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注: 反应条件: 十二醇 %(’ #, 未注明反应温度的均为 *, 号催化剂, %)’ 1 下反应 - 2,-%’ 1 下反应 . 2。
" & # & " 二甲胺及其流量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二甲胺是反应物之一, 随着胺化反应的进行, 对 二甲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变化。由表 ( 可知, 在反 应的前 - 2, 对二甲胺需求量最大, 应及时供给。之 后应逐渐减少二甲胺的供应量, 而且反应体系中残 留过量的二甲胺对主反应不利, 只会增加副反应。 因此, 在反应中应适当控制二甲胺的流量。二甲胺 流量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温度升高, 对二甲胺的需求 量增加, 流量也相应增加。试验考察了二甲胺流量、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见表 *。如表 * 所 示, 催化剂增加, 该反应对二甲胺的需求量也增加, 相应的二甲胺流量也应随之增大。 催化剂用量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表 & 二甲胺流量、
(催化剂) , 8 ,
注: 其他反应条件: 十二醇 %&’ 1, %’& 号催化剂, %)’ + 下反应 0 3, 氢气与二甲胺的体积流量比为 %。 0%’ + 下反应 4 3,
由表 ( 的三种极端情形可以看出, 在胺化反应 中一定要保持足够量的催化剂, 而且应在表 4 所列 图 " 反应时间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从图万方数据 若单独采用低温, 则最终产物 % 可以看出, 举的催化剂用量范围内。在反应过程中, 由于催化 剂的组分流失及失活, 在一定的反应次数后均应补
程中, 要维持一定的氢气流量, 而且在混合气中的分 压也不能太小。 表%
氢气流 量 " 3. ・ 20% ’ & ’%* ’ & ’’, ’ & ’’* ’ & ’’! (前 - 2) ’ & ’%* (后 . 2) ’ & ’’, ’ & ’%* ’ & ’%* ’ & ’’,
混合气体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反应温度 # + %-’ %)’ 0’’ 0%’ 00’ 试验 编号 5 6 .& 5 6 -0 5 6 )( 5 6 ).
叔胺的质量分数不高, 反应时间可能需要延长; 若单 独采用高温, 高沸物较多, 也不合适。经试验, 采用 高低温相结合的办法, 将 & 3 分成 0 段, 即 %)’ + 下 反应 0 3, 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见 0%’ + 下反应 4 3, 。 表 0) 表!
催化剂 催化剂
能充分发挥。由于生产原料脂肪醇不断涨价, 提高 叔胺收率、 节省昂贵的原料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目 前对现行生产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工作在较好的反应装置上使用较优催化剂, 对现行 ! , ! " 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生产工艺进行 探讨, 以期能对国内生产企业有所帮助。 ! !’! 试验部分 原料
$ $
(!) (%) (#) (()
十二醇, 质量分数大于 ++) (气相色谱测定) , 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 二甲胺, 质量分数大 于 ++) (气相色谱测定) , 上海经纬化工有限公司提 供; 催化剂, /? 0 6@ 等三元或四元多组分载体催化 〔#〕 剂, 国内某企业生产用催化剂或自制催化剂 ; 氮 气、 氢气, 高纯产品;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 方法 在装有温度计、 搅拌器、 冷凝器分水装置和进气 管的 ($$ AB 的四口烧瓶中, 加入 "($ C 十二醇和一 定量的催化剂。开启搅拌, 经氮气吹扫后, 在氢气流 下升温并还原催化剂, 达到反应温度时, 通入二甲 胺, 开始计时。反应一定时间后, 计量反应出水量并 测定反应液中叔胺的质量分数。出料, 部分反应液 过滤后减压蒸馏得到目的馏分精叔胺。分析质量分 数, 并计算收率, 以蒸馏残液计算副产物高沸物的质 量分数。
二甲胺流 量 " 3. ・ 20% ’ & ’%* ’ & ’’, ’ & ’’, ’ & ’’! ’ & ’’, (前 - 2) %)’ 1 下不通 (后 . 2) ’ & ’%* (前 - 2) -%’ 1 下不通 (后 . 2) ’ & ’%* (粗叔 " 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变红, 颗粒变粗 粘结, 变红 变红, 失活 催化剂外 观及性能
"%
!, ! " 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刘学民 殷福珊 金秀蓉 陈银广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无锡 !"#$%&) 摘 要 考察了影响脂肪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合成 ! , ! " 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几
个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催化剂用量应为脂肪醇质量的 " ’ () * % ’ () ,较合适的反 应温度为 "+$ * !"$ , , 最好先低温后高温 ("+$ , 下反应 ! -, 。反应过 !"$ , 下反应 % -) 程中氢气的分压不能太低, 当氢气分压与二甲胺的体积流量相近时, 对该反应有利。 关键词 !, ! " 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 十二醇 合成工艺
(粗叔胺) , 8 , )% * & )4 * 4 )& * / )/ * ). * 0 ). * & )/ * 4 ’ * 0. ’ * (. ’ * .’ % * &’ % * /. 4 * 44 ( * /.
注: 其他反应条件: 十二醇 %/’ 1, 催化剂 % * )0 1, 氢气与二甲胺的体 积流量比为 ’ * ) 2 % * ’, 反应时间 & 3。
〔/〕 , 所以, 有多种途径 催化剂组分流失、 失活等现象
反应温度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粗叔胺) , , ! ./ * % -. * )& * . )/ * )( * . %*( 0*& (*% .*% (高沸物) , , !
达到这一合适的范围。 试验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反应的 表 ( 所示。从表 4 可看出, 催化剂 影响, 结果如表 4、 的加入量 (以脂肪醇质量计) 约为 % * &, 7 4 * &, 时 较适宜。 表# 催化剂加入量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
催化剂加入量及加入方式的影响 在催化反应中, 催化剂的用量是影响反应的主
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泥浆反应器中, 增加催化剂 常常对反应有利。在一定范围内, 增加催化剂, 可以 提高反应速度, 减少液固界面传质和反应的阻力。 但对于本研究的复杂反应, 增加催化剂, 同时也会增 加胺的歧化速度, 使副反应增多, 影响主产物的收 率。因此, 催化剂用量应有一较合适的范围。在实 际使用催化剂时, 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 ! 2! 64 5 !4! 3 依据主反应机理 , 反应中间体醛也会发生
〔", !〕
羟醛缩合副反应:
因此, 要以高收率使主反应 (") 进行, 关键在于 减少或避免发生上述副反应 (!) (7) 。通常采取的 * 措施有: (") 使用高活性、 高选择性和优良稳定性的 催化剂。目前在催化剂改进方面已有许多报道, 并
催化剂加入方式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粗叔 " 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叔 " 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沸 " 物) , $ -&. -&. -&. %&+ %&( *&. !&, .&.&.&( .&, .&( -&* -&+ -&.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是生产阳离子、 两性离子 表面活性剂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 其典 型品种有 /"! 、 /"! 0 "# 、 /"& 、 /"& 0 "1 、 /"1 脂肪烷基二甲基 叔胺。目前合成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主要路线是 脂肪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工艺, 反应式为: ( /4%) ( /4%) 234 5 46 ! 26 ! ! 5 4! 3 (") 由 2 为 /"! 0 "1 直链脂肪烷基。在反应条件下, 于胺的歧化, 常常会伴有如下副反应: ( /4%) ( /4%) !46 ! "# 6 % 5 4! 6/4% ( /4%) !4! 6/4% "# 46 ! 5 64% ( /4%) ( /4%) %46 ! "# 6 % 5 !64% !234 5 4! 6/4% !234 5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