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例题第一、二章1.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3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
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
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 1.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D.无罪•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3.(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3.(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3.(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第三章•请分别用四要件理论和二阶层理论分析以下案例•(1)李某,18周岁。
李某因为王某向老师告自己的“黑状”,在放学后持刀将王某挟持到某偏僻之处,要王某向自己叩头“谢罪”。
王某不肯。
李某即持刀猛刺王某。
王某无奈与李某搏斗起来。
在搏斗中,王某夺过了李某的刀,将李某刺死。
王某立即投案自首。
•(2)冯某,18周岁。
在住院期间,将看护自己的护工路某活活掐死。
经专家鉴定:冯某掐死路某时,属于精神病发作期间,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
••15周岁的A女被“正式”录用为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其工作职责之一,是每天下午5点左右,以步行方式将30万左右的人民币从某储蓄所送到某银行分理处。
某日在送款时,A遇到了4位同乡(均达到刑事法定年龄)。
A提议,4位同乡假装痛打A一顿,将30万人民币“抢走”,然后5人分赃。
4位同乡接受提议,事后,A向单位谎称30万元被抢。
我国现行的犯罪论体系与共犯理论,将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作为构成要件和共同犯罪成立条件,A因为没有达到责任年龄,不可能与4位同乡构成共犯。
于是对4位同乡的定罪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
如果采用德国、日本那样的犯罪论体系,将自然人本身及其身份作为构成要件要素,使构成要件成为违法类型,将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作为责任要素,那么,就可以肯定A与4位同乡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的共犯(A为实行犯),只不过由于A没有达到责任年龄而不承担责任,但其他4位同乡依然成立贪污罪的•第五章•思考题•刑满释放不久的肖某乘其妻子上夜班,乔装打扮后外出作案。
肖某来到一昏暗僻静场所之后,见到前方有一妇女,冲上去将该妇女击倒,实施强奸之后又抢走了其挎包。
受害妇女连夜报案,回到家后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挎包在家中桌子上,这才知晓强奸和抢劫自己的是自己的丈夫。
肖某是否侵犯强奸罪和抢劫罪所保护的法益•警官张某对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刑讯逼供,构成犯罪。
请问本案中是简单客体还是复杂客体?•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玩忽职守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思考题• 1.李家波与项兰临相恋后致其怀孕。
同年6月,李家波向项提出分手并要其去流产,项不同意并几次欲跳楼自杀。
同年9月5日12时30分许,被告人李家波回到寝室见项兰临在其房内,后两人发生争打,项兰临拎一矿泉水瓶(内装敌敌畏农药)到走廊上,李家波曾听到项将“矿泉水”瓶扔到水池上的声音,后项回到房内背靠沙发坐在地上,歪着头定定地注视着墙,嘴角有唾沫样的东西。
此时,李家波见同厂女工赵慧娟上楼即把门掩上。
随后,李家波又关上房门到二楼车间,回来后见项兰临仍原样坐着,李家波感到不对,即打电话叫来楼明辉,楼到后两人先到加油站加油。
期间,李家波将项可能吃过什么东西,嘴角有唾沫的事后诉楼明辉,两人回到李的寝室因打不开门后从气窗看见项仍原样坐着,鼻子流着鼻涕一样的东西。
嗣后,李家波与楼明辉遂到后谢村找朋友并讲了项的情况,两人回厂得知项兰临已被送往医院抢救。
当晚9时许,项兰临因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2.刘某与李某相约去河边钓鱼,不知何故,李某跌落水中。
刚刚骑自行车赶到的刘某见有人落水呼救,猜测是李某,因为边上有李某的摩托车。
刘某离开,没有施救也没有呼救。
李某溺水身亡,刘某辩解说自己当时是想去通知李某家人,但刘某事实上并未通知李某家人。
刘某是否构成不作为的犯罪。
• 3.2002年4月22日凌晨1时许,丁某驾车行驶过程中,将醉倒在地的李某碾压于车下。
丁某下车查看,发现有人躺在车底,想将其拉出来,拉不动。
丁某遂动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再将李某拉出来,然后逃离现场。
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不作为犯罪()• A.可以是过失 B.不可能是过失 C.只能是故意 D.不可能是故意•3.下列哪些行为是不作为的犯罪()•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造成严重后果B.仓库保管员不按规定保管好物品,造成严重后果•C.成年人带孩子游泳,孩子溺水时不及时抢救,致使孩子被淹死•D.过路人看见交通事故的被害人躺在血泪中但不抢救•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思考题•甲欲杀乙,在其坐飞机以前半小时投毒,乙在飞机起飞45分钟后必死无疑。
但在飞机起飞10分钟后,恐怖组织成员丙劫持航空器撞击建筑物,乙死亡的。
甲应负何种罪责?•甲经营一家厨房用品商店,它出售了一把锋利的菜刀给乙,乙随即用这把菜刀将丙砍伤。
甲卖刀的行为与丙被乙伤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吗?•a过失导致交通事故,b的汽车在此次事故中严重受损,b本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目睹事故的老人c心脏病发死亡。
A的过失与c的死亡是否有因果关系。
•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思考题•甲欲杀乙,在其坐飞机以前半小时投毒,乙在飞机起飞45分钟后必死无疑。
但在飞机起飞10分钟后,恐怖组织成员丙劫持航空器撞击建筑物,乙死亡的。
甲应负何种罪责?•甲经营一家厨房用品商店,它出售了一把锋利的菜刀给乙,乙随即用这把菜刀将丙砍伤。
甲卖刀的行为与丙被乙伤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吗?•a过失导致交通事故,b的汽车在此次事故中严重受损,b本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目睹事故的老人c心脏病发死亡。
A的过失与c的死亡是否有因果关系•。
•思考题•杨某纠集朱某、荣某等人利用龙华石油有限公司,采取不报关、假报品名等方式,走私货物累计价值10亿元。
龙华公司系杨某与其舅舅共同注册成立,实际由杨某个人出资,一切经营由杨某个人决定,公司收入归杨某个人所有。
本案是否属于单位犯罪?•某公司经董事会决策,由公司经理等人具体实施了贷款诈骗罪,是否构成单位诈骗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