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古代中世史教学

世界古代中世史教学

第一讲:人类婚姻和家庭形态的演进
一、概说
二、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杂交状态
三、家庭形式的发展
1.血缘家族(班辈婚)The Consanguine Family
2.族外群婚家庭(普那路亚家庭)The Punaluan Family
3.对偶家庭(偶婚家庭)The Pairing Family
(1)对偶婚的界定
(2)产生的原因A B C
(3)对偶婚的发展历程
A.望门居,特征5点
B.从妻居,妇女地位高,“阿央
白”
C.从夫居:出现原因,1、2、3,,
特点,1、2
(4)对偶婚从妻制向从夫制过渡时期的现象
A.抢劫婚,Marriage by Capture B. 服务婚(劳务婚)
Marrriage by Service
4.专偶婚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1)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的“产翁制”
(2)专偶婚产生的原因
(3)特点,A、B、C
(4)小结
第二讲: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早期佛

一、古代印度历史概况
二、种姓制度的起源
三、列国时代百家争鸣与早期佛教
1.顺世论(斫婆伽派)
2.邪命外道(阿什斐伽派)
3.耆那教
4.早期佛教
(1)动人的传说
(2)基本教义:“四谛说”A苦B集C灭D道
(3)简评:
四、种姓制度的复杂化
孔雀帝国时代,主要特征:A B C D
第三讲: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1.早期历史概述:
提秀斯改革Synoecism,国家机构,执政官,
Archon,贵族会议,Areopagos,公民大会Ecclesia
2.梭伦改革:(1)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2)内容:A最重要,“解负令”;B划分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义务;C,设立“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D鼓励发展生产(3)意义:
3.皮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Pisistratus 4.克里斯提尼改革:(1)内容:A。

建立10个地域部落和100个村社;B。

建立五百人会议;C。

创建十将军委员会,制订陶片放逐法。

(2)意义a,b,c
5.希波战争(公元前500~449年)与民主的发展
6.伯里克利时代民主的鼎盛及其特征7.民主的衰落(极端民主制)
第四讲:早期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罗马历史概说
二、基督教产生的社会背景:两个方面1.它是整个罗马社会的产物,是罗马社会广大下层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绝望而在宗教上或者说在意识形态上,寻求出路的结果。

2.最早出现在犹太人中间绝非偶然。

三、早期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1.救世主下凡,2. 天国地狱,3,穷人,富人;4、信徒的义务,部分“共产”四、基督教的发展和演变
米兰敕令(公元313),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年)
第五讲:古代海盗行为述评
一、何为海盗行为?
二、海盗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前3世纪中叶)
1.海盗行为广泛发展的原因:四个方面:2.第一阶段概况:谋生手段
三、第二阶段:海盗活动的兴盛(公元前2~1世纪)
四、古代海盗行为的性质
第六讲: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一、第一阶段:5~6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从《萨利克法典》看西欧封建制度的初步发展
二、第二阶段:7~8世纪,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与封建化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9~10世纪,封建化基本完成
主要标志:农民农奴化,经济庄园化,土地分封化,政治等级化,意识形态基督教化
第七讲: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
一、伊斯兰教产生以前的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人
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pp155~156)
三、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
第八讲:新航路的开辟:起因、过程、
影响
一、社会背景(pp250~253)
二、过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三、后果:pp258~259
第九讲:文艺复兴
第十讲:宗教改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