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第4版)》教学课件—第12章 激励与领导
《管理学原理(第4版)》教学课件—第12章 激励与领导
目标表现为行为的结果 目标表现为行为的诱因
8
激励过程
9
激励理论模式
需要激励模式
需要层次论 双因素理论 三种需要理论
动机—目标激励模式
期望理论
强化激励模式
强化理论
权衡激励模式
公平理论
10
需要激励模式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11
需要激励模式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2
需要激励模式
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
权利需要
归属需要
13
动机—目标激励模式
期望理论
14
强化激励模式
强化理论:通过强化改变行为
15
权衡激励模式
公平理论
亚当斯认为,在企业环境中,员 工更为关注的不是报酬的绝对值的大 小,而是报酬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 以及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
16
激励系统设计
个人的期望和组织的给予
物资的激励 评价的激励 群体的激励 观念的激励 自我实现的激励
22
领导的基础
领导的影响方式
外在影响
➢ 以领导的外在性权力为基础
➢ 主要通过推动、强制等方式发生作用
➢ 带有强迫性和不可违抗性
内在影响
➢
建立在领导者的内在性权力为基础上
➢
以领导者的良好素质和行为吸引、感化被领导者
➢
不带有任何强制、压服性因素
23
领导的基础
外在影响的具体作用方式
传统观念的影响 利益满足的影响 恐惧心理的影响
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 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人的激 励。
4
激励的实质与功能
激励的功能
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导向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 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5
激励的心理机制:需要
需要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的渴 求或欲望。
25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领导的有效性
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
下级的支持 相互关系 员工的评价 激励程度 沟通的效果 工作效率 目标的实现
26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
基于职权运用的领导方式 基于行为与态度取向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格论
基于权变思路的领导方式
路径——目标理论
27
内在影响的具体作用方式
理性崇拜的影响 感情的影响
24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领导者的素质
相关研究
关于领导者素质的研究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原因在于 无法证实某些特性与领导效能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领导者应具备的一般素质
➢
品德高尚
➢
个性完善
➢
富于进取心和创新意识
➢
博学多
➢
多谋善断
➢
知人善任
➢
沟通协调能力强
案例 关于领导者的素质
对激励系统设计的要求
个人选择合乎组织目标要求的行为 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积极与他人配合 善于在工作中学习 有效沟通信息
案例 德国企业里的工厂委员会
19
激励系统设计要点
激励系统设计的主要制约因素
20
激励的经济性
激励的经济性
21
领导的基础
什么是领导
权力 影响 职权
领导的职能
履行集团的职能 维持和提高集团的经营能力 构建管理框架体系,酝酿企业文化 协调外部关系 连接上级集团
第12章 激励与领导
本章要点
激励的实质和功能 激励过程 激励模式 激励系统设计 领导的职能 领导权力 领导影响方式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2
激励的作用机制
激励的实质和功能 激励的心理机制 激励过程
3
激励的实质和功能
激励的实质
激励,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 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 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 结构性 社会制约性
6
激励的心理机制:动机
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 起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 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动机的行为功能
始发功能 导向和选择功能 维持与强化功能
7
激励的心理机制:目标
目标
目标是行为所要实现的结果
目标在行为过程中的双重 意义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基于职权运用的领导方式划分
集权型 民主型 任务型 关系型 兼备型
案例 爱穿工作服的总裁
28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领导方格论图
29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路径——目标理论
30
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方式
情境理论图
31
思考题
1. 什么是激励? 2. 激励的过程是怎样的? 3. 双因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有什么异同? 4. 个人在组织中的激励因素包括哪些? 5. 激励系统设计的要点是什么? 6. 什么是领导? 7. 领导的职能是什么? 8. 领导的权力有哪几种? 9. 如何运用领导的影响力? 10.各种领导方式孰优孰劣?
案例分析
案例 卓越领袖——通用总裁杰克·韦尔奇
思考题: 1.杰克·韦尔奇的领导风格是什么样的? 2.你认为卓越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些素质在韦 尔奇身上有何体现?
激励系统设计
对激励系统设计的要求 激励系统设计要点 激励的经济性
17
个人的期望和组织的给予
个人期望与需要
物质的激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评价的激励————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群体的激励————归属需要 观念的激励————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的激励——自我实现需要
18
激励系统设计