭。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天然孳息
是依据物的自然性能或者物的变化规律而取得的收益。
例如:母鸡生的蛋、牲畜下的幼崽,果树长出的果子,土地自然生长的粮食、草、树木等 植物。
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排污者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 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提供有关资料
环保部门根据核定权限,对排放污染物种类、数 量进行核定
有监测条件的按照规定的监测方法进行核定;没 有监测条件的根据物料衡算的方法进行核定
核定后,环保部门书面通知排污者
征收范围
大气、海洋、水体、固废、噪声
使用优惠贷款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
3. 税收(P93)
正刺激:通过减税、免税的办法鼓励企业治理污染和综合利用; 反刺激:对自然资源开发及利用征收资源税。
第二节 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二、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三、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 四、自然资源许可制度 五、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