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洋务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洋务运动

口号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用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
影响
引进了一些近代的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受到这些企业的影响,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实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a)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这是第一个民用企业。
b)随后兴办的有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3.创办新式学堂
a)奕欣等于1862年奏设同文馆
b)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自然科学人才。
4.派留学生出国
a)容闳向曾国藩提出派留学生出国留学的建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练习
班级:0917010
性质
这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主阶级搞的一次改革运动。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法,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历史意义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时间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经过
1. 1860年代,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a) 1861年,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派防止西洋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b)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企业。
2. 1870年代,求富,创办民用工业。
特点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其特点是官办,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每个工厂像一个衙门,由大小官吏分别掌握经济管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这类工业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并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所以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这种企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力。
历史条件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
(3)总理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本,西学为用”
5.建立近代海军——战争的规模扩大到了海上
主要内容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点
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而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上,二者完全一致,并且联合在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运动。
背景
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不得不积极寻找巩固统治的出路。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技术的先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经产生,为统治集团寻找出路提供了参考。统治集团中少数先进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自强”,形成洋务派,在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一方面为了克服内忧外患,另一方面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纷争中,新掌权的慈禧太后站到了在地方和中央都拥有巨大实力的洋务派一边,对洋务运动的兴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理衙门成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失败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②顽固派的破坏;③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作用或功绩
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从倾向性看,洋务派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